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一单元课件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7034562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4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一单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一单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一单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一单元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一单元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一单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一单元课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4高考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怎么看,怎么办,文化,是什么,整体把握文化生活的逻辑结构,文化 的发展,一般,特色,考点要求,1文化与生活 (1)文化与社会 文化的内涵与形式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2)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文化 是什么,文化 的作用,文化的社会作用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文化的形式,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表现 文化

2、对人影响的特点 丰富精神世界 增强精神力量 促进全面发展,对人,对社会,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一、文化与社会 (4个考点),考点1:文化的内涵与形式,(1)文化的内涵 P6,(1)从文化的实质来看,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文化和非意识形态文化之分。 (2)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3)从文化与人类个体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的一种素养。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从物质载体与精神文化的关系来看,人们的精神

3、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一个时代的文化产品,往往是这个时代社会发展轨迹的反映。,(2)文化的形式 P8 文化表现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静态形式);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动态形式)。,考点2:文化的社会作用 P9,(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P9 (2)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社会作用可以从两方面

4、进行思考创新设计P117 从量的角度看,文化的力量有大小之分。文化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从质的角度看,文化的力量有好坏之分。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个人和社会的发展。,(1)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P9,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P10,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考点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

5、相对独立性。文化并不是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的。 P10专家点评,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P10,(2)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P10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P11,(1)文

6、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 P1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结合综合探究P22,(2)我国在当前国际竞争中提高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性,从国际社会的总体格局上看,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 从中国的发展来看,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措施),考点4: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文化对人的影响,考点5:文化对人影

7、响的表现,(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P13-14,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P13,文化对人的影响,既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又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但不能据此认为,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文化环境下的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一定不同。,考点6: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P15-16,(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的影响虽然是潜移默化(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但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P15 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8、P16,(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上,都是深远而持久的。P16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P17,考点7: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P17-21,(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P18,(2)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引领人们前进。P19,(3)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

9、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P21,【误点警示1】纯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 【误点警示2】文化都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误点警示3】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促进经济、政治 【误点警示4】不能区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强调的是彼此制约、相互作用;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强调的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 矫正训练 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下列各项能够说明两者相互交融的是 ( )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决定 B.经济发展了文化就一定能够发展 C.先进文化促进经济发展,落后文化阻碍经济 发展

10、D.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D,【误点警示1】混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潜移默化”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无形性和非强制性; “深远持久”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前者强调影响的方式,后者强调影响的久暂。 矫正训练1 读一本好书,我们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读一本坏书,我们则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误导、使自己的思想偏离正确的轨道。可见,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深远持久的特点 C.融会贯通的特点 D.相对独立的特点 解析 错选B是因为没有准确把握材料的主旨。材料中的“不知不觉”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答案为A。 答案

11、 A,【误点警示2】人只能被动地接受文化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但是人们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文化的影响。人们具有主观能动性,往往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喜好作出选择。我们应该自觉地接受科学的、健康的文化的影响,抵制落后的、腐朽的文化的影响。 矫正训练2 有人认为,由于文化的影响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所以人们总是在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文化的影响。这一观点( ) 认识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肯定了文化对人的影响 认为人在文化面前没有自觉主动性 没有认识到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 B. C. D. 答案 D,【误点警示3】文化都能丰富人的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是

12、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矫正训练3 “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所有的文化都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优秀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C.只要有优秀文化的影响,就能够带来人的全面发展 D.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人的文化水平的提高,解析 错选A是没有认识到文化有优劣之分,不良文化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错选C是没有认识到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仅有优秀文化是不够的;错选D是没有认识到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的全面提高。答案为B。 答案 B,只有优秀文化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优秀文化才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落

13、后、腐朽的文化会误导人的发展。,【误点警示4】混淆“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与 “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只停留在主观领域; “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则强调优秀文化能够通过实践转化为人们行动的动力。 矫正训练4 每当义勇军进行曲在耳边响起,我们总会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 ) A.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影响人的生活方式 解析 错选A、C、D是没有准确把握材料的主旨。从“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等信息可以看出,材料强调的是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答案为B。,1.(2008年高考政治,广东卷)冼星海在抗日

14、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 )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A,3.我国航天人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变成了现实。这里的航天精神是( ) 文化 自发形成的 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A B C D,C,5.漫画精神大餐形象地说明了 ( ) A人们的精神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活动、物质载体 B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C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精神大餐,A,(2

15、010江苏卷)【世博之魅】 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从1985年英国伦敦的第一世博会开始, 人类找到了一种大规模文明交流的新形势。世博会成为多国文化融汇和最新科技展示的平台,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集中展示和提升的重要途径。 上海世博会对中国的意义,不仅在于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发展的巨大成就,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世博会的影响,大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发帖 :如何以世博会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跟帖:经济发展了,文化软实力就自然提升了。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跟贴中的观点,并针对发帖中的问题提出你的看法。(世博之愿),请运用文化生

16、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跟贴中的观点,并针对发帖中的问题提出你的看法。(世博之愿) 【解析】上一设问,针对发帖回答。本题变换了一下形式,对发帖内容进行评析。考查学生评析问题的能力。从知识的角度看,核心知识是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但这并不算完,题目还要求考生进一步提出自己的愿望。这一点可能考生会遗漏。世博之愿:发展世博的文化意义。 【答案参考】跟贴认识到了经济发展对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决定作用+但没有认识到文化软实力的提高还需要其他条件。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还要:充分发挥世博会的产业引领功能,更好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交融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充分发挥世博会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功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充分利用世博会的文化融汇契机,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又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实现文化的创新;充分发挥世博会的文明推动功能,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培育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的民族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