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础理论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7083956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础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础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础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础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础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础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础理论(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测量与评价 洛阳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 授课教师:马丽君,主要内容,测量,测验及其测量的要素,测量量表,测量的类型及其体育测验的类型,1,2,3,4,测量误差,5,测量的客观性,6,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目的 掌握测量、测验、测量误差的概念以及测量量表的概念和分类,掌握测量客观性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了解体育测验的种类以及测量的类型。 教学要求 注意听讲 认真记录 积极思考,一、体育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 测验 测量的要素 测量量表 测量的类型 测量误差,(一)测 量,史蒂文斯(Stenens S S)曾说,广义而言,测量是根据法则给事物赋予数量。也就是说,用一定的法则给事物属性指派数字或

2、符号的过程即为测量。 体育测量是指依照一定的法则,对体育领域中事物属性或特征赋予数量的过程。,测验,为了某种测量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测量构成的系统称为测验。 与测量相比,测验具有完整性,强调的是系统性,一次测量未必就完成了一次测验。,测量的要素,1.待测属性:测量的目的就是通过测量值反映事物 的属性或特征。测量某人百米跑的成绩,测量的就 是时间。测量立定跳远,测的就是距离。 2.法则:例如测量身高时,受试者必须按照测量身 高的要求去做。 3.数字符号:如某人身高152cm,俯卧撑成绩为8次。 有时数字符号相同,但属性不同,其含义也不同。,四、测量量表,测量量表是指测量所获数据属性的表述规则 (反

3、映表示测量结果的数字符号的性质和类型)。这 个规则由量表中数据属性决定的(实数列的诸特征决 定,实数列有三个特征:顺序、距离、原点) 。把量 表分为:名称量表、顺序量表、区间量表、比例量表。,测量量表的种类,测量量表,名称量表,有序量表,等距量表,比例量表,名 称 量 表,名称量表:无顺序、距离、原点三特征,量表中的数据只起标志符的 作用。 例如:全班38人,循环进行三轮篮球投篮测量,每轮每人连续投10次 ,记录投中率50%者的座号,得以下名称量表: 轮次 连续10次投篮,投中率50%者(座号)A 01、04、08、13、15、19、22、23、30、36B 02、05、09、12、14、18

4、、19、24、26、29、31C 01、03、05、09、17、19、27、33、35 名称量表的特点: 数据只起标志符的作用,属定类数据; 数字间具独立性,任意置换后不会改变原量表性质; 一般只能做频数方面的统计,不能进行加减运算。,北京奥运会男篮国家队名单 领 队:李元伟 副领队:胡加时、白喜林 主教练 尤纳斯 、埃 尔、郭士强、尼尔森 队员 4号 陈江华 5号 刘伟 6号 张庆鹏 7号 王仕鹏 8号 朱芳雨 9号 孙悦 10号 李楠 11号 易建联 12号 王磊 13号 姚明 14号 王治郅 15号 杜锋 主力 控球后卫 5号 刘 伟 得分后卫 7号 王仕鹏 小前锋 8号 朱芳雨 大前锋

5、 11号 易建联 中锋 13号 姚明,有序量表,有顺序,无距离和原点量表中的数字可以反映出事物属 性上的差别,但不能反映差别程度。 量表的数据具有等级性或序列性,数据间的顺序不能随意置 换,距离不确定,属定序数据可做等级相关方面的统计。,等 距 量 表,有顺序和距离,无绝对原点。如温度。 例如,以解剖学标准姿势为相对原点,对6位学生肘关节活动度进行测量,所得的区间量表:量表中数据没有绝对原点,而有人为规定的相对原点属定距数据,可做多种统计处理,但不能做比例运算 。,比 例 量 表,具有实数列顺序、距离和原点三特点。可以用所有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例如,对8位学生三大形态指标进行测量,所得的比例

6、量表: 量表中数据具有实数列顺序、距离、原点的全部特性属定比数据,可做各种统计处理。,测量的类型,按测量方法分类:直接测量 间接测量按测量属性分类:物理测量 非物理测量按测量的组组织形式分类:连续性测量和横断面测量。,体育测验的类型,在体育领域内,由于运动现象的复杂性,体育测验 有其特殊性。有些测验需要多个测试者同时对某一个受 试者进行测量,有些测验需要对其受试者进行多次重复 测量。 按测试者人数分类:单个测试者的测验;多个测试 者的测验。 按重复测量次数分类测验本身所安排的重复测量次数为测验的频数。根据频数大小,测验可分为“频数等于1”和“频数大于1的 频数”的测验。,测 量 误 差,体育测

7、量中,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因产生效应,所引起的观测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异。测量误差可用下式表示:E=X-T E表示误差;X代表测量结果;T表示真值。 这里的真值是指:假定用理想的工具,在理想的条件下所应测得的准确值。 1、测量过程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第过程:测量值推测现象真值的过程。测量值是对受试者个体某次测量表现出来的现象的数量表示,现象 真值是该受试者在该次测量中所表现出的真值。 由于测试者的原因,测量值与现象真值之间存在误差。 例:测量值为2.61m,现象真值是2.60m。 第过程:由现象真值推测指标真值的测量过程。 指标真值是某受试对象关于某个或某些指标的真值。例:现象真值为2.60m,他的

8、真实立定跳水平(指标真值)是2.65m。 第过程:由指标真值推测属性的过程。 待测属性一般是不能直接得到的,需要人们借助某些测量指标对受试对象 待测属性进行推测。 如:立定跳(指标)成绩来推测下肢爆发力(属性)的过程。 即使立定跳真值是2.65m,也未必完全反映该受试着的下肢爆发力(属 性)。,测 量 误 差,测量误差的分解,总误差分解为:测试者误差、受试着误差、指标误差。测试者误差:在第过程中,现象真值(T1)和测量值(X)之间产生的差异,很明显是来源于测试者,所以也成测试者误差。 比如:测试者对测量的重视程度,对测量方法的理解程度、熟练程度、测试条件控制等。 在第过程中,相对于现象真值T1

9、来说,指标真值T2是确定的。两者之间的误差最终是通过受试着表现出来的,也称受试者误差。 如:受试者本身临场发挥的好坏等。 第过程是通过指标真值推测属性的过程,其误差大小主要决定于指标能否真实反映待测属性,误差主要来源于测量指标,又称指标误差。 如:12分钟跑、奎因台阶试验、功率自行车实验室试验的测验指标都可用来反映最大摄氧量(属性)。功率自行车实验室试验的测量指标中含有非待测属性的因素比12分钟跑少。故指标误差小。,测量的主要任务是如何使测验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科学性就是控制测量误差。 在实际应用中,具体到某一次测验,可能没有三个过程,测量误差也可能不需要考虑三部分。 如:标枪测验测试者误差

10、一般很小,几乎可以不考率,受试者误差是主要的。武术、体操比赛中,测试者误差是主要的。 出于对测试者误差、受试者误差和指标误差的间接度量,导致了测量客观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的产生。,体育测验的客观性,客观性的概念测验客观性的检验方法影响客观性的因素,客观性的概念,客观性是间接衡量第过程中测量误差(测试者误差)大小的一种量度。所谓间接衡量,采取的方式是指不同测试者对同一受试对象同时测量,通过测量结果的一致程度来衡量测试者误差大小。直观上看,如果测试者误差小,那么由不同的测试者对同一受试者实施测量时,会得出极为接近的测量结果,即所有的测量值应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反之,如果不同测试者测量结果的一致程度低,

11、则说明测试者的测量误差大。 测量的客观性(objectivity):指不同测试者(或同一测试者)对同一受试者测试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客观性实际上是测量可靠性意义的延伸与发展,所以也有人将它称为评价者的可靠性。,测验的客观性,客观性常见于一些主观评分类项目,如体操、武术、跳水、花样滑冰等体育比赛中。 1测验的总体 在体育测量中,我们称满足测验要求的所有测试者和测试对象构成的全体称为测验的总体,记为(A,B),其中A代表测试者,B代表测试对象。 2测验的客观性统计学定义 设从测验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名测试者(或若干名测试者)和一个受试对象,测验值为X,根据误差理论和测量过程的分解,测验的第1过程误差模型

12、为:X=T1+e1 3.测验的客观性 4.客观性的检验误差,测验的客观性的检验方法,根据测验的分类,多个测试者的测验,其客观 性比单个测试者的测验高,两种类型测验的客观性 检验方法有着本质的区别,下面按两类测验分别讨 论客观性检验方法。 1单个测试者的测验 2多个测试者的测验,单个测试者的测验,这种测验在实施过程中,以一个测试者的测量值作为受试者个体的测验值,检验客观性时,需要抽取若干名测试者对同一受试者进行测量,以便对测试者的误差做出估计。常用检验方法有两种: (1)一致性系数(W系数)法:如果测量值是受试者的成绩等级(即名次),则检验客观性的方法可用w系数法(非参数统计方法)。其公式如下W

13、=其中W客观性系数;m-测试者人数;n受试者人数,S受试者名次之和的离差平方和。,例根据体操比赛中10名裁判员对8名运动员评分所得的名次顺序,计算裁判员评分的客观性,一致性系数(W系数)法,一致性系数(W系数)法,第一步:求平均数 X=22+32+34+78/8=45 第二步:求受试者秩和的离差平方和 S =3186所以, W= 12S/m2(n3 n)= 123186/100(512-8) = 0.76,方差分析法,适用于两次以上多次重复测量客观性的估价。 MSB 组间(个体间)方差 MSW 组内(个体内)方差,多个测试者的测验,(1)裂半相关法:这种方法是将整个测验看作是两个半测验构成,先

14、计算两个半测验之间的相关系数,再根据斯皮尔曼一布朗公式(Spearman、 Brawn,以下简称斯一布公式),即可得到整个测验的客观性系数的估计量。 具体过程如下: 将测试者进行编号,然后分成奇数组和偶数组,并分别计算奇数组和偶数组所给得分或名次之和。 求奇、偶两组之间的相关系数。 根据斯一布公式,求出整v_个测验的客观性系数。,某学校进行广播操比赛,6名裁判根据6个班级的表现给出 等级数据(即名次),以6名裁判员所给名次的平均数确定班级名次。原始 数据见表23,试对该测验的客观性进行检验。,客观性系数计算表,代入公式,求出整个测验的客观性系数,影响客观性的因素,测试者的水平测验的规范化、标准

15、化程度测量指标特征测量的尺度,,Thank You !,,Company Logo,Click to add textClick to add text Click to add text Click to add text Click to add text Click to add text Click to add text,Click to add textClick to add text Click to add text Click to add text Click to add text Click to add text Click to add text,Click to edit title style,,Company Logo,Click to edit title style,Your Text here,Your Text here,Your Text here,Text in here,Text in here,Text in here,,Company Logo,Click to edit title style,Text,Text,Text,Text,Your Text her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