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组织与团队管理之企业文化与团队精神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7035665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164 大小:3.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组织与团队管理之企业文化与团队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164页
企业组织与团队管理之企业文化与团队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164页
企业组织与团队管理之企业文化与团队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164页
企业组织与团队管理之企业文化与团队精神_第4页
第4页 / 共164页
企业组织与团队管理之企业文化与团队精神_第5页
第5页 / 共1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组织与团队管理之企业文化与团队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组织与团队管理之企业文化与团队精神(1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企业文化与团队精神,2,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3,一、为什么要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 中国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十个为什么?,4,企业缺乏持续存在的理念依据 企业对未来没有完成系统思考(战略、核心竞争力) 通过文化建设: 企业完成系统思考,实现战略落地三流企业卖力气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技术超一流企业卖标准卓越企业卖文化,1.为什么中国许多“明星”企业 很快成为“流星”企业。,组织结构,核心流程,业绩管理,企业文化 与行为,5,企业家与中基层没有文化传递系统 “鸟语”与“猪语”之间没有共同语言 执行力不足的困惑 通过文化建设: 建立共同语言系统,减少沟通障碍,2.为什么企业高层与中基层 之间难

2、以达成共识并存在沟通障碍,6,组织变革与流程再造的本质是文化变革 组织变革与流程再造缺乏文化支持 通过文化建设: 驱动组织变革,并减少变革成本,3.为什么企业在组织变革 与流程再造过程中,员工感到迷惘、 迟疑而不愿跟进,导致变革成效不佳。,7,文化没有落地,文化停留在口号与时髦的词汇上,导致文化虚脱 KPI指标是员工行为导向,但企业没有建立反映文化诉求的KPI指标体系 心理契约的天然缺乏导致企业的制度成本高,企业行为与员工行为没有自律机制(从他律到自律-劳动契约与心理契约) 通过文化建设: 将文化理念融入KPI指标之中,形成心理契约,4.为什么企业文化理念与行为严重背离(文化虚脱) 为什么中国

3、企业的制度成本高(心里契约的天然缺陷),8,高层价值观不统一,目标追求各异,同床异梦 缺乏共享文化及共同的事业平台,高层的“打工心态” 通过文化建设:从利益共同体到事业共同体,上升到命运共同体,5, 为什么企业高层分割为不同的 政治利益群体,难以形成组织的核心力量。,9,6.为什么企业待遇很好, 但仍然留不住优秀人才。在物质待遇的基础上,关键是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不是惟一的 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复杂、板结,文化心态失常 在企业里单一的利益驱动、片面的业绩导向 通过文化建设:提高员工满意度、忠诚度,10,7 为什么说企业能做多大,取决于企业家的抱负与追求(企业家的文化角色是什么?)。企业文化源于

4、企业家精神与追求 企业家的投机心态与企业家心态 企业家的境界与抱负封顶 企业家自身的转型是一个痛苦过程 通过文化建设:企业家完成自身角色转换与行为转型,确立企业以事实为基础的管理和以价值观为基础的领导,11,8.为什么对企业而言,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所形成的文化对企业的影响最大,所造成的障碍也最大。中国企业的计划经济烙印影响深远(假、大、空,重议论不重行动) “官本位”的认知系统及非人性化的人为秩序对企业文化的影响(重权力、职位、不重责任)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的约束 传统文化精华:大丈夫、天人合一、君轻民贵; 传统文化糟粕:人治、中庸之道、实利 通过文化建设:强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企业的积极影响,

5、弱化计划经济体制对人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12,9.为什么对于成功的企业而言,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企业如何进行文化继承与创新。成功企业的思维惯性与行为惯性对企业的约束 文化继承与创新的矛盾 通过文化建设:对企业积淀的优秀文化进行提炼、继承和创新, 走出成功陷阱。成功不等于成长,13,10 .为什么企业家普遍感到员工执行力不足, 精细化管理落实不到细节。执行力需要执行型文化细节管理需要需要良好的习惯,注意细节是一种功夫,是一种习惯通过文化建设:创建执行型文化,培养员工重视细节、将小事做细、做到位的良好习惯。,14,为什么优秀公司重视企业文化?,美国兰德公司、麦肯锡公司、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的专家通过

6、对全球优秀企业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这些一流公司的企业文化同普通公司的企业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他们最注重四点: 一是团队协作精神; 二是以客户为中心; 三是平等对待员工; 四是激励与创新。凭着这四大支柱所形成的企业文化力,使这些一流公司保持百年不衰。,15,追求卓越企业文化的共同特征,彼得斯和沃特曼的 研究领域涉及高新 技术领域、消费品 领域、传统工业领 域、服务行业、能 源化工行业等多个 领域,研究对象包 括惠普、IBM、英 特尔、宝洁、3M、 柯达等60多家世界 知名企业,研究结 果总结出了成功企 业的八大属

7、性:,崇尚行动,贴近顾客,自主创新,以人促产,价值驱动,不离本行,精兵简政,宽严并济,不断尝试,关键是要去做,倡导科学实验精神,倾听顾客,不断从顾客身上学习,为顾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产品,激发员工的创造力,鼓励和呵护创新行为,倡导合理的犯错误的次数,尊重和关心每一位员工,强化其自信和渴望成就的心理,从而极大释放生产力,让员工认同企业价值观,为高于利润的价值目标而努力,保持企业永久的活力,不要轻易进入不熟悉的领域,盲目多元化,依托本身的优势获取市场成功,保持机构灵活有效,简单明了,善于把握集分权的尺度,充分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保持企业的统一,崇尚行动,顾客至上,创新,以人为本,社会责任,务

8、实专注,效率速度,平衡中庸,16,张瑞敏谈海尔的企业文化,张瑞敏在分析海尔经验时说:“海尔过去的成功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成功。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应该是价值观。”至于张瑞敏个人在海尔充当的角色,他认为 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如何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 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实际上,海尔的扩张主要是一种文化的扩张收购一个企业,派去一个总经理、一个会计师、一套海尔的文化。,17,美国安然(安达信)公司案例,畸形公司文化媒体推波助澜 毁灭,18,文化之一:“只能成功” 诱人作假,在安然,失败者总是中途

9、出局,获胜者会留下来,指望获得做成最大交易的那些人可以得到数百万美元的奖金。 这是安然公司的“赢者获得一切”这种文化的缩影。该公司过去的和现在的一些雇员说,必须保持安然股价持续上升的压力,诱使高级管理者在投资和会计程序方面冒更大的风险。他们说,其结果就是虚报收入和隐瞒越来越多的债务,从而造成了用前经理玛格丽特.切科尼的话来说“一座用纸牌搭成的房子”。 前安然公司石油和天然气勘探部门负责人福利斯特.霍格伦说:“驱动力是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愿望,就是要为安然塑造一种非凡的形象,并且使其业绩记录不断上升。”,19,安然的文化:“压力锅文化” 安然是一个“炼人场”,那里的经理为年岁的增长而忧虑,担心上司

10、认为他们太弱。有些人还担心,对董事长最看好的候选人给予的不够多,可能使自己的事业前途多劫。有些人甚至从要求他们对“联合之路”组织提供大量捐款的信中嗅出了威胁的味道。 前安然公司雇员萨利.文森说:“今天你受到了亲睐,明天就可能失宠。你知道谁得势,谁失势。你希望继续与这个组织联系在一起。为此,你肯去做你所能做的一切。”,文化二:人被轻视 “只重结果”,20,(二)研究企业文化的三个基点,基于对企业的成长历史与发展阶段的深刻理解与系统认识;基于敏锐感知时代与市场环境对企业所提出的挑战与机会;基于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21,(三)企业文化建设重在过程,第一,将企业家的意志、直觉、创新精神和敏锐的思想转

11、化为成文的公司宗旨和政策、任职资格的明确化、系统地传递给职业管理层,由职业管理层规范化的运作。它是一个“权力智慧化的过程。”第二次创业阶段,应该将企业家行为转化为职业经理人行为,通过规范化运作避免企业家个人情结个知识局限所可能酿成的企业悲剧。(娃哈哈宗庆后)这就是“权力智慧化”。,22,第二,阐明企业处理管理的基本矛盾和企业内外重大关系的原则和优先次序,建立调整企业内部关系和矛盾关系的心理契约。是一个“理念政策化”的过程。第三,指导企业的组织建设、业务流程建设和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推动管理的升级换代和员工的职业化,内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使企业管理体系具有可持续性。是一个“企业行为规范化”与“员

12、工行为职业化”的过程。,23,第二节 企业文化,24,企业的金三角,制 度,产品/服务,团 队,企业 文化,25,企业成长的三大法宝 用文化凝聚人心 用制度驾驭人性 用品牌成就人生,企业成长的一个体会 不谋万事,不足谋一事; 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26,一、企业文化的内容与要点,27,(一)企业文化究竟是什么?,社会文化的定义:组织成员在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等方面达成的共识,以及形成的能力和习惯。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成员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并用来教育新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包括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爱德加.沙因的

13、观点企业在各种社会活动及经营活动中,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这包括价值观、道德、精神追求、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国内学者的观点,28,企业文化就是在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这种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使企业员工彼此之间能够达成共识,形成心理契约。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思想、行为的依据。 文化具有独特性、难交易性、难模仿性的特质,使得文化成为企业核心专长与技能的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驱动力。 文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现代企业最高层次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 任何企业都是有文化的,没有没有文化的

14、组织,只有不同文化的组织。,29,企业文化的诞生过程:,30,企业文化的沟通过程:,31,组织愿景理念 以价值创造为中心: 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价值; 寻求组织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工具观向精神观转变: 把工作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转变为 寻求工作内在价值和生命价值; 机器观向生命观转变: 把企业看作从事投入产出转换的机器转变为把企业看作 具有自组织功能的生命体。,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理念为员工创造愉快的工作环境,将谋生变成“乐生”;善待员工就是善待企业。员工和企业关系的正确认知。,32,理念文化/精神文化:灵魂 制度文化:管理制度是机器(结构) 物质文化:考核激励制度是润滑油 行为文化:企业文化

15、的血肉这四层次文化系统整合,离开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就失去了文化生存的土壤,也失去了文化培植和成长的营养.,企业文化系统,33,结果导向:贡献在外部(目标); 以人为本:做事先做人(中心); 一次做对:习惯成自然(态度); 系统思考:协同出优势(思路); 小事做起:为大于其细(基础); 不断创新:变革是灵魂(方法)。,企业文化系统,34,溫水煮蛙 螃蟹文化 猴子文化 老鷹文化 土虱文化 雁群文化,企业文化的类型,不能容忍别人的上进;,35,(二)企业文化的内涵,形成组织效能的共同认知系统 大家都能认可的习惯性行为方式 隐含在价值观背后的基本假设系统 企业成员间达成的团队心理契约,36

16、,1.企业文化是形成组织效能的共同认知系统,企业文化是在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认知系统(形成组织效能的群体意识形态)。 这种共同的认知系统是员工之间能达成共识,形成心里契约,使每一个员工知道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怎样做才能符合组织的内在规范要求,怎么做可能会违背企业的宗旨和目标。,37,2.企业文化是大家都认可的习惯性行为方式,是大家都能认可的习惯(行为方式),不是制度(法律)。 文化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 文化是企业员工的行为模式。 例1:终身雇佣制 终身雇佣制是日本企业的一种习惯,不是明确的制度,签约时没有企业把这一条写进去。 例2:夫妻回避 华为有一条政策是夫妻双方不能同在华为公司工作,也是习惯,不是制度性规定。,38,法律强制人达到最低标准,文化引导人达到最高标准。 一个人有义务不侵害别人,但没有义务为他人谋福利,但文化或道德则引导人们去为他人谋福利。 起始文化的惯性(不假思索的习惯影响),老板创业中的习性与国有企业的习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