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使用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065854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生素的使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抗生素的使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抗生素的使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抗生素的使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抗生素的使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生素的使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生素的使用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生素的正确使用与观察,抗生素的定义 抗生素合理应用 护理中抗生素的正确应用 抗生素的观察,抗生素,抗生素是指由细菌、真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如青霉素、灰黄霉素、阿霉素。,抗生素合理应用,是指在明确的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生素并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以达到杀灭致病微生物和(或)控制感染的目的,同时又要防止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一)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前提条件要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抗生素的作用特点,为针对性地选用药物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还要充分了解各种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机制,特别是本地区、本单位的细菌耐药状况,为选用致病菌敏感

2、的抗生素提供合理的依据。1.抗生素的分类及其作用特点 根据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和临床用途,可将抗生素分为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以及其他主要抗细菌的抗生素、抗真菌抗生素、抗肿瘤抗生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十大类。,(1)内酰胺类 内酰胺类抗生素依据化学结构的特点又可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单环内酰胺类以及其他非典型内酰胺类抗生素。此类抗生素通过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而妨碍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与交联,导致细胞壁缺损、破裂而迅速死亡。因此他对繁殖期的细菌有超强的杀灭作用,属繁殖期杀菌剂。而且他还具有对人体毒副作用小的优点。

3、,(2)氨基糖苷类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GS)主要作用于细菌蛋白质合成过程,使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导致一些重要生理物质外漏,从而引起细菌死亡。本类抗生素对静止期细菌的杀灭作用强,为一静止期的快效杀菌剂。由于本类抗生素具有耳、肾毒性及神经肌肉阻滞等毒副作用,临床上一般不作为预防性用药,主要用于治疗全身性的严重感染,常与其他抗生素联合使用。,(3)大环内酯类 本类抗生素作用于细菌细胞核糖体50S亚基,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属于生长期快效抑菌剂,不宜与内酰胺类等繁殖期杀菌剂联用,以免发生拮抗作用。,(4)林可霉素类 作用机制与大环内酯类相同,品种有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两药抗菌谱相同,细菌对二者间

4、有完全交叉耐药性。临床上可用于金葡菌(包括产酶株)、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草绿色链球菌以及各种厌氧菌引起的感染。本类抗生素在骨组织中的浓度很高;不良反应主要有伪膜性肠炎和心脏毒性(心电图变化、血压下降、心跳和呼吸停止)。,(5)四环素类 本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主要为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结合而抑制肽链的增长和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因此属快效抑菌剂。品种包括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金霉素、米诺环素。抗菌谱广,但近年来一些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率很高,限制了本类药物的应用。,(6)氯霉素类 本类抗生素主要作用于细菌70S核糖体的50S亚基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属快效抑菌剂。品种有氯霉素和

5、甲砜霉素。抗菌谱广但耐药性已很严重且毒副反应大(再障、灰婴综合征等),临床仅用细菌性眼科感染和伤寒、副伤寒以及其它沙门菌、脆弱拟杆菌的感染。,护理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选择合理稀释液 绝大多数抗生素都是粉针剂,需要一定的溶媒才能溶解。由于临床用药量大,工作比较繁忙,在配制过程中对抗生素稀释液的选用不严格,通常情况下选用静脉滴注液(5%或10%葡萄糖溶液)作为常规溶媒是欠妥的。例如: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的最适pH值为66.5。偏离这一pH 值后其稳定性明显降低,我院使用的5%和10%葡萄糖pH值范围在3.74.0,0.9%氯化钠pH值为5.78,后者的pH值比较接近青霉素的最适pH值。葡萄糖有轻微催

6、化青霉素水解的作用。建议以氯化钠溶液作这两种抗生素的常规溶媒,在禁盐情况下,选择低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作溶媒,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入体内,以缩短萄葡糖和药物作用时间。头孢哌酮钠只能溶于10%葡萄糖溶液中,如果用其它溶液很快就出现乳白色混浊,尤其是冬季严重,通过加温或者加入碳酸氢钠10ml后才溶解澄清,溶解后的抗生素经过加温效价降低。氟罗沙星注射液只能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忌溶于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盐水中。,准确掌握给药时间 为达到治疗和控制感染的目的,护士应了解药物的半衰期,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做到按时准确给药,根据药物的半衰期给药。如果给药时间间隔或长或短,抗生素进入体内的有效含量及浓度忽高忽低,直

7、接影响疗效。护士应具有高度的科学态度、责任心,严格掌握给药时间,不能擅自更改。另外在使用过程中要防止错用药、漏给药、多用药、少用药等不良现象,致使细菌产生耐药,影响治疗效果。,注意药物配伍禁忌,缩短配伍时间联合用药以获得抗生素的协同作用,增强其疗效从而能有效地控制感染。药物配伍得当,则疗效显著。抗生素联合应用时一定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不要盲目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诸多抗生素因配伍不当,理化性质改变,造成耐药菌株和二重感染率上升。溶解稀释后的抗生素受环境、温度、酸碱度的影响,使效价降低,使用时要防止超前配伍,做到现用现配。,注意避光有的药物,特别是喹诺酮类药物有皮肤及光毒性不良反应。静脉滴注时都

8、要避光,如果不避光,药物经过光照射后增加毒副作用。静滴这类药物时一定要用有色毛巾包裹,嘱病人避免阳光浴和人工紫外线照射,外出时注意防晒。,抗生素的观察,了解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时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肾脏毒性、肝脏毒性、皮肤及光毒性、中枢神经系统及造血系统损害、胃肠道反应、关节病变、过敏性休克、皮疹、药物热等。了解抗生素在临床使用中的不良反应,才能在使用中注意观察,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这也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严密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理论学习和培训内容有所掌握后,在临床上使用抗生素时护士应严密观察用药后的各种反应。临床上对混合感染、难治性感染,需长期用药或联合用药,因疗程长,易产生耐药性和副反应。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后产生菌群失调,使真菌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得到过度生长机会,可侵袭肠粘膜或扩散到其它组织和器官,造成二重感染。因此,对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护士必须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