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连贯第一课时 定位选句题解题方略

上传人:shuim****xiang 文档编号:57081706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表达连贯第一课时  定位选句题解题方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语言表达连贯第一课时  定位选句题解题方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语言表达连贯第一课时  定位选句题解题方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语言表达连贯第一课时  定位选句题解题方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语言表达连贯第一课时  定位选句题解题方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表达连贯第一课时 定位选句题解题方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表达连贯第一课时 定位选句题解题方略(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言表达连贯,内容:定位选句题和选句排序题的解题方略 目标:1、了解连贯涵义,把握考点特点2、针对各种题型,把握解题方法3、熟用解题技巧,提高解题效率,4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满庭鸟迹印苍苔。 A只道林间无人至 B小院地偏人不到 C门巷深深过客稀 D寒气偏归我一家,【答案】B 【解析】先看内容照应,这首诗是夏日西斋书事,诗人以细致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静清美的夏日图画,体现了诗人此时宁静淡远的心境和情趣,那么“小院地偏”正是一种“心远地自偏”的意境,这种人迹罕至的偏僻小院更符合当时诗人的心境,且与下句“满庭鸟迹印苍苔”

2、相照应。再看平仄押韵,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第三句末字不押韵且为仄声,即可排除C、D;从平仄来讲,二三句中平仄相粘,三四句平仄相对,且主要看2、4、6三个字,第二句为“影、沉、势”,即仄平仄,那么所填这句所对应的三个字亦应为仄平仄,那么,A项是仄平平,B项是仄平仄,C项是仄平仄,D项是仄平仄,即排除A项;解答本题首先需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诗意理解准确的话,可以直选答案。,1、连贯涵义,“连贯”是书面表达中句子排列组合的规则,以及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使之更为通畅的方法。它要求话题统一,顺序合理,前后呼应。,(一)考点回顾,1、填入文中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雁门关在晋北崇山峻岭中。

3、它虽说早已只剩下颓墙断垣,但雄风不减 当年。_,如血的残阳给它涂上了一抹无可言状的朦胧。 A.晋王李克用墓在关左的朔风白草中沉寂不语;龟裂的古道在关前向西拐去 B.关左,晋王李克用墓在朔风白草中沉默不语;关前,龟裂的古道向西拐去 C.晋王李克用墓在关左的朔风白草中沉寂不语;关前,龟裂的古道向西拐去 D.关左,晋王李克用墓在朔风白草中沉默不语;龟裂的古道在关前向西拐去,B,【解析】话题对象题句“雁门关”;选句A“李克用墓和 龟裂的古道”,B“关左和关前”,C“李克用墓和关前”,D “关左和龟裂的古道”,(二)课堂导练:,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

4、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 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 。 A.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B.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C.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D.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C,【解析】语意照应选句“不传达上级指示”与题句“置若罔 闻”照应,“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与题句“拖延推诿”照应; “环保工作没人管 ”是因, “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是果 。,3、填入文

5、中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 恶, 。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 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默誓:心不死、 , 和平可期、 ,杀人者终必覆灭。 A.人民生活痛苦 志不绝 争取民主 B.人民异常悲痛 志不绝 民主有望 C.人民异常悲痛 意志坚 民主有望 D.人民生活痛苦 意志坚 争取民主,B,【解析】词句结构时局极端险恶/人民异常悲痛; 心不死/志不绝;和平可期/民主有望,4、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1)每逢深秋时节, 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 近看小河流水,

6、茶园葱绿,松竹并茂。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层林叠翠,白云缭绕;A、 B、 C、 D、,D,【解析】节奏音韵题干暗示考虑音节是否和谐。 (1)句若选,四六字句显得参差杂乱;若选,两个六字句相对, 接下来是四个四字句,不仅句式对称,而且“瞰”与“览”也对称押韵。 (2)句“层林”在“群山”之中,“白云”在“山林”之上,富有层次;从 押韵上看,选,韵脚字成了“抱”“绕”“茂”,韵脚和谐自然,表达流 畅自如。,5、为划线处选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_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 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

7、周围一片寂静。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的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 十分瘦削。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 屏障,矗立在江对岸。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 在对岸的峭壁上。,B,【解析】情境氛围题句中“坟地、残碑、枯水”,渲染的是一种 凄凉的情境氛围。选句A“五彩、夕阳、烘炙”营造的是一种热烈的 氛围;D“透明”格调清新,与原文不谐;C虽有“枯草、落叶”这样 的意象显示凄凉感,但“闪着不定的光”轻快活泼,淡化了句段的情 境氛围;B“冷、萎落、瘦削”含凄凉感,与题

8、句情境氛围一致。,(三)方法指津,定位选句题要注意语句在以下方面是否保持一致:,1、话题对象一致 2、语意照应一致 3、词句结构一致 4、情境氛围一致 5、节奏音韵一致,(四)随堂巩固,1、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卢梅坡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常被人引用,借以说明 。 A.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 B.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C.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 D.对任何的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解析】话题对象一致题句“梅逊/雪输 ”(形象表述); 选句A含短处和长处,B单论“短处”,C只说“长处”,D偏重 在感情(道理概括) 。,B,2、填入下列文段中

9、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句是( ),数十年来,美国汉学界一直流行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那就 是 。因此,在大学里,中国现代文学家常常被推至边缘 之边缘,美国的中国文学研究形成“传统”与“现代”的畸形对立。A.轻视中国现代文学,认为它不值得花大力气起研究B.重视中国古典文学,认为它是中国文化的精华C.古典文学高高在上,现代文学却不受重视D.古典文学高高在上,现代文学不可与之比肩,C,【解析】语意照应一致选句A与B均未顾及“传统”与 “现代”两方面;D“不可与之比肩”与“被推至边缘之 边缘”“形成传统与现代畸形对立”语意轻重不能照应一致。,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

10、的一组是( ),做任何事情,你只有感觉它有味道,才会产生兴趣。 比如喝茶,你品出了茶的清香,_;比如看画,你悟出 了画的神韵,才有兴趣去看它读书也一样, , 是不可能有持久的读书兴趣的。才感到喝茶有兴趣 才有兴趣去喝它 你若读不出味道来 读书的味道不浓烈 A B C D,B,【解析】词句结构一致、语意照应一致第一空选与下文的句式一致;第二空选与开头强调的“有”还是“没有”相照应吻合,这段话并不是强调“浓”还是“不浓” 。,4、填入文中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 ),我记不清有比那天更蔚蓝更清新的黎明了!太阳刚从苍苍的山巅 后面露出来,_ ,使人感到一种甜美的倦意。A.山顶的白云顿时变成

11、了玫瑰色,又从玫瑰色变成紫色,最后它们发出了金色的霞光。B.它那最初几道光芒的温暖跟即将消逝的黑暗的清凉交流在一起。C.空气里弥漫着破晓的寒气,草上也蒙盖上灰色的露水。D.它射下几缕微微温暖的光线,像火的带子般贯穿整个树林,【解析】情境氛围一致题句中有“更蔚蓝更清新、甜美 的倦意”;选句A“白、玫瑰色、紫色、金色”与“蔚蓝” 脱钩,C“灰色、寒气”与“蔚蓝、甜美”不和谐,D“火 的带子般”与“清新”不和谐,B“温暖、清凉”与题句意境情调一致,B,5、下面请把这些对联整理好,并逐一排列出上联与下联,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红墙碧瓦尽新楼 满室图书满室馨 歌声阵阵庆新年 香随梅蕊送春来硕果累累辞旧岁 风卷雪花辞腊去 兢兢业业育桃李 人梯巧搭登攀路翠柏苍松皆旧貌 一窗明月一窗竹 勤勤恳恳做园丁 心血勤浇栋梁材A B C D ,D,【解析】对联讲求三个方面:音韵仄起平收;意义相对 或相反;句法词性、句式对应,(五)课堂小结,语句表达连贯从“内容对象”及“表现形式”两个角 度而言,应注意以下方面:,话题对象一致 内容对象语意照应一致,句序承接一致 表现形式 情境氛围一致词句结构一致节奏音韵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