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思想与社会四下《在希望的田野上》ppt课件1精品课件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57020829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47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思想与社会四下《在希望的田野上》ppt课件1精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师大版思想与社会四下《在希望的田野上》ppt课件1精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师大版思想与社会四下《在希望的田野上》ppt课件1精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北师大版思想与社会四下《在希望的田野上》ppt课件1精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北师大版思想与社会四下《在希望的田野上》ppt课件1精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思想与社会四下《在希望的田野上》ppt课件1精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思想与社会四下《在希望的田野上》ppt课件1精品课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希望的田野上,从传统到现代劳动者的创造,汉唐以来的耕犁,用铁犁来翻整土地,播种庄稼,进行农业生产。不过在战国时期以前,人们使用的只是石制、木制、骨制和少量的铜制整地工具。后来由于牛耕的出现和冶铁业的兴起,战国时期便出现了铁制的耕犁,铁犁的发明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它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也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汉代的播种机三脚耧,我国在战国时期就有了播种机械。汉武帝的时候,赵过在一脚耧和二脚耧的基础上,创造发明了能同时播种三行的三脚耧。一头牛拉着,一人牵牛,一人扶耧,一天就能播种一顷地,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汉武帝曾经下令在全国范围里推广这种先进的播种机。,灌溉机械龙

2、骨水车,龙骨水车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龙骨车,古书上都叫翻车,据后汉书记载,这一灌溉机械是东汉末年发明的。最初是利用人力转动轮轴灌水,后来由于轮轴的发展和机械制造技术的进步,发明了以畜力、风力和水力作为动力的龙骨水车,并且在全国各地广泛使用。,先进的粮食加工机械和水磨,谷物收获脱粒以后,要加工成米或面才能食用。我国古代在粮食加工方面发明了不少机械,如磨、碾、碓、扇车、罗等,后来又发明了用水力做动力的水碓和水磨,这些机械效率高,应用广,是农业机械方面的重要发明。,镰刀 :俗称割刀,呈月牙状,刀口有斜细锯齿,尾端装木柄,用以收割稻麦。50年代受苏北、山东大镰刀影响,刀体、刀柄稍有加长

3、,为今收割常用工具。,锄头 :用于松土、削草。可分劈草锄、阔板锄、开山锄等。,铁锹:传统的挖土工具。 镐:刨土工具。 耙子:把田地搂得平平整整,耙齿可以把土壤中的石子搂出来,也可以把土块打碎。,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业机械化使农业生产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工具的制造与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都江堰,都江堰,都江堰使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始于公元前250年,包括“鱼嘴”分水堤、“金刚堤”“飞沙堤”以及宝瓶口四项主要工程。,内江长160千米,灌区面积由原来的14个县市、17.3万多公顷农田,扩大到30个县市、57.3万多公顷农田。,都江堰的作用,排泄洪水 灌溉农田,坎儿井,在新疆的吐鲁番盆地,新疆中部干旱地区的天山上的冰雪融化后,汇成河向山下的戈壁流去,渗入地下,汇成浅水层。 有经验的人考察了地下水的埋藏地点和深度,从而决定了坎儿井集水一端的大致位置,从坎儿井下游的出水口开始挖。,先挖一段地上的输水渠道(明渠),再挖出水口(龙口),然后向上游依次打若干土井(竖井),再打井下将各井之间打通(暗渠),一直挖到上游地下水埋藏地方。,坎儿井的作用,集水 灌溉,水是生命之源 节约用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