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为话题作文指导及范文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061370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和”为话题作文指导及范文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以“和”为话题作文指导及范文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以“和”为话题作文指导及范文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以“和”为话题作文指导及范文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以“和”为话题作文指导及范文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和”为话题作文指导及范文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和”为话题作文指导及范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和气和气 和睦的感情 别伤了和气 态度平顺温和 待人和气1. 古人认为天地间阴气与阳气交合而成之气。万物由此“和气”而生。 老子:“万物 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 韩非子解老:“孔窍虚,则和气日入。 ”唐 刘商 金井 歌:“文明化合天地清,和气氤氲孕至灵。 ” 宋 王安石 次韵和甫春日金陵登台之一: “万物已随和气动,一樽聊与故人来。 ” 2. 引申指能导致吉利的祥瑞之气。 汉 王充 论衡讲瑞:“瑞物皆起和气而生。 ” 朱 子语类卷一六:“自古救荒只有两说:第一是感召和气,以致丰穰;其次只有储蓄之计。 ” 明 杨慎 词品雪辞:“满天和气,太平有象。 ” 3. 温和的气度。 礼记祭义:“有和

2、气者必有愉色。 ” 宋 施德操 北窗炙輠卷上: “伯淳既见,和气蔼然见眉宇间。 ” 4. 指态度温和。 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刘君荐极是为人和气,乡里见爱,都 称他刘官人。 ” 老舍 骆驼祥子一:“祥子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 ” 5. 和睦融洽。 宋 陈师道南柯子贺彭舍人黄堂成词:“万家和气贺初成,人在笙歌 声里暗生春。 ”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开宗义富贵孝义传:“衣服不曾分你我,家中和气 不曾分。 ” 赵树理 登记:“小晚这一家日子也过得,家里也和气。 ” 6. 指和睦的感情。 三国演义第四九回:“你如何来追赶?本待一箭射死你来,显得两家 失了和气。 ” 老舍 茶馆第一幕:“都是自己弟

3、兄,别伤了和气呀!” 7. 犹元气;中气。中医谓人体内能使各器官发挥机能的原动力。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 龙养气:“若销铄精胆,蹙迫和气,秉牍以驱龄,洒翰以伐性,岂圣贤之素心,会文之 直理哉?” 宋 沈作喆寓简卷八:“清晨荣卫流行,法当省节语言,葆惜和气。 ” 明 陆深停骖录摘抄:“神宗问:闻卿摄生亦有道乎?潞公对:无他,臣但能任 意自适,不以外物伤和气,不敢做过当事。 ” 8. 指调和血气。 宋 叶适 橘枝词记永嘉风土之二:“只消一盏能和气,切莫多杯自害 身。 ” 以以“和和”为话题作文指导及范文为话题作文指导及范文【作文话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分)俗话说, “和为贵”

4、, “家和万事兴” 。其实,同学、朋友之间,班级、学校、单位以至 国 家、民族,又何尝不是如此!请以“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之内。立意自定。 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 于 800 字。不得抄袭。一、审题:内涵、外延和谐、和解、和缓、和气、温和、平和、和舟共济、和为贵、天时地利人和等均可作 为立意角度。 二、立意:有深浅之分。 “和”的意义:对个人生活质量、生存环境(安居乐业) 、社会 稳定、经济稳定、传统文化、公民个人的文明积极健康的作用。并进一步思考“和”应该有 原则问题,加强辩证性。误: 学会宽恕。全文未提“和” 。 (应提宽恕对实现和的作用。 )团结就是力量。 (

5、应该团结“和” ) 爱、忍、爱的奉献/家庭风波、朋友 (不能与话题挂钩:点题意识不强)反面:“不和为贵”:(要斗争,反抗)未能注意材料的导向。三、选材:可从上面某一角度写人与人之间/单位/民族/国家,也可从几个角度:个人, 单位,国家。素材A、典型、恰当、广泛、多角度(个人,单位,民族,国家,正反,古今中外,课内外) 关注时代信息:“和谐社会” 、中国同心结、周恩来:“求同存异” ;将相和、齐桓公与管仲、 唐朝君民、越王勾践上下齐心“父勉其子,妇勉其夫,兄勉其弟” 、昭君出塞(化解民族矛 盾) 、成吉思汗(九头鸟的故事) 、和平共处、海尔集团“上下和衷共济” 、科学家:集体协 作获得诺贝尔奖(

6、杨振宇和李政道) 、平和心态:霍金;乒乓球女将王楠、张怡宁单打时是 “敌人”双打时却能夺冠、中国女排的合作夺冠、登山运动员结队而行。三个和尚没水喝、 安史之乱、分子、美国动辄干涉别国内政、滥伐森林、围海造田、污染环境、婆媳不和 (刘兰芝,焦母) 、 、太平天国内部纷争、李自成的政权的内部不和、斯大林家庭不和、 六 国论中六国不和,以地求和。B、较差:一般化,低幼化,不恰当(缺知识感,真情感) 家庭、父女之间互相关心(发生矛盾,解决了) 、班里、同学互相帮助,一起进步、 公交车上矛盾的解决、雷锋与人民和谐共处 荆轲剌秦王(故意失手,鲜血洒满大殿时,他微笑了,他知道统一天下的日子来临 了:以艺术形

7、象代替历史事实,不合历史事实)没材料,叫口号,空话,胡乱编造(低幼):纯粹写历史政治,没有文章味:复述台湾 历史,中国历史或照搬时事政治内容) 、虚构中国与台湾对话、青蛙与水的对话、心脏与血 管的对话等。C、寓言虚构,不合生活情理。四、布局谋篇:应该注意前后顺序、详略安排、照应。 不能堆砌材料(开头太长) ;忌切入角度太大,内容没办法体现; 有的一开头就涂改,显得随意化,松散;有的缺乏过渡、照应,读起来很别扭。前后材 料的顺序应该考虑:个人集体国家?由小大?由浅入深?总分?分总?古今? 中外?主次:“以和为贵”:(正面材料应为主,反面应为次)典型材料:详。次要材料:略,注意点面结合。五文体:议

8、论文较多。但很多同学写自己不清楚的文体,有一定的创新,但也有一定 的冒险系数,有时文体特征感不强,很容易判低分。如对话体:民族对话:中国说台湾说/家庭对话:父亲说:母亲说: 究竟是一篇?二篇? 还是戏剧?读者很难理解。写戏剧,没有体现戏剧的文体特征,写辩论会也是不够到位, 应该写什么文体就象什么文体。 六语言、书写、写作速度。通顺多,有文采少,体现词汇贫乏,停留在初中水平,没味道,语言缺乏。写作速度。 (4050 分钟左右,花一小时的同学太少) ,七、备考方向:审题,材料,构思,写作速度。【作文素材与精彩文章】:“和而不同和而不同” (摘录)(摘录)“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 ,是孔子提出来的

9、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在先秦, “和”与“同”是两个使用得很多的范畴。 “和”与“同”的三个区别:第一, “和”是众多的统一;“同”是单一的重复。第二, “和”的统一是化合,各种参与“和” 的元素并不消失,事物原有的性质与形态均存在。第三, “和”具有创造性, “和”的统一产 生新事物,故“和”是发展之本、前进之基、生长之根;而“同”只是同一事物的相加,不 产生新事物,故不具备创造性、再生性、持续发展性。在“和” ,一加一等于二,又大于二。而在“同” ,一加一只是等于二。“和而不同”在应用层面上,成为重要的伦理学原则。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 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这说的是交友的原则。

10、朋友是重要的社会活动圈,如何交友, 有许多重要的伦理原则。在伦理学上, “和”是原则性基础上的统一。既然是朋友,当然要 互相帮助,不分彼此,但不能因为是朋友就什么都干。原则性是必须坚持的。朋友之间只是 讲“同” ,就没有原则了。好事做,坏事也做,如若朋友中有人陷入罪恶,其他的人就有可 能同流合污。这些年揭发的反腐大案,基本上都是一窝一窝的,除了利益相关外,在交友原 则上讲“同”不讲“和”也是重要的一条。孔子说得好:“小人同而不和。 ”作为古典哲学的命题“和而不同” ,它的生命力是永恒的,它在今天的价值需要我们进 一步挖掘。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伟大事业中, “和而不同”

11、 的魅力越来越放射出光辉。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必然是一个法治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民 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国家,必然是一个伦理充分发挥调节作用但审美又必然极为 活跃的国家。 “和”既联系着人与自然的血缘关系,又联系着人与社会的血缘关系,还联系 着情与理的血缘关系。在法治不到的地方,有伦理的“和”在调控,在伦理不到的地方,有 审美的“和”在调控。依法治国,以德正人,以美和心。我们的社会必将越来越文明,越来 越美好。和之美和之美圣经里说:“爱是无尽的忍耐” 。实际上,就是教导我们万事以和为贵,以和去爱别 人,去忍受。而我始终以为, “和”是一种风采, “和”是一种美丽。人与人之间的“和”是一

12、种美。卡夫卡说:“每个人所拥有的,不是一具躯壳,而是 一串成长的过程 。 ”这一串成长的过程不需要人与人之间友善,和平的相处去获得。生命不 仅是一声旅程,更是一首赞歌,需要以“和”去谱写,需要我们以“和”去传唱。心灵与心 灵之间的友爱是一种美丽,可以折射出人性的光辉,这样一种美丽,就是“扶持旁人,同时 自己也获得重心和支点。 ”孔繁森,郑培民们以自己友爱之心与人民友好地走到了一起,受 到万民敬仰,而胡长清,成克杰们,驾驭于人民之上,摒弃了“和”最终只能受到法律的严 惩。人与社会之间的“和”也是一种美。人是存在于社会中的动物。大自然给予我们阳光, 土地和水,而“和”则是播种,让社会长满长青之树,

13、也许在社会中我们会遭受挫折,会失 意,但以“和”去看待,心灵有会失业,真诚不会下岗。“乌台诗案”将苏轼推到痛苦的顶峰,但他却淡然处之,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 在缺月桂疏桐之夜,看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如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他不为蜗角虚名, 蝇头微利扬动,只愿“沧海济余生” 。苏轼在出世入世之间寻求到一丝平衡,他以一种“和” 的心态去面对,笑谈人生,在与社会的和好相处之中,他探寻到其中的美,找到生命的价值。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更是一种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同样地,一国一利益。 每一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利益,能够在利益与利益之间寻求到平衡,以和相处,这是一种更 为深远,更为难得的美。 “

14、二战”结束后,中国没有向日本索赔,1972 年,又同日本关系正 常化,这就是以一种“和”去获取友爱,这样的美,不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吗?亚洲杯决 赛上,中国球迷打出了标语;“足球是世界的,钓鱼岛是我们的。 ”这其实也是以一种“和” 。与世界相处。佛教导我们:“诸法无我,一切众生都是随缘而起的幻象。这也是在教我们不要过分看 重自我,要与他人和平相处。因为”和”是一种美丽,一种不同于寻常的美丽。把握住“和” ,把握美丽。给生命多点给生命多点“和和”和是催化剂,它能使两个陌生的人熟悉起来;和是润滑剂,它能迅速缓解人间的摩擦; 和是调味剂,它使生活更甜美。生活到处充满和的气息:和气、和平我们每人都有一

15、张天生的脸,当你抱怨自己丑的时候,不必用浓妆掩盖你,只需把和挂 在脸上,你一样可以讨人喜欢。著名物理家法拉第待人平和,他 12 岁就帮人家装订书籍,他整理过的书他都看过,并 认真做了笔记。有一次,他捧着自己厚厚的笔记本到一名教授家拜师。教授还没有看笔记, 只见法拉第对人和和气气的,就收下了他为徒。于是,当初的“和”使法拉第走上了成功之 路。有多少名人在在成功时仍不忘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一些人不屑一顾,认为只是自己没去做而己,如果有一样也可以 发现新大陆的。一次会上,那些人当场嘲笑哥伦布,哥伦布不但没生气,反而和和气气地让 他们坐下,做了一个让鸡蛋立在桌子上的实验为自己做了最好的辩解。当别人

16、用尖酸刻薄的话攻击你的时候,切记,不要回攻他们。什么事情都可以通过“和” 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如果个人做到对人和气,那么一个家,一个集体也就融成一体了!以前总是痛恨从楼上传来的吵声,他们一家人总是吵,不管什么时候,邻居也不知道他 们是因为什么吵。一段时间,楼上安静下来了,我很诧异,碰巧遇到他们家阿姨,她哭泣着 说:“老头子去世了,临终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家和万事兴”噢,这是她家会安静下来 的原因。是啊,一个家庭如果连最起码的“和”都没有,那么何以给家人温暖?“和”小至家庭,大至国家。中国是典型的“以和为贵”的国家,建国以来,我国与多 国建立友好的国际关系,以和平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并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如果反应没有加入催化剂,反应会很慢甚至无法反应;如果摩擦没有滴加润滑剂,那磨 擦会越来越大;如果生活没有加和调味剂,那生活会平淡无味。请不要吝啬,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