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医学课件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57049627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7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眩晕-医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眩晕-医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眩晕-医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眩晕-医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眩晕-医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眩晕-医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眩晕-医学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眩晕,【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眩晕的慨念 熟悉眩晕的病因病机 掌握眩晕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熟悉眩晕的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掌握眩晕的辨证论治 能对临床病例作出正确诊治,恶心呕吐,头晕,目眩,【概说】,(一)定义眩晕是指因清窍失养而出现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概说】,(二)证候特点 1、主症眩 -眼花晕 -头晕 二者同时并见 2、轻重不一轻-闭目可止重-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 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严重-突然仆倒,【概说】,4、起病方式:可突然发作,也可逐渐加重;发作与间歇期长短不一,可一月数次,或数月或数年发作一次。 5、舌脉:发作期舌苔白腻或黄腻,缓解期苔薄白,

2、舌质红或有瘀点、瘀斑;脉象多弦,或弦滑,弦细,弦涩,弦细数。,【概说】,(三)源流1、与肝有关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概说】,2、因虚致眩 内经以上虚为主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卫气:“上虚则眩”。灵枢口问:“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概说】,明张景岳发挥,下虚致眩景岳全书杂证谟眩晕:“头眩虽属上虚,然不能无涉于下。盖上虚者,阳中之阳虚也;下虚者,阴中之阳虚也”。其病机“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概说】,阳气虚而致眩秦景明症因脉治眩晕总论:“肥人眩运,气虚有痰;瘦人眩

3、运,血虚有火;伤寒吐下后,必是阳虚”。“气虚即阳虚也。其人面色白,身无热,神识清爽,言语轻微,二便清利,时或虚阳上浮,头面得火,眩晕不止,或热手按之,则运乃定,此气虚眩晕之症也。”,【概说】,3、无痰不作眩 痰饮致眩,张仲景提出以泽泻汤及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痰火致眩元代朱丹溪提出:“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头眩,痰夹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概说】,4、六淫、七情致眩宋严用和重订严氏济生方:“所谓眩晕者,眼花屋转,起则眩倒是也,由此观之,六淫外感,七

4、情内伤,皆能导致”。 5、其它素问病机原病式认为风火致眩:“风火皆属于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博,则为之旋转!” 肝风、虚、痰、火皆能致眩。,【概说】,(四)范围高血压、低血压、耳源性眩晕、脑性眩晕、神经衰弱等,以眩晕为主时可按本篇论治。,【病因病机】,年老体虚肝肾阴虚 阴精亏虚 脑海失养 久病伤肾 素体阳盛或阴虚阴虚阳亢 肝阳化风 恼怒忧伤气郁化火 风阳上扰 久病失血气虚清阳不展,血虚脑失所养 脾胃虚弱 饮食失调 损伤脾胃 痰浊中阻 劳 倦 痰浊内生 跌仆损伤瘀血阻窍 脑络闭阻 脑失所养 久病血瘀 气血不通,眩晕,【病因病机】,注意:外感风邪致眩,可挟寒、热、湿,上犯巅顶,扰动清窍。,

5、病因病位 清窍,与肝脾肾有关 病机 脑海空虚,清窍失养清阳受扰,瘀血阻络(风火痰瘀虚) 病性 虚证多,虚,气,血,阴,阳,实,痰浊,瘀血,病机小结,风阳,【病因病机】,病机转化变证肝风夹痰火上蒙清窍,阻滞经络突发气机逆乱,清窍暂闭或失养,中风,晕厥,【诊断】,(一)诊断要点 1.主要依据: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甚则仆倒。 2.伴随症:可见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诊断】,3.起病方式: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一般以中老年人发病居多。 4.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测血压,心电图,脑干诱发电位,眼震电图、颈椎X线片,经颅多普勒、

6、CT、MRI。 5.应排除颅内肿瘤、血液病等。,【诊断】,(二)鉴别诊断相同 头晕仆倒 不同 无半身不遂 伴半身不遂 无不省人事 有不省人事无口眼喎斜 伴口眼喎斜无舌强语蹇 伴舌强语蹇,眩晕,中风,【诊断】,相同 头晕仆倒 不同 无不省人事 有不省人事伴四肢厥冷短时间自醒醒后无后遗症,眩晕,厥证,【诊断】,相同 头晕仆倒 不同 无不省人事 有不省人事 无抽搐 伴抽搐无两目上视 伴两目上视无口吐涎沫 伴口吐涎沫伴猪羊叫声,眩晕,痫病,【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 1、辨脏腑 眩晕-兼头胀痛,面潮红-兼纳呆,乏力,面色苍白-兼纳呆,呕恶,头重,耳鸣-兼腰酸腿软,耳鸣如蝉-,肝阳上亢,脾虚气血不足,

7、肾虚,脾虚痰浊,【辨证论治】,2、辨虚实虚:久病、体虚、体倦乏力、耳鸣实:新病、体壮、呕恶头胀,面赤虚多实少,虚实夹杂3、辨标本本:肝肾阴虚,气血两虚标:风、火、痰、瘀。,(二)治疗要点治疗原则虚补实泻,调整阴阳补-气血阴阳泻-火痰瘀,【辨证论治】,【辨证论治】,(三)分证论治 1、肾精不足 (1)辨证依据: 主症:头晕目眩、耳鸣如蝉、日久不愈; 兼次症:精神萎靡,少寐多梦,健忘,腰膝酸软。偏于阴虚者五心烦热,舌质红,脉弦细数。偏于阳虚者,四肢不温,形寒怯冷,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舌象:舌红、有裂纹,苔薄或苔少; 脉象:脉细数或弦细。,【辨证论治】 肝肾阴虚,(2)治法:偏阴虚者,补肾滋阴。偏

8、阳虚者,补肾助阳。 (3)方药:补肾滋阴-左归丸补肾助阳-右归丸,【辨证论治】,2、肝阳上亢(1)辨证依据: 主症:眩晕欲仆,耳鸣,头痛且胀; 兼次症:面红目赤,急躁易怒, 腰膝酸软,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遇劳、恼怒加重; 舌象:舌质红,苔薄黄; 脉象:弦细数。,【辨证论治】风阳上扰,(2)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3)方药:天麻钩藤饮。天麻:祛风潜阳,止痛止眩;钩藤:清热熄风降火;石决明:清热平肝潜阳;黄芩、栀子:清肝泻火;牛膝、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茯神、夜交藤:养血安神;益母草:清热活血。,【辨证论治】,3、气血亏虚(1)辨证依据: 主症:眩晕,动则加剧,遇劳则发; 兼次症:神疲懒言,

9、乏力自汗,面色无华,唇甲淡白,心悸少寐; 舌象:舌质淡嫩,苔薄白; 脉象:细弱。,【辨证论治】气血亏虚,(2)治法:补养气血,健运脾胃。(3)方药:归脾汤。黄芪:益气生血;当归:补血活血; 党参、白术、茯神:健脾益气安神;龙眼肉,枣仁、远志:养心养血安神;木香:健运脾胃;炙甘草:调和诸药。,【辨证论治】,4、痰浊中阻(1)辨证依据: 主症:眩晕而见头重如蒙; 兼次症:胸闷作恶,呕吐痰涎,脘腹痞满,纳少神疲; 舌象:舌体胖大,边有齿印,苔白腻; 脉象:弦滑。,【辨证论治】痰浊中阻,(2)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3)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降逆止呕;陈皮:理气健脾;茯苓:利水健脾;白术:燥

10、湿健脾;天麻:熄风止眩;大枣、生姜、甘草:健脾和胃。,【辨证论治】,5、瘀血阻窍(1)辨证依据: 主症:眩晕时作,头痛如刺; 兼次症:面色黧黑,口唇紫暗,肌肤甲错,健忘,失眠心悸,耳鸣耳聋,有外伤史或手术后起病更为支持; 舌象:舌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 脉象:弦涩,或细涩。,【辨证论治】瘀血阻窍,(2)治法:祛瘀生新,通窍活络。(3)方药:通窍活血汤。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麝香、葱:通窍散瘀止痛;黄酒:辛窜活血;大枣:甘温益气、缓和药性。,【预后及预防、护理】,(一)转归预后1、眩晕日久不愈,反复发作者难以根治。 2、平素眩晕而肢麻震颤,头胀痛,为中风先兆。3、阴虚阳亢,痰火上扰

11、者易致中风。,【预后及预防、护理】,(二)预防调摄 1、保证充分休息与充足睡眠。 2、劳逸结合,不作剧烈的头颈旋转及弯腰动作。 3、保持身心愉快,戒情志刺激。 4、清淡饮食,戒烟酒、辛辣、油腻、海腥食物。 5、对重症病人观察生命体征及预防中风。,【研究进展】,1、病因病机方面与教材相近,研究较多的提出其病理关键为血瘀,这是教材上未强调的,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五脏之气早衰,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化生乏源,血液运行不畅,瘀积凝滞在所难免,特别老年患者高凝、高聚,动脉硬化,都是瘀血的基础。,【研究进展】,2、辨证治疗方面有人提出脾肾阳虚用真武汤合吴茱萸汤;气虚肝郁用逍遥散;并用较多的中医学者从气虚血瘀立

12、论,方用补阳还五汤等。,【治疗眩晕的名方研究进展】,1、半夏白术天麻汤 可用于治疗梅尼埃病、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老年性眩晕、前庭神经元炎、神经衰弱、产后失血头痛、中风先兆、脑血管病等。 现代研究提示本方对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有调节免疫功能。,【治疗眩晕的名方研究进展】,2、天麻钩藤饮 可用于治疗美尼尔氏病、眩晕证、肝阳上亢型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老年人眩晕、脑震荡后头晕头痛、高血压眩晕、高脂血症、神经衰弱、偏头痛、肝郁夹瘀头痛、硝酸甘油引发头痛、小儿头痛型癫痫、强迫症、急性脑梗塞、出血性中风、小儿抽动症等。 现代研究提示本方有以下药理作用: (1)降压作用有选择的降压

13、作用。对舒张压的降压作用。通过抑制血管运动中枢降压调整高血压患者的ET、CCRP代谢,【治疗眩晕的名方研究进展】,(2)提高抗氧化能力抑制过氧化脂质的生成提高血浆NO水平升高GSH-PX和CAT提高SOD活性、降低MDA水平 (3)抗血小板聚集 (4)抗惊厥作用 (5)催眠作用 (6)镇痛作用 (7)改善脑血流作用 (8)对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9)干预心肌纤维化,【治疗眩晕的名方研究进展】,3、通窍活血汤 可用于治疗眩晕症、中枢性眩晕、内耳眩晕、外伤后眩晕、脑供血不足、血管性头痛、血瘀型偏头痛、紧张性头痛、顽固性头痛、外伤性头痛、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头痛、缺血性脑血管病性头痛、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

14、呆、老年性失眠、重型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幕上颅内血肿、脑外伤后综合征、外伤性癫痫、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脑外伤后遗症耳鸣耳聋、外伤后耳聋、震颤麻痹、脑血栓、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挫伤、慢性肥厚性鼻炎、白癜风、黄褐斑、扁平疣等。,【治疗眩晕的名方研究进展】,现代研究提示本方有以下药理作用: (1)保护缺血缺氧脑组织的作用 (2)改善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作用 (3)改善微循环 (4)保护缺血心肌,【小结】,1眩晕是由于风、火、痰、虚、瘀引起清窍失养,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2病位在清窍,由脑髓空虚、清窍失养及痰火上犯、扰动清窍或瘀血阻窍引起。 3辨

15、证应分脏腑、虚实、标本。 4治疗原则以虚补实泻,调整阴阳为主。 5五型分治:肾精不足,左归丸和右归丸。肝阳上亢,天麻钩藤饮;气血亏虚,归脾汤;痰浊上蒙,半夏白术天麻汤;瘀血阻窍,通窍活血汤。,病例李某某,男,42岁。患者于2010年11月间突然出现眩晕,以后每34天发作一次,发作时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不能站立,不能睁目,伴有恶心呕吐,约34小时后逐渐好转。于当地县医院诊为:美尼尔氏综合症。经服西药镇静剂效果不显,且发作日渐频繁,至今年5月,每日发作13次,每次约1小时左右。现症见:眩晕欲仆,耳鸣如蝉,心烦易怒,少寐多梦,腰膝酸软,口苦。舌质红,苔薄,脉弦细。中医诊断:眩晕(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西医诊断:美尼尔氏综合症。治疗:天麻钩藤饮 大定风珠(由白芍、地黄、麦冬、龟板、牡蛎、鳖甲、阿胶、甘草、五味子、麻仁、鸡子黄等药组成,功能滋阴养液、柔肝熄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