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牛顿第三定律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7050398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牛顿第三定律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课件:牛顿第三定律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课件:牛顿第三定律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课件:牛顿第三定律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课件:牛顿第三定律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牛顿第三定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牛顿第三定律(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牛顿第三定律,(一)、地位和作用 牛顿第三定律除了能更好地分析解决之前所学过的力、运动,力和运动的关系外,它对后面碰撞问题的研究更是功不可没,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中,还常把受力情况复杂的物体的受力转换到与之相互作用的物体上进行研究。本节课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于通过学习能够启发学生客观、辩证地评价周围发生的事物,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一、关于教材分析,(二)、重点难点 基于高一新生对高中物理学习方法不甚了解故本节重点除了通过成功地分组实验去探索牛顿第三定律,增加演示实验加深理解,并由讨论法区别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还得培养初学者学习兴趣及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而如何观察、设计实验、做实验,由实验推

2、结论,由结论解释现象,并培养学习物理的思维是本节的难点。,二、教学目的要求,根据物理教学大纲要求,设置知识层次: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解释有关现象,理解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异同点,又由于学生不仅是学知识还应培养技能,故设置能力层次:会举例子、正确地观察实验,动手做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创新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高一新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心理品质还不够完善及稳定,故设置思想教育层次:激发学习兴趣及热情,进一步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培养科学态度的心理品质,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团结互助的精神及爱国热情。,三、教学方法的选

3、用和学法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地使用教学设计,采取边实验边提问边引导,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回答,把问题穿针引线于实验中,同时又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并进行探索。采取灵活多变,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教学方法,如:课件、录像等,主要以实验探究法,启发式教学为主,问题讨论法为辅。在教学难处适当放慢节奏,给予学生恰当的思维点拨,必要时进行大面积课堂提问,让学生充分表达意见,这样既有利于化解难点,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利用学生好表现、爱表扬的心理,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与鼓励,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及自信心。本节课还应当让学生学会举相关知识的例子,实际上观察实验是物理学中的基本

4、方法,是一切真知灼见的来源,学生只有多观察多实验,才会举出相关知识的例子,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学到学习物理的方法并提高兴趣。基于初学者的茫然,本节课采用复习引人、问题引人、实验引人、实例引人、人文教育引人,更多地提供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利用课本的实验或自行改造实验,再插入几个学生实验,因为学生实验是观察、质疑、思维等过程的心理活动,是开发智力的重要途径,既可培养学生思维之探索性,激起创造思维之火花,又可让学生尝到团结的力量,成功的喜悦,也有利于教学。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对比、判断、推导、猜想、分析、讨论、概括、做练习等多种学法最后得结论。,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复习

5、初中学过的“物理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实验的方式再次证明.,演示实验1:,将一只充气球的气嘴放开,气球里的空气会迅速喷出,同时气球向相反方向运动。,从实例引人,给人以启迪,把学生引人物理殿堂。,学生实验1:,1、学生拍手鼓掌,根据自己体验说出各种感受 2、引导学生鼓掌时左右手接触如果两物体没接触呢?故做迷你实验,演示实验2:,把磁铁和铁条放在水面上的软木塞上,让它们彼此接近但不直接接触,当两手同时放开时可看到相互吸引。,利用学生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根据教学大纲中的实验能力之一是会得结论,我可以乘胜追击地问:“实验证明身结论?”可引导学生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老师立即给出“作用力与反作

6、用力”的概念。对学生的正确回答给予一定鼓励,由学习的兴趣升级为间接兴趣、转化为学科情感,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同时转化为有意注意。同时,教师要寓学法指导于教学中,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告诉学生观察做实验要实事求是,养成认真细致,勤于思考,认真动手,积极动脑的学习习惯,并树立勇于探索的献身精神。为了优化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精神,变苦学为乐学就有了实验设计。,(二)、实验引人,利用两把弹簧秤设计一个探讨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教师通过提问可得学生的实验设计并指导做实验。,学生实验2,(1)、用弹簧秤沿同一直线对拉,观察弹簧秤示数: (2)、拉力改变时,观察弹簧秤示数。 (3)、

7、弹簧秤A拉弹簧秤B匀速时,观察弹簧秤示。 (4)、弹簧秤拉弹簧秤B变速时,观察弹簧秤示数。,通过提问分析归纳得出牛顿第三定律:,以卵击石,鸡蛋“粉身碎骨”石头却“安然无恙”是不是因为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而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呢?通过举例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举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学生实验3,1、让力气大的同学与力气小的同学进行拔河比赛,用实验探究法既可以提供感性材料,又可以培养实验观察能力还可以维持兴趣,故增加以下实验。,2、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猜想:如何让力气大的同学输呢?猜想是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办法之一,就如牛顿所说:

8、“没有大胆的推测就不可能有伟大的作用”,学生实验4,1、让力气大的同学穿上旱冰鞋重新拔河,通过这个实验起到对比强调的作用。,从实验中引导学生,不管哪对赢,两队同学的拉力大小关系,并强调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四性:方向性、等大性、同时性、同性质。,通过生动、有趣、神秘的实验,纠正了平时的错误思维,认为赢就是拉力大,不但能稳住兴趣,还可掌握心态迁移注意,再次唤起学生对自然奥秘的求知欲,使课堂情境优化设计 接着让学生自己举例再次说明该定律可联系实际,提高技巧,强化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神秘的实验,纠正了平时的错误思维,认为赢就是拉力大,不但能稳住兴趣,还可掌握心态迁移注意,再次唤起学生对自然奥秘的求知

9、欲,使课堂情境优化设计 接着让学生自己举例再次说明该定律可联系实际,提高技巧,强化兴趣。,(三)、问题引入,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问题: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有什么共同点 课本没讨论,但我认为这是本节的又一个重难点,因为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受力分析一直应用到该知识点,引导学生归纳、讨论总结异同点填下表:,再次培养语言概括能力,将观察实验与科学理论思维方法结合起来,让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这不但有助于兴趣和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形成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辨证的认识论,(四)、实例引入既直观又可巩固兴趣及唤起爱国心,实例:神舟五号升天 放录像简单介绍我国的先进航天技术,由知识进行拓展,展开练习,练习是巩

10、固知识和形成技能的过程,为培养理解能力设置练习:,课堂小结,(五)、,(六)、人文教育引入,升华本节课内容,从知识点上本节课是教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而从人文教育上,应教会学生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也是相互的,对长辈,同辈,晚辈都应尊重,这是本节课的精彩也是整个牛顿三大定律的升华。并回去思考:甲乙同学在课间休息时相互打闹,甲失手将乙打痛了,甲狡辩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给了你多大的力,你同样给了我多大的力,我把你打痛了你同样也把我打痛了。”你对此如何评判?,(八)、板书设计,1、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4、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异同点,牛顿第三定律,(七)、作业 P116(2)、(),五、评价分析,本节课从素质教育出发,从“一讨论二演示三实验四练习多实例”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通过情境问题实验探究迁移的教学模式,在循序渐进中,从激发兴趣优化兴趣稳定兴趣强化兴趣,变“苦学”为“乐学”,从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学科情感人文教育,达到课堂气氛活跃轻松,情境最优化设计,智力较大程度的开发。让课堂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让学生经过一节课的“山重水复疑无路”,经过老师的指导和学生自己的探求,豁然开朗,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目的。,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