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个案(新)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035353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公平个案(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公平个案(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公平个案(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公平个案(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公平个案(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公平个案(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公平个案(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师,我可以不笑吗?课堂教学中教育公平问题研究个案黄浦区教育学院 吴晓芬个案基本情况个案基本情况姓名:元元 性别:男 年龄:4 岁 学段:幼儿园中班 个性特点:(教师口述)他是个可爱、自尊心很强的小男孩,性格内向,略显孤僻。从小就不太敢当众讲话,不愿意与人交往,喜欢独自玩积木、看图画书等,自己一个人感到高兴时才会露出可爱的笑容。经过小班一年的幼儿园生活,他各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唯独怯场现象没有多大改变。元元有一个非常尽责的班主任 G 老师,于是,他成为了 G 老师关注的对象之一。研究缘起研究缘起对于元元,最初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的方法便是“给予关注” 。G 老师想尽办法创造机会让他在各种活动中表现

2、自己。比如,常请他给小朋友发东西,也常让他带领小朋友玩游戏,鼓励他大胆说话。可是,这些做法都没能收到成效。都到中班了,我们真为他着急。一天,幼儿园开放活动,邀请摄影师来园拍照,该班的拍摄内容是生活操作,只见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对着摄像镜头摆出各种姿势,玩得不亦乐乎。元元平时最喜欢吃糖葫芦了,只见他边串边不时地露出开心的笑,可当老师的镜头对准元元时,正高高兴兴串糖葫芦的他,突然显得很紧张,笑容瞬间收敛,G 老师鼓励他抬起头来笑一笑,没想到他的头更低了。活动结束后,老师想通过刚才的事情来培养元元的自信心,于是,微笑着对他说:“老师知道元元笑得很漂亮,你给小朋友们笑一个,好吗?”可元元依然低着头,咬着

3、自己的小嘴就是不笑。老师见鼓励不起效,急了,大声对他说:“宝贝们都拍好了,今天你一定要在小朋友面前笑一下,不然老师就不喜欢你了!” 看到老师态度非常坚决,元元有点儿难堪,乞求地望着老师。G 老师犹豫了一下,但似乎还想试一试:“不要紧张,笑一个。 ” 元元见躲不过去只好很勉强地笑了一个。老师也笑了伴随着元元的笑,一颗晶莹的泪珠从他的眼角悄然滑落,老师的笑突然僵硬,我们的心像被针刺了一样,痛了元元终于笑了,可我们见到的是一张带着泪花、委屈的笑脸。他的心里是那样的无奈和伤心,是迫于老师对他的一种压力所作出的无可奈何、违心的行为。当时,处于紧张状态下的元元,并不愿意在大家面前展露他的笑容,但为了不扫老

4、师的兴,甚至说不想被老师批评、被小朋友们排斥,元元只好勉强地笑了,可他的泪花真实地反映了他内心的委屈和不情愿。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应该说,G 老师是一位非常认真负责、有爱心的教师,她本想尝试鼓励元元,给予他更多的积极参与、公平发展的机会,但结果却出人意料,难道,对于个性内向的孩子不应该鼓励吗?教育公平不就是要每个学生不仅拥有公平的教育机会,而且拥有公平的发展机会吗?其实,真正的教育公平除了要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让每一个孩子都受到尊重,都能享受到适合他自己的教育,从而使每个个性不同的孩子都得能到发展。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有句影响深远的名言:“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5、。 ”树叶是这样,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更是如此。所以,每个孩子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气质和能力都是不同的。教育必须以人性为基础和前提,只有尊重人性的教育才能体现真正的公平,才能更好地促进每一个孩子朝着最适合他的轨迹去发展。这个案例,对于我和 G 老师来说,都是一次深刻的心灵触动。作为老师,应当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要考虑到孩子自信心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第一次成功的体验是孩子形成自信心的关键。但我们却急功近利,一味地想实现我们自认为正确的目标,认为老师的关心鼓励能帮他克服心理障碍,让他有自信。可事实上,老师采取的方法是他当时无法接受的。在他还没有做好充分心理准备、极不情愿

6、的情况下,突然把他推到了众人面前!这对于自尊心很强、又缺乏自信的元元来讲无疑是痛苦的,无法接受的。这样做只会让他感觉无所适从,进而把自己包地更紧,更加剧他的紧张感和局促感,从而起到了负强化的作用。如果我们能再多给他一点时间加以诱导,减轻他的心理压力,然后耐心等待,给予他的心理成长一个缓冲地带,或许更有利于他的发展。我们为此前的教育方法感到深深地自责!研究策略与成效研究策略与成效为了弥补此前的过失,同时更为了元元能快乐、健康地成长,我们采取了以下策略,获得了一定成效。 1 1、 渐进消退,帮助孩子减轻局促感渐进消退,帮助孩子减轻局促感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

7、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为此我们采取淡化的方式,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帮助元元减轻压力,消除局促感。在一次集体活动中,G 老师拿出一张元元不经意间露出笑容时拍下的照片,用手遮住,告诉全体小朋友:“这是老师今天看见的最漂亮的笑脸,你们猜猜他是谁?”小朋友们开始交头接耳,从元元的神态中,我看出他也在努力地猜想着。当老师亮出照片时,其他小朋友都很惊讶,元元也愣了一下,他没想到这个美丽的笑脸居然是他!老师大声问小朋友:“这个笑脸漂亮吗?” “漂亮!” “是啊,老师也觉得元元的笑容是最漂亮的!”这时,老师看到元元开心的笑了。从他的笑中,G 老师仿佛听到元元在说:“原来我也可以笑得很好看!”教师应该为

8、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认可的机会,以利于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而集体活动就是锻炼孩子的最佳时机。在集体活动时,老师经常给元元创设一个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如:班里每周一次的“我型我秀”活动,为了鼓励元元参加表演,老师起初让几位小朋友陪他一起上台,然后再让元元请他最要好的朋友一起上台表演,用陪他的人数逐渐减少的方式减轻他的心理压力。两个月后,元元终于能自己一个人上台表演了。老师及时把元元的进步告诉了家长,得到老师、小伙伴和父母的夸奖后,他对于“上台表演”的热情更加高涨了。一次,全园的汇报演出,他居然主动报名参加呢!2、 逐步强化,逐渐建立孩子自信心逐步强化,逐渐建立孩子自信心以后,每当看到元

9、元笑,我们都会发自内心地赞美他:“元元,你笑得真甜!” “元元,你的笑容真好看!”当元元在各方面有所进步时,G 老师也会伸出大拇指夸奖他:“元元,你的汽车搭得真像!” “元元,你穿衣服的动作真快!” “元元,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好听!”渐渐地,一种无形的力量驱使着同伴们也不自觉地去寻找元元的优点,也像老师一样真心地赞美他。慢慢地,元元从听到表扬就局促不安,转向能大方的接受夸奖,有时甚至用更灿烂的笑容来回报小伙伴们。现在,我们经常能看到元元开心的、自信的笑脸。3、 尊重差异,增强自主表现欲尊重差异,增强自主表现欲 真正的教育公平,不是追求统一的教育形式和结果,而是要贴近每一个幼儿的特点,尊重幼儿在

10、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各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努力促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自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我们要善于发现、巩固,并依靠孩子自身的优点,弥补、改进他们的不足。根据元元心灵手巧、喜欢折纸的特点,每逢班级折纸比赛,当他在比赛中取得点滴进步或成功时,G 老师都会适时地表扬他。在他愿意的情况下,鼓励他到小朋友面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教小朋友折叠的方法,当一次“小老师” 。看着元元自豪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还像模像样地教着:“角对角,边对边,中间要压平”我们知道,孩子的自信正从他慢慢开放的心态中滋生出来。4 4、 捕捉精彩,共同配合促使其发展捕捉精彩,共同配合促使其发展家

11、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是家园合作的基石。以前,父母觉得元元的性格过于内向和羞怯,有时看到别的孩子大胆、主动、热情,他们既焦虑又担心,于是,他们会用强制的方式要求元元主动和小朋友说话或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他妈妈常说:“没关系,这孩子就是要逼他,才肯迈出这一步!我们这是为他好嘛!”这是家长对孩子理想化的心理在作祟,没有考虑到孩子个性发展的客观规律,发现一个缺点,就将孩子的所有优点都掩盖了,从而加深了孩子心中的自卑感,更加不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了。我们要改变家长的这种教育观念,让家长知道孩子主要是从成功

12、的喜悦中增强自信的。一次,班里组织“小小故事会” ,活动前,我们邀请元元妈妈帮助元元一同准备故事材料,并在家里预先练习。由于准备充分,元元的表演相当出色,活动结束后,我们把他在故事会活动中有良好表现的 VCD 送给元元妈妈看,当妈妈看到片中元元赢得众人的掌声露出那灿烂自豪的笑容后,不禁对自己的儿子刮目相看!她连声感谢我们,并决定改变自己以往的教育方式。后续思考后续思考1 1、教育公平要凸显关心的教育公平要凸显关心的“品质品质”我们常说,教师要关心、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那么,是否更多的关注弱势群体就代表尊重他们?是否给予他们一些表现的机会就意味着关心?是否让每一个孩子都达到我们成人所预设的理想

13、化目标就体现了公平?我觉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真正的尊重是要平视孩子(即把孩子放在和教师对等的位置上) ,真正的关心应该有理性的支持,真正的公平应该满足孩子个性发展的实际需求。关心的产生,必须伴随关心行为的出现,否则,只是所谓的关注、注视,而不是关心。因此,关心的实现必然需要关心行为的付出,是需要理性支持的。理性能帮助我们认识到被关心事物的本质。起初,案例中的 G 老师认为提供给弱势的孩子更多的机会是教育公平的体现,出于对元元的关心,想促使他在镜头前展示微笑,可这恰恰是元元当时不想做的,这种“关心”事与愿违,反而使元元在小朋友们面前展示了不想展示的一面,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元元的自尊,是浅层次、浮于

14、表面的“关心” ,而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读懂他真正的心理需要。所以,教师不但要具备关心的意识和行为,更要提高关心的“品质” 。2 2、教育公平要尊重个体的差异教育公平要尊重个体的差异在教育历史上,很多教育家都追崇和践行尊重的教育尊重个体的差异。如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就十分尊重学生的资质、性格、才能和志趣等方面的差异,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教育;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流露出尊重的教育思想,并提炼出“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其实,这正是教育公平的精髓所在!在我区开展教育公平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有的老师采用分层教学、个性化作业及发展性、表现性评价等等的探索,充分体现了教育公平的理念。案例中的 G 老师在“教育无效”后及时进行了反思,并意识到存在的问题,在尊重孩子个性、理解孩子需要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巧妙的方法,终于,等到了元元在摄像机前发自内心的微笑。总之,不同的孩子有不同个性和能力,教师应该正视这种差异,关注差异,教师要尊重孩子的个性,要顺从自然,发扬他们的长处,矫正短处,以促进每一个孩子以最适合他们的方式发展。只有让每个孩子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