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常用指标意义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084953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组化常用指标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免疫组化常用指标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免疫组化常用指标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组化常用指标意义(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TFI(+)这个指标通常表示甲状腺癌或肺癌转移 CKL(+)CK7(+)这些仅说明是腺癌表达 ck19 和 ck19-9 仅在正常胆管上皮表达,肝细胞阴性 CD34 是血管源性肿瘤的特异性标记物之一 TTF 一 1 的表达主要在肺和甲状腺腺上皮细胞, CDX-2 和 CK20 主要标记胃肠道腺上皮 CK7+CK20+villin+的模式,首先会考虑胃腺癌、直肠癌、乳头状肾细胞癌、卵巢黏液 癌等,而不必考虑肺鳞癌、肺腺癌、肺小细胞癌、肾透明细胞癌、肾嫌色细胞癌、乳腺癌、 卵巢浆液性癌 胃肠道用 CDX2,肺癌和甲状腺癌用 TTF-1,前列腺癌用 PSA 等 TTF-l、cK7 在肺腺癌中表达有

2、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例肺鳞癌中 P63 表达 肺小细胞癌TTF-1 阳性表 胃组织中 CA19-9 的表达可能成为胃癌的肿瘤标志之一,尤其适用于低分化腺癌和粘液癌, 而对高分化腺癌不适合。对胃肠道的癌判断有意义。 KI67 作为标记细胞增殖状态的抗原。阳性说明细胞增殖活跃,ki6710%说明癌细胞增殖不 太活跃。 p53 蛋白是人体内最有效的对抗肿瘤的自然防御物,p53 基因的失活对肿瘤形成起重要作 用。抗癌基因 p53 的表达产物。可抑制带有 DNA 损伤和染色体畸变的细胞发生分裂,从 而阻止畸变传递给子细胞。p53 蛋白介绍: p53 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7p13.1

3、,编码 393 个氨基酸组成的53kD 的核内磷酸化蛋白,被称为 p53 蛋白。p53 基因是细胞生长周期中的负调节因子,与细胞周期的调控、 DNA 修复、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有关。p53 基因分为野生型和突变型两种,其产物也有野生型和突变型。野生型p53 蛋白极不稳定,半衰期仅数分钟,并具有反式激活功能和广谱的肿瘤抑制作用。突变型p53 蛋白稳定性增加,半衰期延长,可被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出来。p53 基因的突变(缺失)是人类肿瘤的常见事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一般认为p53 过表达与肿瘤的转移、复发及不良预后相关。 p53 蛋白正常值 : 阴性。 p53 蛋白临床意义 :

4、(1)肝癌患者有一定比例的 p53 蛋白过表达, p53 基因突变可能与肝癌的恶性分化程度有关。 (2)p53 突变还可见于胃癌、肝癌、大肠癌、膀胱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淋巴造血系统肿瘤、胶质细胞瘤、软组织肉瘤等恶性肿瘤。 抑癌基因 p53 基因在受到各种致癌物的作用时可发生突变,丧失抑癌功能,并可能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目前证实 p53 基因突变与 50的人类肿瘤发病有关,如肝癌、乳腺癌、 膀胱癌、胃癌、结肠癌、前列腺癌、软组织肉瘤、卵巢癌、淋巴细胞肿瘤、食管癌、肺癌、 成骨肉瘤等 MJ。野生型 p53 可以促进 p53 基因的恶性转化,造成抑癌基因转化为原癌基因, 与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而 p53 突变后在恶性组织细胞中大量堆积,在肿瘤细胞和异常转 化细胞中其水平常可高 100 倍。应用免疫组化检测的 p53 蛋白可以用于反映 p53 基因突变,的结果HCG(+) 、PLAP(+) 、显示是生殖细胞的来源肿瘤,多为腺瘤,CD117(+)说明肿瘤分 化来源较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