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章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7049605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章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章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章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章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章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章(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1,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2,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1,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2,社会工作实践的出现与发展,3,社会工作专业的出现,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 (一)思想背景 古希腊、罗马的福利思想 基督教的博爱思想 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念,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二)时代背景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导致传统社会福利模式瓦解 市场经济加剧了社会矛盾 工业革命、市场经济改变

2、了传统的社会关系,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二、社会工作实践的出现与发展 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 德国的汉堡制与爱尔伯福制 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 英美的睦邻组织运动,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思考题:比较学习各种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出现的社会工作实践,思考他们对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什么意义?,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三、社会工作专业的出现1.社会工作理论的总结和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体系的建设 1898年,芮奇蒙德出版贫民中的友善访问 1917年,芮奇蒙德出版社会诊断(里程碑事件) 1922年,芮

3、奇蒙德出版什么是个案工作,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2.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是社工专业化的制度性前提 1893年,英国创建两年制的“慈善训练”学校。 1898年,美国纽约慈善组织会社举办了为期六星期的夏季训练课程 ,后发展为纽约慈善学院。 至1919年,美国已经建立了17所社会工作学院,并成立专门社会工作训练学院协会,1927年改为美国社会工作学院协会,提出了课程标准,于1944年提出8门核心课程。,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3.社会工作专业组织的发展确立了社会工作的专业地位 (1)美国 1918年成立“美国义务社会工作

4、者协会” 1919年成立“美国学校社会工作者协会” 社区工作者与其他社会工作者也相继建立自己的专业组织 1955美国成立“全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2)英国 1962年 社会工作者训练委员会 1969年 英国社会工作者协会 70年代初,成立“社会工作教育训练中央委员会”1956年在55个国家的专业性社会工作人员协会的基础上成立了国际社会工作联盟。,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1,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与实践,2,近代中国的社会工作,3,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工作,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社

5、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一、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与实践 (一)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 孔子“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孟子“仁政”:“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年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 墨子“兼爱”:“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

6、贱,诈不欺愚。”墨子 兼爱,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二)中国古代的社会福利实践 “保息六政”与“荒政十二” 九惠之教 仓储救济,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思考:中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有哪些特征?对今天的社会工作发展有何影响?,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二、近代中国的社会工作 (一)社会行政和社会政策 1940年,中华民国政府设立社会部,隶属行政院,主管全国的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组织、社会服务等事务。 1942年,又在全国省、市、县普遍设立社会部下设机构。 1945年,国民党提出了社会政策基

7、本纲领,但没有执行。,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二)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 20世纪20-30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 代表:晏阳初领导的定县平民教育实验区梁濑溟领导的邹平乡村建设实验区 影响:虽然受到当时革命者的批评,但作为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事业的开端,对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三)微观社会工作实务 主要限于医院等有限领域,且主要由外国人从事。 1913年,在美国接受过医疗社会工作训练的休姆(Hume)在长沙耶鲁医院从事社会服务工作,成立长沙社会服务联盟。 1918年,北京协和

8、医院成立“宗教与社会服务部”,1920年,蒲爱德(Ida Pruitt)女士受聘于该部主持医院社会工作。,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学从西方传入中国。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已有20多所大学设有社会学系,大多设有社会工作专业或社会工作课程,有的还设有社会工作实验基地,如沪江大学的“沪东公社”和金陵大学的“友邻社”。,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工作,1,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工作,2,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工作,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工作,一、改革开放前

9、的中国社会工作 (一)特点 由政府包办 专业化社会工作中断 (二)成就 社 会 保 险 社 会 救 助 优 抚 工 作 农 村 福 利,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工作,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工作 (一)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发展专业社会工作 企业职能的转变要求发展专业社会工作 家庭职能的转变要求发展专业社会工作 邻里关系的衰微需要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工作,(二)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的迫切性 弱势群体问题的现实,迫切要求发展专业社会工作。 下岗、失业人员 老人、儿童、残疾人 城乡贫困人口 进城

10、农民工,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工作,(三)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恢复和发展 1979年,社会学在中国得以恢复、重建,社会工作课程也得以恢复。 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等校设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 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率先建立社会工作硕士点。,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工作,指导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

11、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社会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加快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抓紧培养大批社会工作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通过多种渠道吸纳社会工作人才,提高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工作,决定为社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6年7月,人事部、民政部联合发布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首次将社会工作者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范畴。 2008年6月,全国首次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水平考试正式举行。 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等33所高校获得MSW(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首批试点资格。,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