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好习惯培养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084427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好习惯培养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生好习惯培养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生好习惯培养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生好习惯培养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生好习惯培养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好习惯培养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好习惯培养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好习惯培养研究与实践学生好习惯培养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承担单位:五龙桥小学小学课题组一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2004 年 2 月,为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 意见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民族振兴及国内外形势等多方面对当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要求。鲜明地阐述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2我校地处偏远的农村,距离县城约 24 公里。服务区域覆盖前

2、尖岩村、清水村、双桥村、建兴村。学生居住范围广,所服务区域交通不太便利,经济发展缓慢,经济条件相对较差。有的学生有惰性,不爱学习;有的学习上花了工夫,但事半功倍;有的聪明好学而品行令人担忧;有的受家长读书无用论影响较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无视校纪班规,蛮横放肆;还有少数学生个人卫生存在问题,缺乏良好卫生习惯,致使校园环境卫生及保持较差等。极大地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极不利于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我们深感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小学生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和持久性。同样一个习惯可能在学校就保持的好,在家中又变了样;还可能一段时间保持的好,过些日子又出现

3、了不良行为习惯的反复。希望通过研究,能充分调动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建设良好的校园风气,改善班级面貌,唤醒学生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使之成为高素质的新世纪人才。基于以上原因,我校成立课题组,确定了“小学生好习惯培养研究与实践”的课题研究与实践。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净化育人环境,提高学校德育水平,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3、理论意义: 在理论上,将进一步丰富国内关于好习惯教育的理论和儿童道德发展和形成的理论研究,为实施以德治国的重大方略架起新的支点。为学校德育以及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并在操作层面上,提供相应的

4、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国内近年来,从行为习惯入手来研究少年儿童德育也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如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王极盛教授就进行过 1560 例少年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研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研究员也曾主持过关于杰出青年的童年教育研究,以及培养独生子女健康人格的研究;北京教育学院关鸿羽教授进行过关于儿童养成教育的研究。2001 年 10 月 26 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了“道德教育与习惯养成”大型论坛。来自全国 17 个省共 316 名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及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出席了本次论坛,深入地探讨了少年儿童德育与

5、习惯养成的问题,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见解。2国外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一般都注重儿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行为习惯的研究。如瑞士学者皮亚杰(JEAN PIAGET)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详细研究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和形成)和柯尔伯格(L.KOHLBERG)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皮亚杰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认知问题。国外的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三、课题研究基础及依据三、课题研究基础及依据:近年来,从行为习惯入手来研究少年儿童德育也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

6、关注,全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提出的“好习惯培养计划”被正式列为国家级重点课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已经进行过多项相关研究。主要成果 :出版专著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 ;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 , 走进学习时代丛书。出版专著儿童的想像与幻想及打开想像力之门 。我们研究课题学习的主要依据少年儿童研究 、 小学生健康教育 、 中小学德育 、 中小学体育卫生管理 、 辅导员 、 小学德育活动 。我校十分重视学生行为习惯教育,开展了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学校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 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礼仪守则为行为习惯培养的教材,以好习惯教育为主狠抓学生行为规范训练,以开展文明班评比为主线来强化德育管理取得了良好

7、的效果。学生已基本形成习惯,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加以完善,逐步走出一条以好习惯教育夯实学校德育的有效之路。四、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四、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良好行为”具体讲就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的行为,是必须遵守的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习惯”是指由无数次的生息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培养研究与实践”是指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并用于自己学习和生活实践。用比较概括的话来讲,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就是培养学生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他所能涉及到的社会公共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并经过多次重复或练习而固定下来、外

8、在的良好文明行为习惯。五、研究目标及内容五、研究目标及内容1.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目标(1)通过研究,让小学生知道应该养成哪些良好行为习惯。(2)通过研究,探索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途径,进而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通过该课题研究,提高教师对于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水平。2.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小学生应该具有的良好行为习惯。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把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和训练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诚信教育,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开展多种形式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引导学生增强文明意识,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良好的安全行为

9、习惯。安全是生命的保障。牢固树立“安全大于天,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对学生的健康和生命负责。加强安全管理,认真开展安全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要高度重视学生安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让学生形成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使人终身受益的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注意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身体力行,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切实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积极进取的精神,提高学生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学生成绩进步的

10、法宝,抓好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也是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要加强研究和实现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科学学习方法的获得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要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为切人点,抓好普遍性学习习惯和不同学科学习习惯的养成,努力培养出有较强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乐于发现和探究,且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学生。六、研究对象六、研究对象五龙桥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七七.课题的研究方法课题的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法:一是调查分析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以及影响行为习惯的主要因素,为研究教育对策提供依

11、据;二是调查一些家庭,了解他们在习惯培养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为指导家庭与学校的配合提供依据。(2)文献资料法: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教育教学原理,分析以往的成功经验,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对策和具体的方法、途径。(3)个案研究法:选取一些典型个案进行跟踪研究。(4)行动研究法:以“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为具体目标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同时加以理论指导。(5)经验总结法:边实践边总结经验,以进一步推动研究工作的发展。八、阶段性研究结果八、阶段性研究结果1、升华了学校对养成教育的实践和认识。通过对小学生良好

12、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深入研究,无论是学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还是广大学生家长,对养成教育以及学校对养成教育的组织、实施、意义、价值、方法、途径等均有了新的认识,产生了关于养成教育的相关理论。2、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养成教育体系。学校作为养成教育组织,实施的主阵地,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是实现养成教育的根本保证。我们主要通过八个方面进行组织实施: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少先队活动为突破;以环境塑造为熏陶;以各种制度为约束;以日常管理为监管;以家庭教育为补充;以社会表现为映射;以评优树先为激励,来达到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的目的3、提升了班级管理的水平。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团队,班主任就是这个团队的核心和灵

13、魂。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实践,班主任通过组织实施教育活动,逐渐建立了威严,树立了威信,及时给孩子们以指导和帮助。班级逐渐形成了良好的风貌,班级德育工作能有效开展,养成教育日渐深入,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有效提升了班级管理的水平。4、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参加课题实验工作,我们发现教师的习惯改变了。教师“身正为范”的思想占据了主导,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能够做到用自身行为修养表现出为人师表的另一面,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5、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培养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认真学习、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参加集体活动、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热情待人等良好的品质习惯,提高了和别人交往的能力,使他们

14、具备成功者的心态,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在: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如学校的草坪,看不到学生上去踩踏,地上的废纸也不见了;文明礼仪程度提高,能主动和老师打招呼,甚至向来校的陌生人问好;学生劳动的意识增强,不少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在家能主动帮家长做家务;学生的服务意识增强,班干部认真负责,热心帮助同学等。6、增强了学校的育人效果。由于我校紧紧围绕教育教学目标,把各项工作紧密结合,使养成教育开展成为推动其他工作的突破口,收到较好的效果。2011 年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垫江县教学示范学校” 、 “垫江县学校工作先进单位” 、 “垫江县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九、课题研究的影响与效果九、课题研

15、究的影响与效果(一)本课题研究的基本进程1、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课堂是对学生德育渗透进而形成良好品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主渠道。我们在成立课题组的时候,对课题组成员就进行了认真的挑选,课题组成员的现任职务和任教科目的丰富性,为全体教师的有效参与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证和实施保证。每学期,教导处组织各科教师制定德育渗透工作计划,并按照既定计划组织教材培训,通过各学科的德育渗透,让学生时刻接受到美的熏陶,让美占据学生的心灵。学校还成立了考核小组,对各科教师的德育渗透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考核量化。除此之外,我们安排了 12 个礼仪教育单元,内容包括:1.上下课应注意的礼仪、2.仪表礼仪、

16、3.尊敬老师的礼仪、4.同学之间的礼仪、5.升旗礼仪、6.校内公共场所的礼仪、7.家庭礼仪、8.文明行路、9.礼尚往来、10.涉外礼仪等,并且有专人上课,这也强化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规范和养成教育。2、以少先队活动为突破,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1)我们每年都在学生中开展多次文体活动。通过开展“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文艺汇演” 、 “庆祝建党 90 周年书画展” 、 “第七、八届艺术节展演” ,连续六届“校园集体舞、广播体操比赛” ,每年的“拔河比赛” 、 “春季田径运动会”和秋季的“阳光运动周暨秋季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特长,陶冶了学生良好品行。(2)在学生中开展主题教育月活动。我们每年在学生中开展文明礼貌主题教育月、环保主题教育月、诚信主题教育月、安全主题教育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月、行为规范主题教育月、科普主题教育月、法制主题教育月等 8 个主题教育,每一个主题教育,我们都通过举行隆重的启动仪式,开展黑板报比赛、手抄报比赛、绘画比赛、讲故事演讲比赛、征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