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与应急管理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7059961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源辨识与应急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危险源辨识与应急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危险源辨识与应急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危险源辨识与应急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危险源辨识与应急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险源辨识与应急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源辨识与应急管理(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欢迎各位领导和同仁,2,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危险源辨识和应急管理王宏建潍坊亚星集团有限公司,3,一、危险源及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危险源很多,存在的形式也较复杂,这在辨识上给我们增加了难度。如果把各种构成危险源的因素,按照其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划分成类别,无疑会给我们的危险源辨识工作带来方便。,4,安全科学理论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划分为以下两大类:1 第一类危险源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于是,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

2、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为了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必须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5,2 第二类危险源 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受到约束或限制,不会发生意外释放,即不会发生事故。但是,一旦这些约束或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受到破坏或失效(故障),则将发生事故。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6,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 物的故障物的故障是指机械设备、装置、元部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的功能的现象。从安全功能的角度,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物的故障。物的故障可能是固有的,

3、由于设计、制造缺陷造成的;也可能由于维修、使用不当,或磨损、腐蚀、老化等原因造成的。,7,(2) 人的失误人的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被要求的标准,即没有完成规定功能的现象。人的不安全行为也属于人的失误。人的失误会造成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系统故障,使屏蔽破坏或失效,从而导致事故发生。,8,(3) 环境因素 人和物存在的环境,即生产作业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照明或通风换气等方面的问题,会促使人的失误或物的故障发生。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伤亡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

4、能性。两类危险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因此,危险源辨识的首要任务是辨识第一类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再辨识第二类危险源。,9,此外,还可从一些广义的角度对危险源进行分类,例如:机械类、电气类、辐射类、物质类、火灾与爆炸类;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和生理性、行为性、其他。 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也可列出一份问题的提示单,例如:在平地上滑倒(跌倒);人员从高处坠落;工具、材料等从高处坠落;头上空间不足;与工具、材料等的手提/搬运有关的危险源;与装配、试车、操作、维护、改型、修理和拆卸有关的装置、机械的危险源;车

5、辆危险源,包括场地运输和公路运输;火灾和爆炸;对员工的暴力行为;,10,可吸入的物质;可伤害眼睛的物质或试剂;可通过皮肤接触和吸收而造成伤害的物质;可通过摄入(如通过口腔进入体内)造成伤害的物质;有害能量(如电、辐射、噪声、振动);由于经常性的重复动作而造成的与工作有关的上肢损伤;不适当的热环境,如过热;照明度;易滑、不平坦的场地或地面;不适当的楼梯护栏或手栏;合同方人员的活动。上面所列并不全面。组织必须根据其工作活动的性质和工作场所的特点编制危险源提示单。,11,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特点1、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的物质多。 (1)易燃:氢气、乙醇、丙酮、一氧化碳、液化石油气、乙

6、炔、各种油类等。 (2)易爆:氢气、一氧化碳、液化石油气、乙炔、氨气等。 (3)有毒:氯气、氨气、氰化钠、丙酮、苯、硝基苯、苯胺等。 (4)有害:三聚氰胺、氯化氢、氨气、氰化钠、丙酮、苯、硝基苯、苯胺等。 (5)腐蚀性:盐酸、烧碱、硫酸、硝酸、双氧水、次氯酸钠等。,12,2、高温、高压、低温、负压的设备多。 (1)高温:在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某些反应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有些反应过程能释放出热量,因此反应设备需要具备耐高温要求和热量置换要求。 (2)高压:在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某些反应需要一定的压力条件,有些反应过程能释放出能量,产生压力,因此反应设备需要具备耐高压要求。 (3)低温:在危险化学

7、品生产过程中某些反应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因此反应设备需要具备耐低温要求。 (4)负压:在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某些反应需要一定的压力条件,有些反应过程需要负压提高产量或利用负压进行物质分离,因此反应设备需要具备耐负压要求。,13,3、自动化程度高、工艺复杂,操作要求严格。 (1)自动化程度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靠手工生产方式逐渐被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方式所取代。特别是在化工行业中,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危险化学品生产中普遍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生产的安全可靠性大大提高。 (2)工艺复杂: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其他工业产品的生产不同,大都需要经过多个生产单元才能完成,工艺较复杂。如:聚氯乙烯的

8、生产就需要乙炔制备单元氯乙烯制备单元聚合单元干燥包装单元成品 (3)操作要求严格:危险化学品的生产每一步都需要精心的操作,各项工艺指标控制严格,不允许有丝毫的偏差,否则,不仅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而是要出安全事故的。,14,4、“三废”多,污染严重,产生的“三废”处理难度大。 (1) “三废”多,污染严重: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运输、储存、废弃等环节都有可能产生各种形式的危险有害物质,产生的数量大都比一般的工贸企业多。由于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已经决定其产生的“三废”对水体、大气、土壤等影响较大,造成的危害也比较严重。 (2)产生的“三废”处理难度比较大:由于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成分比

9、较复杂、处理过程多、分解处理难度大,因此,对处理技术要求高、处理设施投入和运行费用也比较大。,15,三、惨痛的事故教训人类学家统计,二战结束后60年来,地球上没有战争的日子只有26天。国际劳工组织(ILO)的最新报告显示,事故的发生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某些惨痛的案例还长期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案例一:印度博帕尔市毒气泄露事件,16,案例一:印度博帕尔市毒气泄露事件众所周知,1984年12月,在印度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大惨案,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发生(甲基异氰盐酸)泄露恶性中毒事件。给当地民众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17,案例一:印度博帕尔市毒气泄露事件,18,案例一:印度博帕

10、尔市毒气泄露事件,19,案例一:印度博帕尔市毒气泄露事件,20,案例一:印度博帕尔市毒气泄露事件,21,案例一:印度博帕尔市毒气泄露事件,22,案例一:印度博帕尔市毒气泄露事件,23,案例一:印度博帕尔市毒气泄露事件此次事故2500多人中毒死亡,20余万人中毒受伤,其中大多数人双目失明, 67万人受到残留毒气的影响,留下后遗症。这是世界工业史上罕见的大惨案。,24,全世界每年因公死亡人数达到200多万人,是每年全球战争死亡人数的3倍,每天死6000多人,相当于每天发生一次像美国“9.11”恐怖事件那样的大灾难。这还不包括工伤以外的各类事故人数。人们忧患疾病,痛恨战争,但事故同样让我们心惊胆战,

11、痛苦不堪,让我们失去健康,失去生命,失去财富,失去物质基础。事故是除战争瘟疫以外的人类大敌。摘自第一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的无上法则,25,案例二:重庆市开县“12.23”特别重大天然气井喷失控事故,2003年12月23日21时57分,位于重庆市开县高桥镇,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钻井二公司川钻12队承钻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东北气矿罗家16H井发生一起井喷特大事故,造成243人死亡(职工2人,当地群众241人),直接经济损失9262.71万元。,26,案例二:重庆市开县“12.23”特别重大天然气井喷失控事故,事故现场,27,案例二:重庆市开县“1

12、2.23”特别重大天然气井喷失控事故,此次事故中不仅有243人因硫化氢中毒死亡,另有累计2.6万多人因硫化氢中毒(受伤),65632多人被紧急疏散撤离,直接经济损失9262.71多万元。法庭公诉书中记载了这悲惨的一幕:公路上,水井边,山坳里,到处都是尸体,更有一家几口还在睡梦中就永远闭上了双眼,28,案例二:重庆市开县“12.23”特别重大天然气井喷失控事故,为事故死亡者默哀,29,案例二:重庆市开县“12.23”特别重大天然气井喷失控事故,为243位井喷事故死难者默哀3分钟2004年1月10日,重庆开县的父母官佘明哲,想起243位在“12.23”井喷特大事故遇难的父老乡亲时,他哭了。,30,

13、案例二:重庆市开县“12.23”特别重大天然气井喷失控事故,2004年1月10日,一位少年站在重庆开县高桥镇被“12.23”井喷特大事故火焰烧焦的土地上,他的旁边已经开始动土,准备树立起一座告慰死难者亡灵的纪念碑。,31,案例二:重庆市开县“12.23”特别重大天然气井喷失控事故,警示钟,32,案例二:重庆市开县“12.23”特别重大天然气井喷失控事故,由当地干部组成的工作组在重庆开县“1223”井喷事故重灾区银山村统计灾民损失情况。,33,案例二:重庆市开县“12.23”特别重大天然气井喷失控事故,在重庆开县井喷事故庭审现场。法庭进入举证阶段,当公诉机关出示井喷事故尸检报告和现场勘验图片时,

14、面对井喷酿成的悲剧,6名被告人中惟一的女性肖先素(录井员)潸然泪下。,34,案例三: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2005.11.13”特大爆炸事故及松花江特别重大水污染事件,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国务院事故及事件调查组认定,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11.13“爆炸事故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35,2005年11月13日下午发生在吉林市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一个化工车间的爆炸,目前失踪的6人中其中

15、一人已被确认死亡,遗体13日凌晨在现场被找到,有关方面透露此人是被重物砸伤致死的。其他人仍下落不明。另有21名伤者已在附近医院救治,36,四、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危险源的管理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危险源的管理涉及到生产、储存、运输、经营、使用、废弃等六个环节。由于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教育缺失、安全意识不高、违章违纪现象等原因,在这些环节中过去都有安全事故发生 。,37,(一)、生产企业那些危险源能够导致发生事故?生产过程是事故发生的主要环节,有可能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其泄漏量视其漏点设备的腐蚀程度、工作压力等条件而不同。泄漏又可因季节、风向、温度、气压等因素,涉及范围也不一样。事故起因也是多

16、样的,如:设计问题、安装问题、设备选材问题、操作失误或工艺失控、安全装置缺失、设备失修腐蚀严重等原因。以下就可能发生的事故结合实际事故案例加以说明:,38,1、设计方面问题 生产工艺、设备的选择,是否是先进工艺和技术,淘汰工艺和设备发生事故的几率教大;例如一些老的氯碱厂采用的氯气氨冷冻工艺、液氯汽化器生产工艺,发生事故的比较普遍,如2004年4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厂发生的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部分设备损坏。 2、按装方面的问题 这个方面发生事故主要是在一些新建企业或项目上,如2005年1月2日在我市寿光一家新建的溴素厂因管道安装方面存在问题,试车过程中阀兰垫片出现泄漏,造成一人死亡多人中毒。,39,3、设备选材方面的问题 1997年7月,青岛化工厂液氯储槽底阀阀体发生开裂,造成大量液氯喷出,事故造成一人死亡,100多人中毒住院。事故原因是该厂购进的天津某阀门厂生产的耐低温阀门阀体材质不符合要求,使用过程中发生开裂,从而造成事故发生。 4、操作失误或工艺失控 2002年8月14日,美国密苏里洲的DPC化工厂在从一辆大型闷罐车卸液氯时,因操作失误,致使输送软管突然破裂,大量氯气泄漏,致使数百人疏散、50多人住院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