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辩稿-人类是环境的破坏者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085034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7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辩稿-人类是环境的破坏者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辩稿-人类是环境的破坏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辩稿-人类是环境的破坏者(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辩稿 反方:人类是环境的破坏者 感谢主席,感谢对方一辩的精彩立论。然而,当我们回顾历史,放眼当下,却发现原 本郁郁葱葱的亚马逊森林,在人类的乱砍滥伐下已经不复当日生机;原本是冰雪世界的南 极,在全球变暖的威胁下已日渐消融。雾霾肆虐,沙漠横行,在这样的现状下,人类还能 自称为环境的保护者吗? 我们今天讨论人类是环境的破坏者还是保护者,首先得明确,我们在此所讲的“环境” 是指自然环境,而“破坏”是指人类对环境造成的可修复的以及不可修复的损害。我方之 所以认为人类是环境的破坏者,理由有如下几点: 一、从人类本身来看,其自身的局限性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人口的自然增长,必然需 要向自然攫取更多的资源,人

2、类存在的本身就是环境破坏的潜在压力。 二、从历史发展来看,人类社会的发展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一方面,人类为了自身生 存环境的改善必然需要向自然索取发展所需的资源,污染自然环境。在社会生产力提 高和技术化的过程中,矿产、森林、土地的日益减少,河流、海洋、空气污染加剧难 以避免。另一方面,人类长期以来的主导世界观使环境破坏正当化。从柏拉图时期到 二十世纪初,人类一直奉行的是“人类中心主义” ,即人是自然的主宰,自然是为人类 服务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人类利用自然环境发展自身时无所节制,肆意地破坏 自然环境。以工业革命为例,虽然人类社会经历了巨大的飞跃,但人类在这过程中环 境破坏严重,尤其对空气造成

3、了巨大的污染, “雾都”伦敦也因此得名。 三、人类对环境的修复并没有保护和恢复环境。二十世纪后,虽然人类逐渐意识到了 破坏环境的诸多弊端,并提出了各种修复环境的政策,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一方面, 从意识方面来讲,真正有环保意识的人还是少数;另一方面,从行为方面来讲,环境 保护政策的实行效果并不如人意,环境问题依旧严峻。以全球变暖为例,该问题并未 因为人类提出环境保护政策而有所缓解,反而近几年来更加严重。 可以看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对环境造成难以估量的破坏,人类也因此承受了巨 大的代价。现在人类虽已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环保意识仍有待加强、环保措施仍 有待完善。在福岛核电站泄露污染,北京雾霾毒气伤人的今天,我们不敢自居已经是环境 的保护者。随着文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究竟未来的某一天人类会不会成为保护者,我 们还需要等待很多因素的共振。因此,我方认为,就辩题本身而言,人类是环境的破坏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