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设计 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086855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7.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构造设计 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造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建筑构造设计 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造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建筑构造设计 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造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建筑构造设计 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造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建筑构造设计 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造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构造设计 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构造设计 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造(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造,本章提要,本章内容: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基础的埋深及其影响因素,基础的类型与构造,地下室的防潮和防水构造等 学习重点:基础的类型与地下室的防潮、防水构造,本 章 内 容,2.1 地基与基础的概念 2.2 基础的类型和构造 2.3 地下室的类型与构造,基 础:建筑物上部承重结构向下的延伸和扩大,它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连同本身的重量一起传到地基上。 地 基:承受由基础传来荷载的土层,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人工填土)其中:持力层:具有一定的地耐力,直接承受建筑荷载, 并需进行力学计算的土层。下卧层:持力层以下的土层。(图2.1),

2、2.1 地基与基础的概念,2.1.1 地基与基础,天然地基:凡天然土层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不需经人工加固或改良便可作为建筑物地基 人工地基:当建筑物上部的荷载较大或地基的承载力较弱,须预先对土壤进行人工加固或改良后才能作为建筑物地基,地基按土层性质不同,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大类。,人工地基的加固方法,压实法 换土法 打桩法,压实法,夯实法 采用人工夯,低能夯实机械、碾压或振动碾压机械对比较疏松的表层土进行压实。也可对分层填筑土进行压实。 重锤夯实法 重锤夯实就是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所产生的较大夯击能来夯实浅层地基,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壳层,获得一定厚度的持力层。 机械碾压法,换土法,换填

3、法 就是将表层不良地基土挖除,然后回填有较好压密特性的土进行压实或夯实,形成良好的持力层。 振冲置换法 利用专门的振冲机具,在高压水射流下边振边冲,在地基中成孔,再在孔中分批填入碎石或卵石等粗粒料形成桩体。 夯(挤)置换法 利用沉管或夯锤的办法将管(锤)置入土中,使土体向侧边挤开,并在管内(或夯坑)放人碎石或砂等填料。,打桩法,建筑物荷载很大,地基土层很弱,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采用。 桩基由承台和桩柱组成。 按施工方法分为:预制桩、灌注桩、爆扩桩。,打桩法,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称为基础的埋置深度,简称基础的埋深(图2.2)。埋深大于等于5m为深基础,小于5m为浅基础。,2.1.

4、2 基础的埋置深度及其影响因素,2.1.2.1 基础的埋置深度,土层构造情况 地下水位(图2.3) 冻结深度(图2.4) 相邻建筑物基础 其他因素,2.1.2.2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比萨斜塔倾斜的原因在河流的入海口,地基 土为沙质淤泥,高压缩性; 地下水位的季节性涨落。,当存在相邻建筑物时新 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不宜大 于原有建筑物的基础;否则,L=(12)H;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 取分段施工,设临时加固支 撑,或加固原有建筑物地基。,按材料分: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毛石混凝土基础、灰土基础和钢筋混凝土基础 按构造形式分:条形基础、独立基础、井格基础、筏式基础、箱形基础和桩基础等 无筋

5、扩展基础: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制成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扩展基础: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柱下独立基础和墙下条形基础,2.2 基础的类型和构造,砖条形基础砖条形基础一般由垫层、大放脚和基础墙三部分组成。大放脚的做法有间隔式和等高式两种(图2.5)。,2.2.1 条形基础,条形基础:基础沿墙体连续设置成长条状,是砌体结构建筑墙下基础的基本形式。,毛石基础 毛石基础是用毛石和水泥砂浆砌筑而成,其剖面形状多为阶梯形 (图2.6)。 混凝土基础 混凝土基础是用不低于C15的混凝土浇捣而成,其剖面形式有阶梯形和锥形(图2.7)。,钢筋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因配有钢筋,可

6、以做得宽而薄,其剖面形式多为扁锥形(图2.8)。当房屋为骨架承重或内骨架承重,且地基条件较差时,为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避免各承重柱产生不均匀沉降,常将柱下基础沿纵横方向连接起来,形成柱下条形基础(图2.9)或十字交叉的井格基础(图2.10)。,独立基础常用的断面形式有阶梯形、锥形、杯形等,如图2.11所示。,2.2.2 独立基础,整片基础包括片筏基础和箱形基础。 片筏基础当建筑物上部荷载较大,或地基土质很差,承载能力小,采用独立基础或井格基础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片筏基础。图2.12(a)、(b)。 箱形基础 箱形基础是一种刚度很大的整体基础,它是由钢筋混凝土顶板、底板和纵、横墙组成的,如图2

7、.12(c)所示。,2.2.3 整片基础,箱形基础,箱形基础刚度极大,可以避免因地基变形使建筑物开裂。 此外,箱形基础的内部空间代替了大量的回填土能减小基础底部土的自重压力。 箱形基础适合于高层建筑和有地下室的建筑。,当建筑物的荷载较大,而地基的弱土层较厚,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采取其他措施又不经济时,可采用桩基础。 桩基础由承台和桩柱组成(图2.13)。,2.2.4 桩基础,基础构造,(1)刚性基础凡由刚性材料建造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 如砖、石、砼等。 (2)柔性基础砼底部配置钢筋,利用钢筋承受拉力,提高其抗拉强度。,刚性基础,刚性基础划分为砖基础、毛石基础、灰土基础、三合土基础、毛石混凝

8、土基础和混凝土基础等六种。 这些基础材料的抗压性能比较好,但是抗拉、抗剪强度不高。此类基础一般建造在土质较好的地基上,基础几乎不会发生弯曲变形,所以被称为“刚性基础”。,砖基础:,低层建筑墙下基础。砌筑方便,强度低抗冻性差。砌法:二一间隔收(1/4砖)。 砖基础的刚性角控制在26度-33度之间,毛石基础:,砌筑较方便,抗冻性好,适于6层及以下墙承重结构。砌法:错缝搭接。,砼与毛石砼基础:,强度、耐久性和抗冻性均较好,适于荷载大及地下水位以下结构。掺入毛石要求:占体积2030%,尺寸300 。,素砼的刚性角应控制在45度以内,柔性基础,柔性基础,是指钢筋混凝土基础。 这种基础是在其底板上配有受力

9、钢筋,用以承受所产生的弯曲应力。基础底板厚度一般有300mm即能满足,而底板宽度可达2m以上。因此,柔性基础适用于需要“宽基浅埋”的场合。,现浇柱下钢筋砼单独基础:,台阶形: 施工支模、浇筑简单,用材相对多。,现浇柱下钢筋砼单独基础:,锥形:受力与用材合理,施工浇注成型较难。,预制柱下钢筋砼单独杯口基础:,钢筋砼条形基础:,墙下条形基础:不带肋与带肋 柱下条形基础:带肋,地下室:位于地面以下的建筑使用空间。 按使用功能分为普通地下室和防空地下室; 按结构形式分为砖墙结构地下室和混凝土结构地下室; 按地下室埋入地下深度可分为全地下室和半地下室。(图2.14),2.3 地下室的类型与构造,2.3.

10、1 地下室的类型与组成,2.3.1.1 地下室的类型,地下室一般由墙、底板、顶板、门窗、楼梯和采光井六部分组成(图2.15)。,2.3.1.2 地下室的组成,地下室墙 地下室的墙不仅要承受上部的垂直荷载,还承受土、地下水及土壤冻胀时产生的侧压力。 地下室底板 当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地面时,地下室底板不仅承受作用在它上面的垂直荷载,还承受地下水的浮力。 地下室顶板,地下室门窗当地下室窗台低于室外地面时,为达到采光和通风的目的,应设采光井(图2.16)。 地下室楼梯,做法:先在外墙表面抹一层20mm厚的水泥砂浆找平层,再涂一道冷底子油和两道热沥青,然后在外侧回填低渗透性土壤,如粘土、灰土等,土层宽度

11、为500mm左右。 地下室的所有墙体都应设两道水平防潮层,一道设在地下室地坪附近,另一道设在室外地坪以上150200mm处,以防地潮沿地下墙身或勒脚处侵入室内(图2.17)。,2.3.2 地下室防潮,地下室防水工程分为四个等级,各地下工程的防水方案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要求按表2.1选定。,2.3.3 地下室防水,2.3.3.1 防水等级,表2.1 地下室防水工程设防表(待续),(续)表2.1 地下室防水工程设防表,(续)表2.1 地下室防水工程设防表,目前我国地下工程防水常用的措施有卷材防水、混凝土构件自防水、涂料防水、塑料防水板防水、金属防水层等。选用何种材料防水,应根据地下室的使用功能

12、、结构形式、环境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一般处于侵蚀介质中的工程应采用耐腐蚀的防水混凝土、防水砂浆或卷材、涂料;结构刚度较差或受振动影响的工程应采用卷材、涂料等柔性防水材料。,2.3.3.2 防水构造,卷材防水 卷材防水是以防水卷材和相应的粘结剂分层粘贴,铺设在地下室底板垫层至墙体顶端的基面上,形成封闭防水层的做法。根据防水层铺设位置的不同分为外包防水和内包防水(图2.18)。具体做法:在铺贴卷材前,先将基面找平并涂刷基层处理剂,然后按确定的卷材层数分层粘贴卷材,并做好防水层的保护。,混凝土构件自防水 (图2.19),涂料防水 (图2.20),采光构造,地下室采光侧窗:下沿距井底250mm。采光井底板:表面找坡3-5%,并设排水管,引至地下 排水管网。采光井顶板:防护网板采光井侧板:高出室外地面300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