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防护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062100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X 页数:31 大小:3.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安全防护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化工安全防护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化工安全防护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化工安全防护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化工安全防护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安全防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安全防护(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工安全与防护,罗泽应 合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系 学号:1303081044,典型案例分析,2007年10月份,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X胸片显示张海超双肺有阴影,此后又到郑州各大医院就诊,都诊断其患有尘肺病。 2009年1月,北京协和、首都医科大学朝阳附属医院、北京煤炭总医院,还有北京三院确诊其为尘肺病。 2009年5月25日,郑州职业病防治所的诊断结果为“无尘肺0+期(医学观察)合并肺结核”。 2009年6月,张海超主动爬上手术台“开胸验肺”。,2009年7月15日,媒体介入报道。 2009年7月23日,郑州市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否认公司有责任。 2009年7月24日,卫生部督导组介入。 20

2、09年7月27日,确诊张海超为三期尘肺病,河南省新密市劳动局认定为工伤。 2009年7月28日,河南省卫生厅追究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新密市卫生防疫站等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郑州市委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决定。 2009年8月,河南省卫生厅通报批评诊断出张海超“尘肺合并感染”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对其立案调查。,2004年至2006年间,云南省水富县向家坝镇的部分村民,先后到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官沟乡的石英砂厂打工。从2006年开始,到石英砂厂打工返乡的许多农民先后患上了一种症状相同的怪病消瘦、呼吸困难、头晕和咳嗽,死亡事件接连发生。 事件被曝光后,当地为400多位曾在安徽石英砂厂打过工的农民工进

3、行了体检,发现有30多例尘肺病人。,、五个方面,取得新进展,一、推进监管体制建设,二、完善法规标准体系,三、加强监管执法,四、持续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五、组织开展宣教培训,截至2013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83.37万例,其中尘肺病75.03万例。近几年报告职业病例每年都在2.6万例以上。,、任重道远,形势依然严峻,矿山、冶金、化工等30多个行业领域存在职业病危害,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30%以上,其中中小企业占90%,职业病危害接害人数逾2亿。,一、职业病报告病例数居高不下,二、涉及行业领域广、接害人数多,三、工作场所危害因素超标严重,对一些重点行业领域的调研检测结果表

4、明,相当多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型企业工作场所的危害因素严重超标。总局近两年对118家水泥、石材和石英砂加工、石棉采选企业的检测结果表明,这些企业粉尘浓度全部超标,最高超标1443倍。,COMPANY L/O/G/O,思想认识不到位,监管体制不完善,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经济快速发展增长方式落后,职业病危害远期效应集中爆发,化工安全形势严峻的原因,、依法履职,全面强化监管,打好基础,夯实工作根基 加快职能划转,各地区必须于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职能划转;强化监管力量,形成职业卫生“五级五覆盖”监管体系;理顺内部工作机制,明确安监部门内设机构的职能定位;提升监管能力,用三年时间对职业卫生监管人员进行一次系

5、统轮训。 突出重点,深化专项治理 推进高危行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一体化”,做到同部署、同排查、同治理;继续深化陶瓷制造、耐火材料生产等职业病危害严重行业的专项整治;以治理高毒、高危粉尘、放射性等危害为重点,扩展专项治理范围;巩固专项治理成果,严格职业卫生准入标准,防止新项目“带病”运行。,多措并举,增强执法效力 深入贯彻实施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八条规定;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坚持“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创新监督检查方式,坚持常规执法方式与“四不两直”暗查暗访并举并重;推动整顿关闭,从源头上遏制职业病高发态势。 强化保障,提供有力支持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法规标准保障体系建设;

6、强化宣传教育培训保障体系建设;强化技术支撑保障体系建设,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支撑网络,倡导技术服务行业自律和诚信体系建设;强化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信息保障体系建设,消除信息孤岛。,化学因素有毒物质,如铅、汞、氯、苯、有机磷农药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煤尘、石棉尘、有机粉尘等 生物因素生产原料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传染性病源体,煤矿井下钩虫等,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低温、高湿等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射频辐射、紫外线、红外线等电离辐射,如X射线、射线等,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厂房建筑或布

7、局不合理,如将有毒与无毒的工段安排在同一车间里 不合理生产过程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如氯碱厂氯气泄漏,化肥厂氨气泄漏等,实际上,在生产场所中常常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生产性毒物的基本概念,危险化学品,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化学品,生产性毒物,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一般以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12)对其加以细化分类和定义。,具有剧烈急性毒性危害的化学品,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及其混合物和天然毒素,还包括具有急性毒性易造成公共安全危害的化学品,主要是剧毒化学品目录所指化学品。,可以作为原料或辅

8、料用于制造爆炸品的化学品,主要包括氧化性物质、可燃性物质、还原性物质等,主要受公安部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的约束。,在生产过程中,能与机体组织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破坏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机体暂时的或长期病理状态的物质。,生产性毒物的存在形式及分类,气体。如氯化氢、氰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 蒸气。如喷漆作业中的苯、丙酮、醋酸酯类等的蒸气。 粉尘。固体物质经机械粉碎或碾磨时可产生粉尘, 烟。悬浮在空气中直径小于0.1m的固体微粒。某些金属熔融时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迅速冷凝或氧化而形成烟。 雾。悬浮于空气中的液体微粒,如电镀时的铬酸雾。金属酸洗时的硫酸雾。 飘浮在空气中的粉尘、烟及雾,统称为气溶胶。

9、,生产性毒物的存在形式,生产性毒物按用途分类,脂肪族碳氢化合物中,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其毒性一般也增大(只适合于庚烷以下) 不饱和碳氢化合物中,不饱和程度越大,其毒性也越大,如乙炔乙烯乙烷 碳链上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毒性增大,如氟化烯类、氯化烯类的毒性大于相应的烯烃类 芳香族烃类化合物中,苯环上的氢原子若被氯原子、甲基或乙基所取代,其毒性相应减弱;被氨基或硝基取代,则具有明显的形成高铁血红蛋白的作用 芳香族苯环上,三种异构体的毒性依次为:对位间位邻位,生产性毒物按化学结构分类,生产性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原料的开采与提炼 材料的搬运与贮藏 材料加工及准备 加料与出料 成品处理与包装 辅助操作

10、,如采样、检修设备 生产中使用,如农业生产中喷洒杀虫剂,职业接触机会,工业生产中毒物进入体内的最重要途径 凡是以气体、蒸气、雾、烟、粉尘形式存在的毒物均可经呼吸道进入体内 吸收途径:通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各级小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换气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及肺泡 毒物经呼吸道吸收受接触毒物的量、血/气分配系数、水溶性,呼吸道,吸收途径:通过表皮屏障到达真皮而进入血循环;通过汗腺,或通过毛囊与皮脂腺绕过表皮屏障到达真皮 毒物经皮肤吸收受毒物的脂/水分配系数,毒物的浓度和粘稠度,皮肤的接触部位、面积,环境温度、湿度,皮肤,影响化学物毒性作用的因素,毒物的特性:毒物以粉尘、烟尘、雾

11、、蒸气或气体的形态散布于车间空气中,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体内。其危害程度与毒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纯度等因素有关。 毒物作用条件 (1)剂量、浓度和接触时间:接触限值 (2)毒物的联合作用:相加、拮抗、协同 (3)生产环境和劳动强度,个体因素:人体对有害因素的防御能力是多方面的。人体对进入的毒物,通过解毒和排毒过程,以消除其毒作用。有些毒物可被体内的酶转化,经过水解、氧化、还原和结合等方式,大多成为低毒或无毒物而排泄。也有些先经过转化使其毒性增加,然后再继续解毒而排出,主要在肝脏内进行。社会、心理、经济因素:国民生产总值、财富分配、文化教育水平、生态环境、劳动立法、医疗卫生制度,都可影响职业人群的健康。,谢谢聆听!,Thanks for listening!,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