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复习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7082193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马原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马原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马原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马原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原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复习(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回 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概 论,绪 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3广义狭义;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阶级性、科学性、实践性P15,16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特征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保持其生命力的关键扩展: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任何科学理论)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经实践检验是正确的,所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不动摇。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特定历史条件的一些具体论述可能不再适用,而新的实践又会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这

2、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要把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是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都是错误的、有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内容,分析的素材 科学社会主义社会理想,理论目的,体系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唯物主义(唯物论)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法 认识论 第二章 历史唯物主义 第三章,第一章 唯物论原理,1、物质(含义P30 )二者关系 2、意识(本质P31 、能动性P56

3、)3、实践P34,辩证法原理,联系 1、两个基本特征发展对立统一规律 2、三大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第一章 辩证法原理,第一章,唯物论原理:掌握物质P30、意识P31、实践P34、联系P40、发展P41等概念的含义和特征1.物质P30客观实在性(唯一特性,万物共性)2.意识P31本质、能动性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扩展:物质和意识关系原理方法: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3.实践P34含义、特点、基本形式扩展:实践的主体、客体、中介,实践机制,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P36,实践是社会的存在方式P39。,辩证法原理分析问题: 一.联系和发展4.联系P40注意联系的条件;全面地

4、看问题 (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把握规律 联系的观点与系统地看问题、矛盾原理与矛盾分析方法,分析全球化5.发展P41事物的发展过程发展的实质(扬弃的三方面含义)发展与质变的区别,二.运用三大规律分析实际问题(一)对立统一规律1.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P49、44(同一性与和谐)矛盾既对立又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地方法。分析人改造自然中的成就与伤害、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竞争与合作、分析中美关系、分析和谐社会建设、分析科学发展观中五个统筹等现实问题,2.矛盾地位不平衡性原理,抓主要矛盾(方面),兼顾次要矛盾(方面)P49两点论与重点论相

5、结合的方法,分析科学发展观3.个性之中包含共性,共性指导个性P45,(二)量变质变规律1.掌握适度原则P462.质量互变;注重积累;树立崇高目标追求P4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3.量变质变的复杂性。总的量变中的部分质变;部分质变与整体质变的关系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1.辩证否定的实质“扬弃”P47412.事物发展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P49(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三、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P57,一、两条认识路线:P661.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到感觉和思想2.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二、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P642.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P653.实践

6、、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P70,认识论原理,实践(基础和归宿),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认识运动,二、认识发展的一个周期P68,两次飞跃,三、真理和价值,(一)真理P721.真理的客观性(区别于主观真理论)、绝对性与相对性, 扩展:对待真理的态度2.检验真理的标准P77:是什么?为什么?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二)价值1.价值的含义和特点P792.价值评价P81 (三)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P83,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原理 二、社会基本矛盾原理 三、科学技术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主体 五、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和主体能动性,一、社会存

7、在和社会意识关系原理P95,(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P95)及内容社会存在包括:1.地理环境、资源,2.人口因素3.人改造自然环境形成的物质资料生产的方式它们在社会发展中起的作用是不同的(见书)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作用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解思想多元化)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生产力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二、社会基本矛盾原理P100-108,三、科学技术革命是一把双刃剑P125,利用科技服务人类的同时树立正确价值观有所为有所不为,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主体,1.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内容 2.是党的群众路线和

8、群众观点的理论基础 3.在现实中的表现,五、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和主体能动性,实现共产主义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原始积累 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经济矛盾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资本积累、贫富分化与资本主义失业 四、经济危机理论,五、经济全球化 六、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七、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正确态度,分析资本原始积累,1、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角度 2、结合历史事实 3、注意其与资本积累的区别,分析商品、劳动、信息、利润等,1、结合资

9、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or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2、立足现象发现本质,揭露假象,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方面。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它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知识价值论认为知识是与劳动不同的另一种价值的源泉,知识创造的价值不需要通过劳动力实现。,商品生产的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就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土地、原材料、知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值生产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就商品的价值而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

10、。 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甚至成为首要的生产力。但价值的源泉仍是劳动而不是知识,知识本身的价值也必须通过劳动者的劳动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商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劳动力商品的使用是价值的源泉,对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劳动能够创造价值,当劳动超过一定时间(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后,就会创造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多的价值,超出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m。M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资本积累带来两极分化和失业,加剧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积累是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 扩大再生产私有制条件下,随着资本积累

11、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必然加剧两极分化,追求剩余价值,改进技术,C的比重愈来愈大,V的比重愈来愈小,资本有机构成(C:V)不断提高,机器排挤工人,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 必然产物,分析经济全球化,1、进行辨证分析 2、结合中国实际 3、从变化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1、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角度 2、从量变质变复杂性的角度 3、运用辨证分析的方法 4、从现象中看本质 5、联系其对社会发展趋势和发展道路的影响,分析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1、辨证地看 2、历史地看(既看待对它之前社会的意义,也要看到对它之后社会的意义) 3、立足现实加以扬弃,科学社会主义基本

12、原理,一.经济相对落后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是否违背社会发展一本规律?批判早产论。二.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趋势三.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长期性艰巨性四.“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经济相对落后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是否违背社会发展一本规律?,1.经济相对落后国家首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是当时国际国内革命形势决定的。国际:帝国主义薄弱环节国内:各种矛盾集中,受压迫更深,反抗更烈。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完成社会主义革命。 2.经济相对落后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不违背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符合历史辩证法。当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腐朽,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不革命不行时要首先革命。历史上改朝换代通常都是先打烂旧的国家机器。 3.经济相对落后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后必须用相当长时间去实现资本主义阶段所应完成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任务。,分析“两个必然”,1、从社会基本矛盾角度坚定必然趋势 2、运用辨证思维,看到社会客观规律与先进民众主观努力的辨证统一,分析“两个决不会”,1、从社会形态更替条件的复杂性和道路的漫长性艰巨性角度 2、结合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现实(辨证地看,两方面结论) 3、结合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现实 4、坚定“两个必然”方向,不能因任务艰巨丧失信心,分析给出的材料,1、明确蕴涵的原理 2、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利弊得失 3、必要时结合实际 4、必要时给出自己的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