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7章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练习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7035265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7章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练习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7章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练习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7章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练习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7章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练习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7章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练习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7章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练习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7章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练习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一、选择题 1容积固定的2L 密闭容器中,充入X 、Y 各2mol,发生可逆反应: X g2Y g2Z g,并达到平衡,以Y 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率v (正) 、v (逆)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 733所示。则Y 的平衡浓度的表达式正确的是(式中S指对应区域的面积) 。 ( ) 。A2()S aObB1()S aObC2()S abdOD1()S bOd解析:Y 的初始浓度为1molL,abdOS表示Y 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时减少的浓度,而bOdS则表示Y 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时增大的浓度,反应减小的浓度是正反应减少的浓度与逆反应增加的浓度之差,即:

2、aObSabdObOdSS,表示Y 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时“净”减少的浓度,所以Y 的平衡浓度表达式为1aObS。本题答案为选项 B。2对于简单反应A(g)B(g)C(g)abc,有如下关系:v (正)1(A)(B)abk cc,v (逆)2(C)ck c,1k、2k 都是常数,且在同一温度下与物质的起始浓度无关,若把混合物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则正反应速率增加到原来的( ) 。Aa倍Bb倍C2b倍D2a b倍解析:若把混合物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物质的浓度都会变为原来的2倍,则0v()12 (A) 2 (B)2()aba bkccv。本题答案为选项 D。 3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为防止催化剂中

3、毒用铜氨液法除去变换后的一氧化碳:32332Cu(NH ) Ac(aq)CO(g)NH (g)Cu(NH ) COAc(aq),kJ/molHQ。该吸收反应在常温常压下很难进行,则适宜的吸收反应的条件应为( ) 。 A10000kPa,70B10000kPa,10- 2 -C10000kPa,80D10kPa,80 解析:由题意可知: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 有利于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为了除去一氧化碳,要使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应该用较高的 温度和高压。 本题答案为选项 C。4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平衡:2242NO (g)N O (

4、g)。现在维持容器温度和容积均不变的情况下,向容器中补充2gNOa,待建立新的平衡时,平衡混合物中2NO 的体积分数与原平衡状态相比是( ) 。A增大B减小 C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析:设想一个中间过程:由此可知:第一个过程中平衡不移动,将容器压缩到原来体积,平衡正向移动,即平衡混合物中2NO 的体积分数变小。本题答案为选项 B。5丙酮与碘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如下反应:33232CH COCHICH COCH IHI 。实验证明,在25时,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式:33(CH COCH )(H )vkcc,式中k为速率常数,在该温度下,32.23 10k,试推测

5、开始时反应速率和反应后期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是( ) 。 A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B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反应速率始终不变 D无法判断解析:设反应前H浓度为0(H )c,33CH COCH 的浓度为033CH COCHc,在反应中的某一时刻,33CH COCH 减少的浓度为 x,H增加的浓度为 x(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是定值) 。因此在反应的某一时刻,33 (CH COCH ) (H )vk cxcx,根据数学中的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可得答案。 本题答案为选项 B。6工业上目前利用甲烷在Fe、Co、Ni等过渡金属催化下,高温裂解生成2H:42CH (g)C(s)2H (g),图734是温度对甲

6、烷转化率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3 -A甲烷裂解属于吸热反应B同一温度下,使用不同催化剂时4CH转化率不同C增大体系压强,可提高甲烷的转化率 D在1500以上时,甲烷的转化率很高,但几乎得不到炭黑,其原因是在高温下该反应为 放热反应 解析:由图像知:温度升高,甲烷的转化率增加,即:随着温度升高反应向正方向移动,所 以甲烷裂解属于吸热反应,所以选项 A 正确。 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平衡,所以选项 B 错误。 反应物气体总体积小于生成物气体总体积,因此增大体系压强,反应逆向移动,降低了甲烷 的转化率,所以选项 C 错误。 1500以上,甲烷转化率很高,但同时碳会与空气中的氧气

7、发生反应,所以得不到炭黑,此 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选项 D 错误。 本题答案为选项 A。 二、填空题 7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反应器中,有一可左右滑动的密封隔板。两侧分别进行如图735所示 的可逆反应:各物质的起始加入量为:A 、B和C均为4 0mol,D 为6 5mol,F 为2 0mol,设E为molx。 当 x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均可以调节反应器的温度,使两侧反应均达到平衡,并且隔板恰 好处于反应器的正中位置。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 x等于4 5 ,则右侧反应在起始时向哪个方向移动?欲使起始反应维持向该方向进行, 则 x的最大取值应在什么范围? (2)若 x分别为4 5 和5 0 ,则在这

8、两种情况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A 的物质的量是否相 等? 解析:(1)向正方向移动, x的取值范围是小于7mol; (2)不相等;因为这两种情况下达到的平衡建立在不同的温度下,而温度不同,反应器左 端的平衡状态肯定不一样。8在100和52 10 Pa的条件下,反应以A(g)D(g)E(g)ade建立平衡后,在不加入任何- 4 -物质的条件下逐步增大体系的压强(温度维持不变) ,下表列出不同压强下反应建立平衡时 物质D 的浓度。压强(Pa)52 1055 1061 10 D 的浓度(mol/L)0.0850.200.44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1)压强从52 10 Pa增加到55 10

9、Pa时,平衡向_(填“正”或“逆” )反应移动, 理由是_。(2)压强从55 10 Pa增加到61 l0 Pa时,平衡向_(填“正”或“逆” )反应移动, 理由是_。 解析:(1)逆;D 物质浓度增大的倍数小于压强增大的倍数。 (2)正;D 物质浓度增大的倍数大于压强增大的倍数。9已知 KT、kPap时,在容积为LV的密闭容器中充有1molA和1molB。保持恒温恒压,使反应 A g B gC g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40%,试回答下列问题。(1)欲使温度和压强在上述条件下恒定不变,在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2molB,则反应 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_。C的体积分数为_; (2)若另选

10、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仍控制温度为 KT,使1molA和1molB反应达到平衡状 态,C的体积分数仍为40%,则该密闭容器的体积为_。解析:(1)恒压恒温时,由pVnRT知,气体的体积分数等于其物质的量的分数,即在p、T 不变时,1molA和1molB达到平衡状态时,C的物质的量分数为40%,从而推出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5 7V。同样条件下加入2molA和2molB求其平衡时容器的体积,可以建立如下等效平衡。(2)由于反应的条件为相同的温度、体积及相同的物质的量,开始且平衡时物质C的体积 分数相同,即与题设的状态相同,此时整个体系的状态相同,即p、T 、V相同。本题答案为:(1)10 7V;40

11、%。 (2)5 7V。10把2N、2H以体积之比为1 1 混合均匀后分成四等份,分别充入A 、B、C、D 四个装有铁触媒的真空密闭容器(容积不变)中,在保持温度相同条件下,四个容器相继达到化学 平衡状态,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容器代号ABCD- 5 -平衡时混合物的平均式量1617平衡时2N的转化率20%平衡时2H的转化率30%(1)平衡时,_容器中3NH 所占的比例最大。(2)达到平衡时,所需时间最长的是_。 (3)四个容器的压强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_。解析:(1)设四个容器内的2N和2H均为lmol。在A 容器中223N3H2NH起始mol1 1 0 变化mol 0.2 0.6 0

12、.4 平衡mol 0.8 0.4 0.4则平均相对分子质量1 281 2(A)18.750.80.40.4mMn ,2H的转化率0.6100%60%1。在B容器中 223N3H2NH起始mol 1 1 0 变化mol 0.1 0.3 0.2 平衡mol 0.9 0.7 0.2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1 281 2(B)16.670.90.70.2M ,2N的转化率0.1100%10%1。即在A 、B容器中M、2N、2H,A 中18 75、20%、60%,B中16 67、10%、30%。(1)2N和2H越大,平衡混合气体3NH 的含量越大,M也越大;而A 中M最大,则含3NH 的物质的量分数最大

13、,所以选项 A 正确。(2)容器体积越大,起始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小,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越长,所以选项 C 正确。(3)反应前,四个容器中2(N )n和2(H )n相同,反应温度也相同,但转化率不同,说明四个容器的容积不同,体积越小,浓度越大,反应物转化率越高,M越大,所以容积为 ADBC。 本题答案为:(1)A ;(2)C;(3)ADBC。 11盛夏的夜晚,小明同学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黑暗的草丛中,细数萤火虫的闪光频率。 温度从1426,测得如下表的闪光频率:温度/262523222019181614内光频率1/s2001781581411261121008979 结果发现可应用阿累尼乌斯定律

14、加以规范。试回答下列问题:- 6 -(1)试利用上表数据证实阿累尼乌斯定律,并计算闪光行为的活化能。 (附一张方格纸及半 对数纸) (2)导致萤火虫闪光的反应机理可能相当复杂,但利用阿累尼乌斯定律的这种过程推导, 其意义如何?试简述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及其探索求新能力。由于闪光频率fk(阿累尼乌斯定律中的k) ,因此lnk与1 T呈线性关系,斜率aEmR 。通过作图可得斜率1505m ,最后的活化能aE 12.5kJ/molmR。应用阿累尼乌斯定律求出的活化能应为萤火虫闪光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这样推导的意义在于找出萤火虫与温度之间的数学关系,即通过数据分析,建立数学模型。 1

15、2在温度为830K时,下列可逆反应具有某些特殊性质:222CO(g)H O(g)H (g)CO (g)。若起始浓度2(CO )2mol/Lc、2(H O)3mol/Lc,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如果将2H O的起始浓度加大到6molL,则CO的转化率为75%。请注意上述有关数据,并总结规律,完成下列问题:设830K时,起始浓度2(CO )mol/Lca、2(H O)mol/Lcb,反应达到平衡时2(H )mol/Lcc。(1)当b不变时,a减少,重新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_,2H O的转化率_(填“上升” 、 “下降”或“不变” ) ;(2)当5a ,20 9c 时,b _;(3)当ab时,c a_;(4)用以表示a、b、c 之间关系的代数式是_。解析:(1)在830K时,设总体积为1L,根据反应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