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理论与实务王建华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067699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167 大小:2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商务——理论与实务王建华_第1页
第1页 / 共167页
国际商务——理论与实务王建华_第2页
第2页 / 共167页
国际商务——理论与实务王建华_第3页
第3页 / 共167页
国际商务——理论与实务王建华_第4页
第4页 / 共167页
国际商务——理论与实务王建华_第5页
第5页 / 共1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商务——理论与实务王建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商务——理论与实务王建华(1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商务,王建华 ,教学安排与要求,教学内容 -前言:国际商务研究内容;经济全球化与企业国际化、跨国公司 -国际商务环境 -国际商务理论基础 -国际商务形式:商品贸易、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直接投资、间接投资等 -国际商务战略管理 -国际市场营销管理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 -国际财务管理等,教学安排与要求,教学课时:32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作业 成绩评定 -平时:10% -其中小论文:20% -期末:70%,教学安排与要求,教材 国际商务-理论与实务王建华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参考教材 -国际商务管理,张海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国际商务,梁能,上海人民出版社 -国际商务

2、,艾伦.M.鲁格曼,理查德.M.霍杰茨著,李克宁译 -其他,第一章 导论,本章的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国际商务,国际商务研究的内容是什么?国际商务与国内商务的比较 二、经济全球化与企业国际化 三、国际商务活动的主体-跨国公司 课时安排:2,第一节 国际商务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国际商务(International Business)概念的理解基本一致: -国际商务包括那些为满足个人和组织需求而进行的跨越国界的交易。这些交易的基本形式有进出口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以及许可、特许经营和管理合同等。(美国学者霍杰茨等) -国际商务包括跨越国界的任何形式的商业活动。它几乎包括任何形式的经济资源-商品

3、、劳务(如技术、熟练劳动、运输等)和资本的国际转移。(美国学者科斯) -国际商务学研究的主要是国与国之间的商务活动。这个定义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国际商务研究的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二是国际商务研究的是商业性的经济活动,而不是非商业的跨国经济活动。( 梁能),第一节 国际商务活动的形式,-国际商品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 -国际技术许可和特许经营 -国际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第一节 国际商务的发展现状与特点,国际货物贸易的发展现状与特点(P 3) -历史;规模;流向;结构等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P3 ) -历史;规模;结构等 国际投资的发展现状与特点(同上) -历史;规模、结构等,第一节

4、 国际商务的研究对象,国际商务与国际商务学的研究对象 国际商务管理的研究对象(看法不一致) -国际商务管理是对国外的企业进行管理的活动(美国学者罗伊.布洛夫) -国际商务管理主要是对跨国企业的管理活动,如货物、资金、劳务和技术转移及员工管理等(美国学者斯蒂芬.罗博克等) -国际商务管理是在国内商务管理的基础上以国际化的视野研究企业跨国经营中的特殊问题(迈克尔.莫菲特等),第一节国际商务与国内商务的比较,共同点: -最终目的的一致性 -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一致 -一般说,国内商务是基础 国际商务的特点 -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 -面临更大的风险,如政治、法律、外汇、税收等 -决策难度大,第二节 经济

5、全球化与企业国际化,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地区)无一例外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从而实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配置的现象。 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贸易自由化 -金融全球化 -生产国际化 -市场的国际化,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与企业国际化,企业国际化的含义: -是指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跨国公司或国际企业,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生产、经营、销售和服务网络的过程。其实质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目标。 对企业国际化的理解(不同的观点) -企业国际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即企业国际化是企业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逐渐演变

6、,具体表现为企业对国际市场逐渐提高承诺的连续形式。(瑞典学者约翰森等),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与企业国际化,-企业国际化就是指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所有方式,它包括产品出口、直接投资、技术许可、管理合同、交钥匙工程、国际分包生产、特许经营等。(英国学者斯蒂芬.扬) -企业国际化是企业走向世界的过程,有两方面含义:一是企业经营的国际化,即企业的产销活动范围国际化;二是企业自身的国际化,即企业从国内企业成为跨国企业。(梁能) -企业国际化是一个双向演变的进程。企业国际化包括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内向国际化包括进口、技术引进、成为跨国公司的国内子公司或分公司等;外向国际化包括出口、技术转让、在国外建立合营

7、公司,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与企业国际化,或子公司、分公司等。芬兰学者威尔什等认为:企业内向国际化的进程会影响其外向国际化的发展,企业内向国际化的效果将决定其外向国际化的成功。 -企业国际化是企业有意识地追逐国际市场的行为体现(美国学者理查德.罗宾逊),第二节 我国企业的国际化,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发展阶段 -早期:摸着石头过河 -中期:走在阳关大道上 -目前:中国制造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 -层次问题 -制度问题,第三节 国际商务活动的主体-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称谓不同,有跨国公司、多国公司、国际公司、国际企业、多国企业、环球企业等,1974年8月2日,在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会议上,将各种名

8、称同一为“跨国公司”,并定义为“该实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营业的一组企业组成,这些企业是在根据自有资本所有权、合同或其他安排建立的共同控制体制下营业的,各实体推向全球战略时,彼此共同分享各种资源和分担责任。” -跨国公司是指为了获取巨额利润,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多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生产、销售、服务等经济活动的国际性公司集团。(一般定义),第三节 跨国公司,目前,学术界对跨国公司的定义和理解存在很大的差异,主要分歧在于对跨国公司的划分标准不同,常用的标准有: -结构标准:是否跨国经营 -经营业绩标准:国外市场份额;销售额 -行为特征标准:战略决策取向,第三节 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经

9、营特征 -全球战略目标:全球视野安排企业活动,实现全球利润最大化 -全球一体化经营:指经营控制权的集中 -灵活多样的经营策略 -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 -较大的经营风险,第三节 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地位 -1990年,跨国公司总产值5.5万亿美元,第一次超过世界贸易总额。 -2000年年底,全球跨国公司控制世界贸易的60%,全球直接投资的90%和世界生产的40% 2004年年底,全世界有7万家跨国公司,控制全球80多万家企业(教材9页) -跨国公司成为世界重要的经济“实体” -诸多跨国公司在海外的销售额超过在本土的销售额,本章作业,1、列举你身边有关“经济全球化”的现象,它使你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改

10、变? 2、在每次的世界贸易组织(WTO)部长级会议的场外,都会聚齐相当多的反对自由贸易,反对经济全球化的示威群体,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予以分析。,第二章 国际商务的理论基础,本章主要内容: -主要的国际贸易理论: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相对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等 -主要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垄断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 课时安排:2,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探讨国际贸易发生的内在原因、贸易条件及利益分配 一、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欧洲 -内容:该学说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表现形式和国家富强的象征,增加财富的唯一办法是追加货

11、币拥有量,而增加货币的途径主要依赖于对外贸易(出口)。即对外贸易被认为是财富的源泉。 -政策主张:政府干预经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追求贸易顺差。,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二、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中提出。-主要观点: 1、斯密认为,一国的财富应当是公民所能获得的物质和服务,而非货币; 2、各国都具有自己的绝对优势(先天优势或后天优势),从而在生产某一产品上比另一个国家更有效率; 3、各国可以依据自己拥有的绝对优势进行分工和专业化生产,通过交换而使各国获得利益。 4、自由贸易有效,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三、相对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

12、图在1817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 -主要观点: 1、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 2、分工原则:“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 3、自由贸易有效,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四、要素禀赋理论 -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 -该理论通过对相对依存的价格体系分析,用生产要素的丰裕稀缺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认为国家间商品价格的相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基础,而价格的相对差异则由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即要素的相对供给不同所决定的要素相对价格的不同决定; -政策主张:一个国家应生产和出口本国生产要素丰裕的产品,进口本国生产要素稀缺的产品。 里昂惕夫悖论:通过对美国进出口产品的

13、结构分析,发现与要素禀赋论不符。,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五、新贸易理论 1、人力资本说 2、需求相似说 3、规模经济理论-来自供给方面的解释等,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重要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与跨国经营的区位选择等,主要包括: 1、垄断优势理论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3、内部化理论 4、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一、垄断优势理论 -由美国学者海默和金德尔伯格提出 -主要观点: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市场不完全”(即市场并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和“垄断优势”。市场的不完全体现在:商品市场不完全、要素市场不完全、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和政

14、府干预引起的市场不完全。因此,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就是为了充分利用自己具备的“垄断优势”以排斥东道国企业的竞争,以获得垄断利润。,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由美国学者弗农于1966年提出,该理论将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投资理论结合起来分析国家贸易和国际投资 -主要观点:该理论将产品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在新产品阶段,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和资金实力首先创新技术,开发出新产品,该产品在本国生产,并主要投入本国市场,对于国外的少量需求,通过出口满足,此阶段,企业无需在海外直接投资;,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在成熟产品阶段,新产品的生产技术

15、日趋完善,产品开始批量生产,国外对产品的需求强劲,此阶段,进口国开始仿制,并出现贸易壁垒,发达国家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受到影响,发达国家开始在海外建立子公司,直接在当地从事生产和销售,以降低成本,避开贸易壁垒; 在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的技术和生产定型,企业的产品竞争体现为价格竞争,创新国已完全失去垄断优势,技术以许可方式出让,该产品开始返销创新国。,第二节 国际投资理论,三、内部化理论 -所谓“内部化”是指把市场建立在企业内部的过程,以内部市场取代原来固定的外部市场。 -内部化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科斯的产权经济学理论。科斯认为,由于市场失效,市场不完全将使企业的交易成本(包括签约费用、信息收集费用

16、等)增大。企业为避免这些额外费用增加的成本费用,便产生了“内部化”。 -根据内部化理论,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形成内部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组织国际生产,协调国际分工,以避免外部市场不完全对其经营带来的影响。,第二节 国际投资理论,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由英国著名跨国公司专家约翰.邓宁于1977年提出。邓宁认为,过去的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都只是从某一角度进行片面地解释,未能综合地、全面的分析原因,因此需要用一种折衷的理论将有关理论结合起来以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该理论的核心是,企业跨国经营是该企业具有所有权特定优势(有形和无形资产方面的优势、交易所有权方面的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东道国投资环境方面的优势)综合作用的结果。,本章作业,1、查阅我国近几年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并用所学的贸易理论进行解释。 2、上世纪90年代之前,外商在我国的直接投资较少,90年代初期后,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量迅速增长,用所学的国际投资理论进行解释。 3、对周其仁教授“我国用8亿件衬衣换取美国一架飞机是值得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