同济大学-大学生安全教育试题-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086871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济大学-大学生安全教育试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同济大学-大学生安全教育试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同济大学-大学生安全教育试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同济大学-大学生安全教育试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同济大学-大学生安全教育试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济大学-大学生安全教育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大学生人身伤害事故 2.国家安全意识 3.心理安全 4.自律警示 5. 高校突发公共事件 6.防卫过当 7.大学法制教育 8.异常心理 9.煤气中毒 10.国家安全二、单项选择二、单项选择 1.发现反动宣传品、报刊、影碟后,应该( ) A. 立即交到学校保卫部门 B. 可以在同学中传看 C. 可以自己留存 D. 可以上传到学校网站,与人分享 2.在大学生违法犯罪中, ( )居于首位。 A.抢劫 B.盗窃 C.行骗 D.赌博 3.人格健全的大学生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身体健康成长、 ( ) 、社会化程度提高。 A学习成绩优秀 B综合素质高 C心理发展完善 D自我约

2、束力强 4.大学生在自我素质塑造中,必须着眼于( )的提高。 A、社会意识 B、法律意识 C、自我保护 D、自我安全能力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判断心理健康的原则( ) A统一性原则 B协调性原则 C稳定性原则 D批判性原则 6.在自然灾害中,造成损失最为惨重的是( ) A.洪涝 B.旱灾 C.地震 D.泥石流 7.如果寝室发生火灾,居住的学生应该( ) A. 乘坐电梯离开 B. 从窗口跳出 C. 向楼顶奔跑 D. 从安全通道有秩序地下楼 8.下列哪种做法有利于保证上网安全( ) A下载来历不明的软件 B设置简单的账户密码 C不访问不明链接 D随意向网友泄露个人信息 9.在学生宿舍,电脑如果不慎

3、着火,应该( ) A. 迅速向电脑泼水灭火 B. 向消防队求救,等待消防队来灭火 C. 立即离开,以防发生人身事故 D. 拔掉电脑电源,用湿毛巾盖住火源 10.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 )喷射。 A.上部 B.中部 C.根部 D.周围 11当遇到火灾时,要迅速向( )逃生。 A.着火相反的方向 B.人员多的方向 C.安全出口的方向 D.楼顶 12.下列不属于报火警的主要内容的是( ) A. 发生火警的具体地点、时间 B. 起火的原因、责任人 C. 火势基本情况,是否被困人员 D. 报警人的姓名、住址及联系电话 13.下列哪种做法属于违章用电( ) A使用合格电器 B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

4、丝 C不用湿物与带电物接触 D遇到突然停电,要及时切断电源 14.下列不属于灭火的方法的是( ) A. 泼水灭火法 B. 冷却灭火法 C. 隔离灭火法2D. 窒息灭火法 15.下列哪种做法不属于危机处理的基本原则( ) A坚持封锁消息的原则 B坚持维护稳定原则 C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D坚持迅速快捷原则 16.下列关于如何安全乘坐交通工具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要选择交通管理部门认可,有准运资格的交通工具 B. 应该选择车况好的交通工具 C. 应该选择乘载人多的交通工具 D. 应该找座位坐好,没有座位时,应该抓好车内扶手站稳 17.我国的消防安全日为每年的( ) 。 A11.9 B11.

5、19 C12.9 D11.29 18.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学校进行( )活动。 A 政治 B 经济 C 宗教 D 文化 19.下列关于学生宿舍内,不正确做法的一项是( ) A. 不私拉乱接电源线 B. 可以在床上吸烟 C. 不可使用热得快,电炉等大功率电器 D. 不得使用酒精炉、液化器灶具生火做饭 20挫折防卫机制实际上个体在遭遇挫折时自身所具有的一种( ) ,以减轻各种不适的情绪和感 觉,恢复情绪稳定,最大限度地达到心理平衡的适应性倾向。 A自我保护 B自我逃避 C自我解脱 D自我掩饰 21.在学生上课期间,关于学生宿舍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手关灯,关窗,锁门 B.可以留宿他人

6、 C.电脑、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不要随意丢放 D.妥善保管好钥匙,以防不速之客复制或伺机行窃 22.( )是人们赖以生存和活动的首要条件,是每个人最重要、最基本的安全要求。 A财产安全 B人身安全 C心理安全 D交通安全 23.下列关于预防火灾的基本措施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控制可燃物 B. 隔绝助燃物 C. 消除着火源 D. 私接插线板 24.雨天骑自行车去看足球比赛,穿( )的雨衣是最安全的。 A.灰色 B.黑色 C.黄色 D.绿色 25.在交通事故现场抢救脊柱骨折的伤员时,您认为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 A.不乱加搬动 B.保持脊柱安定 C.勿扶持伤者走动 D.使用软担架运送

7、26.下列关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空气传播 B性接触传播 C血液传播 D母婴传播 27.发生交通事故后,搬运昏迷或有窒息危险的伤员时,应采用( )的方式。 A.俯卧 B.仰卧 C.侧卧 D.半卧 28.灭火的最好时机在火灾的( )阶段。 A初起 B发展 C猛烈燃烧 D衰变 29.对事故责任的处理不正确的是 ( ) A.学生违反学校纪律,对造成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学生,给予相应处分 B.触犯刑律的,由学校追究其责任,给予相应处分 C.受伤害的监护人,亲属或其他有关责任人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无理取闹,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 序,或者侵犯学校、学校教师或其他人员的合法权益的

8、,学校应报告给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D.受伤害的监护人,亲属或其他有关责任人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无理取闹,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 序,或者侵犯学校、学校教师或其他人员的合法权益的,造成损失的,学校可以要求赔偿 30.公共性建筑和通廊式居住点建筑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 )。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三/多项题1 常见的食物中毒主要有( ) A.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B.化学性食物中毒 C.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D.食品过期食物中毒32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的一部分,其盗窃也不是孤立的现象,撇开社会等客观原因,就其自身主观原因主要 有( ) A.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被扭曲 B.法律观念不强 C.侥

9、幸心理作祟 D.满足虚荣 3 大学生主要的心理特点有( ) A.交往与闭锁的矛盾 B.独立与依赖的矛盾 C.激情与理智的矛盾 D.自信与脆弱的矛盾 E.理想与现 实的矛盾 4 计算机网络具有( )特点。 A.双重性 B.虚拟性 C.快捷性 D.开放性 5 大学生的不良情绪障碍具体表现为()。 A.焦虑 B.抑郁 C.冷漠 D.愤怒 6 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是指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的,或者境内组织、个 人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实施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具体有( )。 A.阴谋颠覆政府,分裂国家,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B.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

10、其代理人的任务; C.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 D.策划、勾引、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的; E.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其他破坏活动的。 6 纪律处分的种类分为( )。 A.警告 B.严重警告 C.记过 D.留校察看 E.开除学籍 8 使用手提式二氧化碳时应注意( )。 A.应设法使二氧化碳尽量多地喷射到燃烧区域内,使之达到灭火的浓度 B.在喷射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直立状态,切不可平放或颠倒使用 C.不要用手直接握喷筒或金属管,以防将手冻伤 D.在室外灭火时,应在上风方向喷射(如果风大,灭火效果会差) E.在狭小室内灭火时,喷射后喷手应迅速撤离,以防被二氧化碳窒息 F.扑救室内火灾后,应先打

11、开门窗通风,然后人再进入,以防窒息 F.写检查 9 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 )。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塌陷地震 D.诱发地震 E.人工地震四 简答题 1. 大学生应如何增强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 2. “洗脑”的具体步骤有哪几步? 3. 大学生如何预防遭抢劫? 4. 简述诈骗的手段及其特点。 5. 大学生如何预防受伤害?五、论述题五、论述题 1. 大学生怎样预防传染病? 2. 请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论述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意义。 3. 案例:2014 年 3 月,重庆某高校学生李某上午课程结束后,顾不上吃午饭,便和同学直奔门外的 一家网吧游戏。连续上网 5 小时,突感头

12、疼,口吐白沫,继而昏迷,最终导致“脑死亡”而离开了人世。 (1) 、 “李某事件”中我们应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2) 、结合生活的实际你认为网瘾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4. 大学生受伤害的情况有哪几类?请举例说明。 5.请结合生活学习中的事例,论述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6.案例:某高校一新生陈某正在校门口打电话,这时过来一男一女。女子跟陈同学说,他们从外地来, 到银行取钱时卡被消磁,他们急需用钱,能不能借用她的银行卡,让家里把钱汇到她的账户上。陈同学见 对方十分着急,心生同情,没多想就同意了,把一张银行卡递给了那位男子。过了一会儿,两人让陈同学 到柜员机上查看钱到是否到账。陈同学在柜员机上连

13、续查了三次,钱都没到位。那男子又把卡要了过去,4并打电话催家里。等两人走后,陈同学发现银行卡被换,钱全部被取走。 (1) 、试通过案例分析大学生易上当受骗的原因。 (2) 、结合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附附 : :部分复习题参考答案部分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大学生人身伤害事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大学生人身伤害事故是指造成大学生人身伤害后果 的一切事故。狭义的大学生人身伤害事故是指在高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 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它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大学生人身损害 后果的事故,即高校大学生人身伤害

14、事故。 2. 国家安全意识是指关心国家安危状况的意识,即公民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以及利益的义务所 应具备的观念的总和。主要包括爱国主义精神、国家利益至上观念、法纪观念、安全防范观念等。 3. “心理安全”有两层还以,一方面它指一种心理平衡、心理健康的一种状态,另一方面它指保证 心理平衡和心理健康的措施和方法。 5. 高校突发公共事件是指凡是发生在高校校园内或与高校成员有关的,在事先未预警的情况下突然 爆发的,严重影响高校和师生的人向财产安全和教学、工作、生活运行秩序的,并可能或者带来破坏性后 果的紧急事件 5.自律警示:是从反面列举个别同学因不能自律而危害社会,侵害他人权益,违法犯罪,最终受

15、到处 理的案例,以警示其他同学。 6. 防卫过当是指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 7. 大学生法制教育是指对大学生进行基本的法律法规的教育,使之养成良好的法律品质、提高其法 律意识,增强其法制观念。 8. 异常心理:指心理疾病和人格障碍,也称障碍心理问题,只有心理严重病态的人才会出现异常心 理。 9. 煤气中毒是指煤(或木炭)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被人或动物吸入后 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的中毒。 10. 国家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也就是既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又没有内部的 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 四四 简答题简答题 一1、增强忧患意识,认识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长期性。 2、做好必要的防范工作。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加强政治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按照规定做好各项防范工作。加强信息反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