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驱动电路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036823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 驱动电路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12. 驱动电路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12. 驱动电路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12. 驱动电路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12. 驱动电路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 驱动电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 驱动电路(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十二章 驱动电路,南航 电力电子 课程组,2,概述,驱动电路的作用是将控制电路输出的PWM脉冲放大到足以驱动功率晶体管开关功率放大作用。优良的驱动电路改善功率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减小开关损耗,提高整机效率和器件可靠性。(即尽量快开、快关),脉宽调制控制电路框图,3,控制电路,隔离/驱动电路,功率开关,变换器主电路,PWM信号,驱动电路性能对变换器性能的影响: 1.系统可靠性 2.变换效率(开关器件损耗) 3.开关器件应力(开/关过程中) 4.EMI/EMC,概述,4,本章内容,第二节 驱动电路的隔离技术 第一节 对双极性功率晶体管驱动电路的要求 第三节 恒流驱动电路 第四节 比例驱动电路

2、第五节 场控器件的驱动电路,双极性功率晶体管驱动电路,5,本章内容,6,驱动电路的隔离技术,控制参考地与驱动信号参考地(e极)同驱动电路无需隔离; 控制参考地与驱动信号参考地(e极)不同驱动电路应隔离;,.了解隔离的概念,应隔离,无需 隔离,7,驱动电路的隔离技术,1.由IF控制Ic; 2.输入输出特性与普通三极管相似,电流传输比Ic/IF比三极管“”小; 3.可在线性区,也可在开关状态。驱动电路中,一般工作在开关状态。,驱动电路隔离技术,光电耦合器或隔离变压器(Pg268),一、光耦可隔离交流或直流信号 (Pg268),图122 典型光耦内部电路图,图123 光耦基本电路,图124 光耦输出

3、特性曲线,8,第二节 驱动电路的隔离技术光耦合;磁耦合 一、光耦合(Photocoupler/ Optocoupler),普通光耦 达林顿光耦 高速数字光耦TLP521 TIL113 6N137,驱动电路的隔离技术,9,特点:1. 参数设计简单2. 输出端需要隔离驱动电源3. 带宽/驱动功率有限,驱动电路的隔离技术,10,驱动电路的隔离技术,驱动电路隔离技术,光电耦合器或隔离变压器(Pg268),二、磁耦可传递交变或单向的矩形脉冲,能进行电流或电压变换。(Pg269),存在问题脉冲宽度较宽时,变压器体积重量大、激磁电流大。 解决方法高频调制解调(宽脉冲变成宽度为脉冲宽度的高频脉冲列),图127

4、 高频调制电路,驱动变压器也需要磁复位!,11,二、磁耦-变压器隔离 特点:1.即可传递信号又可传递功率2.频率越高,体积越小-适合高频应用,驱动电路的隔离技术,图127 高频调制电路,12,本章内容,第二节 驱动电路的隔离技术 第一节 对双极性功率晶体管驱动电路的要求 第三节 恒流驱动电路 第四节 比例驱动电路 第五节 场控器件的驱动电路,双极性功率晶体管驱动电路,13,双极性功率晶体管驱动电路的要求,最佳驱动特性:(Pg267) 1.开通时:基极电流有快速上升沿和过冲加速开通减小开通损耗; 2.导通期间:饱和导通低导通损耗;关断前临界饱和导通减小ts; 3.关断瞬时:足够反向基极电流抽流,

5、减小ts;反偏截止电压ic迅速下降,减小tf。,图121 最佳基极驱动电流波形,最佳驱动特性和驱动电流波形(Pg267、268),14,本章内容,第二节 驱动电路的隔离技术 第一节 对双极性功率晶体管驱动电路的要求 第三节 恒流驱动电路 第四节 比例驱动电路 第五节 场控器件的驱动电路,双极性功率晶体管驱动电路,15,-针对GTR 回顾理想基极驱动:,上升沿陡/过冲合适的饱和深度反向抽流,恒流驱动电路,16,恒流驱动电路,未满足最佳驱动特性要改进,恒流驱动基极电流恒定,功率管 饱和导通(Pg270),17,一种普通形式的驱动电路: 恒流驱动缺点:轻载时深度饱和,关断时间长。,恒流驱动电路,18

6、,恒流驱动电路,原理:(Pg271) Q1 off,Q on:C先将R2短路开通电流尖峰;稳态,C充完电,R1、R2决定Ib; Q1 on,Q off:uC反加在be间。 C作用:加速导通、截止反偏。,一、加速电容加快功率管的开通过程(Pg271),图1210 加速电容驱动电路,19,恒流驱动电路,原理:(Pg272) 若Q深度饱和,则Uce,ubeUce,D2 on, Q on Ib,Q饱和深度。 UAeuD1+ube=uD2 +uce UceUbe D1、D2抗饱和,D3为反向基流提供通路,二、抗饱和电路使功率管处于浅饱和(Pg272上),电路特点: 抗饱和驱动,ts导通损耗(ts和Uce

7、s折衷考虑),驱动电流损失,D1的作用? D2的作用? D3的作用?,20,恒流驱动电路,二、抗饱和电路使功率管处于浅饱和(Pg272上),图1211基本抗饱和电路,D2加置前级驱动管的基极、用前级驱动管的be代替D1(Pg272下), 驱动电流损失减小,图1213改进抗饱和电路,21,恒流驱动电路,截止反偏方法:加速电容、变压器反压,三、截止反偏电路减小ts、加速功率管关断(Pg273上),原理: Q1 on, uN1=Ucc, uN20, 驱动Q on; Q1 off, 变压器磁复位D on,uN3=-Ucc, uN210V; 2.足够的瞬态驱动电流,快的上升沿、下降沿; 3. 驱动电路内

8、阻抗小。,一、驱动电路要求,MOS管应用(MOS管GS间存在等效电容): 1.减小驱动电路引线感; 2.加驱动电阻:a.限流;b.防止uGS振荡; 3.在GS间加稳压管或电阻。,31,场控器件的驱动电路,IcICM、关断时避免duce/dt过大,以防出现擎住效应; 检测uce,去控制uGe,实现保护,三、IGBT对驱动电路的特殊要求,二、驱动电路,图1223,R1的作用(?): 1.限流;2.防止uGS振荡; Q3的作用:(?) 抽流,加速关断。,32,一、简单驱动,限流 放电 限压,场控器件的驱动电路,33,一、简单驱动,工作原理分析? D的作用?,场控器件的驱动电路,34,一、互补式驱动,PWM 控制IC,Vc,场控器件的驱动电路,35,一、互补式驱动,场控器件的驱动电路,36,一、互补式驱动,场控器件的驱动电路,37,三、IGBT对驱动的特殊要求,图12-24 IGBT短路保护示意图,场控器件的驱动电路,38,作业: 1. 图示说明最佳驱动特性要求,39,以双极型功率晶体管(GTR)为例: Q开始开通时,驱动脉冲上升沿陡、有一定的过冲开通快 2. Q导通期间,合适的饱和深度导通压降低,驱动功率小,关断快(存储时间小) 3. 关断瞬间反向驱动(抽流能力强)关断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