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 第2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57021752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5.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 第2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马克思主义 第2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马克思主义 第2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马克思主义 第2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马克思主义 第2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 第2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 第2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和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 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教学难点: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4,本章教学内容,第二节.真理与价值,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和规律,5,第一讲: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认识的本质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6,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1、主体: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它包括个人和集团。,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攻关小组,7,2、实践和认识的客体:,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8,3、实践和认识的中介,指把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联系、沟通起来的中介系统。,9,4、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实践关系:主客体之间的改造与被改造关系。认识关系:主体是认识者,客体是被认识者。价值关系:主客体之间的满足与被满足的利益关系。审美关系:主体对客体的感知美和创造美。,10,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根本标准,(二)实践在认

3、识中的决定作用,11,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12,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13,3、实践决定着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14,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根本标准,狼桃的故事:,15,(三)实践和认识(理论)的关系,1、 就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而言,实践决定认识。这是二者关系上的唯物论。,16,2、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一是推动实践。二是阻碍实践。,17,多项选择题:,“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个命题是( )、颠倒了理论实践的关系、否认了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片面夸大了理论的作用、提示理论对实

4、践的指导作用、强调了革命理论走在实践的前面,DE,18,二、认识的本质,(一)旧哲学中的认识本质观: 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和怀疑论(不可知论) 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19,(二)科学的认识本质观,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鬼从何来?,蛇!,杯弓蛇影,20,1.认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首先,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其次,客观物质世界是认识内容的唯一来源。,21,2、揭示出人的认识具有 摹写性和创造性特点,人的认识必须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本质和规律客观世界并没有现成的意识,只有经过人脑的加工、改造形成的思想、观念。,22,3、反对两种倾

5、向,反映与能动是人类认识功能的两个方面。反对消极直观反映论。反对取消反映论。,23,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2、从认识到实践: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3、认识运动的循环性和上升性。,24,(一)感性认识:,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物外部联系的认识。 2.感性认识的特点:直接感受性、形象性、具体性。 3、感性认识的形式: 感觉、知觉、表象。,25,3、感性认识的形式:,硬!,红!,甜!,感觉:,26,一个又甜又硬的红苹果!,苹果(知觉)=红+甜+硬+,知觉:,27,表象,28,(二)理性认识,1、理性认

6、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借助于抽象思维对事物的本质、内部联系和规律性的认识。 2、理性认识的特点:间接性和抽象性。 3、理性认识的主要形式有三个:概念、判断和推理。,非典患者赵达吻别为他治疗的医生,29,3、理性认识的主要形式,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是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水果,30,判断:判断是展开了的概念,概念是浓缩了的判断。,水果,苹果是水果。,西红柿不是水果。,31,推理:判断与判断之间的联系,是由已知推出未知的逻辑思维方式。,凡人终有一死,苏格拉底是人,苏格拉底终将死去,32,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胎生,鸭嘴兽是哺乳动物,所以鸭嘴兽是胎生,33,(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1.感性认识

7、是基础。 2.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于实践。,34,反对两种错误观点:,如果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唯理论: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教条主义。 经验论: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经验主义。,35,(四)认识过程第一次飞跃的条件,1、掌握丰富可靠的感性材料。,36,2、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37,(五)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的条件,38,为什么要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理论依赖于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正确的认识。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没

8、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被群众所掌握,才能变成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 理论只有回到实践,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39,认识到实践的条件和途径,1.从实际出发,把理性认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 2.需要一定的中介环节。 3.理论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4.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把理性认识的正确性和实现的可能性相结合),40,(六)认识活动的循环性和上升性,1、认识活动的总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实践认识实践,41,2、认识运动过程的特征:,反复性。 (循环性) 无限性。 上升性。,42,3、对认识运动的正确理解,认识运动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

9、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两种倾向: “左”倾: 右倾:,王明(陈绍禹),43,第二讲:真理和价值,一、真理 二、真理的客观性 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五、人类活动的两大尺度和两大原则,44,一、真理,真理:是标志着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真理女神 琼.雷夫波威尔 1870,45,二、真理的客观性,地心说,日心说,46,真理的客观性,两方面含义: 1.真理内容的确定性。 2.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 正确认识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和真理形式的主观性的关系 。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论。,47,三、真理的绝

10、对性与相对性,明李时珍,花费27年,三易其稿,完成本草纲目记载药品1892种,药方11000多个。到清朝时,医生赵学敏写成本草纲目拾遗十卷,增加716种新药,并修正了其中的错误。,48,(一)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绝对性:指真理本身所具有的那些绝对的、无条件的因素、成份或方面,任何真理都具有绝对性。,a2+b2=c2,毕达哥拉斯,49,绝对真理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任何真理都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 其二,人能正确认识物质世界。,牛顿,50,(二)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指真理本身所具有的那些相对的、有条件的因素、成份或方面。,51,人类对真理认识的

11、有限性表现,其一,从广度上说,任何真理都是对整个世界有限范围的正确认识。 其二,从深度上说,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一定程度的正确认识。,52,(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相互联结和相互包含的辩证关系。任何具体真理都具有双重属性,这是真理的二重性。 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发展。这是真理的发展性。,53,(四)对绝对真理主义的批判,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认为人可以穷尽真理的全部。这种观点会把马克思主义推向神坛。,54,(五)对相对真理主义的批判,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及其客观内容,把相对性夸大为主观随意性,陷入了唯心主义诡辩论。这种错误又会把马克思主义虚无化。,55,(

12、六)试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态度,它们都是客观真理,因而也具有两重性。 它们是绝对真理。要坚持它。 它们还是相对真理。要发展它。,56,(七)谬误,谬误:是同客观实际及其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57,真理和谬误的关系:,1、相互对立。 2、相互依存。 3、相互转化。 批判谬误也是向真理转化的一种形式。,58,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9,(一)真理标准的各种看法,1、 “权威”标准 :即把权威人物的意见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有权就是真理。,60,2、有用就是真理,“有用即是真理”杜威 “真理原来

13、是人造的,是为了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它们大有用处,所以才给它们以真理的美名的”胡适,61,3、 “众人意见”标准,62,4、实践是真理的标准,亚里士多德: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伽利略: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相同。,63,64,胡福明的真理标准和1978年真理标准讨论:,65,66,(二)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真理的定义。 实践的特点:直接现实性。,雕塑:真理之口,67,实践的直接现实性:,主观认识,客观对象,实践,68,(三)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是指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

14、一客观标准。,69,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相对性),是指实践检验真理性的认识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70,五、真理与价值的辨证统一,“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71,(一)人类活动的两大尺度: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真理尺度,价值尺度,物的尺度,人的尺度,人们在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72,(二)价值的四个特征:,价值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客观性。

15、 主体性。 社会历史性。 多维性。,“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矿物学的美感”。马克思,73,(三)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价值评价就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的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价。1、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2、评价结果依评价主体的特点而转移。 3、其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评价。,74,(四)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作用。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75,(五)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统一,1、成功的实践必然以

16、真理和价值的辨证统一为前提。 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必然具有价值。 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 4、两个尺度的统一,就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76,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77,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做到实事求是。,78,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 理论创新的含义及其意义: 理论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形成新认识的过程。 理论创新是我党的一个根本特点和重要政治经验,必须坚决反对教条主义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