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说课稿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060357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狐假虎威.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狐假虎威.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狐假虎威.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狐假虎威.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狐假虎威.说课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狐假虎威狐假虎威说课稿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出版社 s 版小学语文三 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寓言两则中的狐假虎威 ,我的说课将从以下五个方 面进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狐假虎威一课是一则寓言故事,写的是一只狐狸狡猾地骗过老虎,不 但使自己逃脱了危险,而且借着老虎的威风让其他动物纷纷逃窜的故事。本则 寓言紧扣本单元“探索动物世界”的主题,通过塑造形象鲜明的狐狸和老虎形 象,使学生体会到寓言的趣味。通过生动、富有哲理的情节使学生明白“狐假 虎威”的深刻道理,即比喻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

2、,寓 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形象地描绘出狐狸借着 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二、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学生年龄小,容易被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因此,本课学习起 来并不难。本课语言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学生朗读的欲望很强,根据学 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读文,读后分析人物特点。此外,通过表演 来理解部分词语,增强感受,让学生在一个活泼、轻松的环境中理解课文,学 习词汇,明白寓言故事。三、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拟 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神气活

3、现” “摇头摆尾”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这四个成语的 含义并能表演出来。2、理解故事第 6 至 8 自然段的内容及“狐假虎威”的字面意思3、能够读懂、读通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情感目标:1、培养探索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的习惯,2、体会课文中动物的心理、动作和神态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以读为主,在读中体会故事动物的心理、动作和神态2、以演为辅,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3、抓重点词语、带神态动作读帮助充分理解动物心理和课文内容四、教学重难点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表演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通过带动作神态读理解动物心理五、教法学法:五、教

4、法学法:1 1、教法、教法1、读、演结合。爱表演是小学生的天性。我让学生边读边表演狐狸神气 活现、大摇打摆的样子以及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神态,让学生体会并理 解这几个词,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更形象地表演,学生感兴趣,这也是 课后的一个练习要求。这一教学过程迎合了学生爱表现的天性及心理需求,让 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情感的体验,然后再通过积极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 表演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采访法。在学生表演过程中采访“小动物” ,在采访中引导学生体会动 物的心理和课文内容。2 2、学法、学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本课时,指导学生自由朗读、带动作神态读、

5、想象情境、直观理解、表演等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想象、自主 总结道理,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理念。6 6、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本节课我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生字教学,第二部分是第一至第 五自然段的学习,第三部分是第 6 至第八自然段的学习,最后一部分是总结这 则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我所选的是第三部分的片段课,下面我着重说说第三部 分的教学过程设计。 第三部分我共设计了三个环节,复习导入、精读课文,角色扮演、和总结。 本节课我设计用约 1 分钟时间导入,8 分钟进行主体部分,1 分钟进行总结和作 业布置。先说说第一个环节,导入环节 1 1、承上启下,复习导入、承上启下,复习导

6、入由于是课文第三课时,我采用复习导入法,承上启下,老虎跟着狐狸来到 森林里,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通过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 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 2、精读课文、角色扮演、精读课文、角色扮演 (1)学习第六段这段的主要内容为“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这四 个词语的理解,所以我采用先让学生自由读,对这段内容有初步把握后,再自 主找出狐狸和老虎的神态,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的理念。通过让学生带动作表 情朗读,引导学生学会在读中体会情感,并在情感中体会如何读。 (2)学习第七段首先对本段内容自由朗读,初步了解本段内容,为表演做铺垫。然后指名 进行分角色表演,演一

7、演这一形式深受学生的喜欢,加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同 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表演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没有 对表演进行指导,旨在学生发生自己的想象力,自主探究。 最后在表演结束后,对“小动物们”进行采访,以这种学生喜欢的方式,自然 地引出小动物们纳闷儿的原因以及逃跑的原因,水到渠成。 (3)学习最后一段学生表演完之后,学生已经明白了动物们逃跑的原因,于是我顺势引出总 结“老虎受骗了,不知道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还以为真是害怕狐狸呢”顺势领读最后一段。最后一段是对课文诙谐幽默的总结,相对来说,容易理解, 所以我一语带过,让学生读一读即可。 3 3、总结、总结紧承上一环节,引出“狐假

8、虎威”的字面含义“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 了百兽” ,并讲解重点字“假”的含义。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这个成语字面含义的 基础上,自主思考成语的引申含义及寓言所蕴含的道理,着重培养学生学会通 过故事总结道理,学习思考成语的引申含义,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主思考、自 主探究的理念。七、说板书设计七、说板书设计根据课文内容、目标,我设计板书如下:狐假虎威老虎(图) 狐狸(图)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1、这个板书充分体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突出了重难点,对比鲜明,充分体现 了狐狸的狡猾,仗势欺人及老虎不动脑筋任由狐狸利用的憨样,是学生复述课 文的拐杖。 2、图文并茂,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倾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