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导论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57017202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3.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导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导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导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导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导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导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导论(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授课教师:王培文,导论教学目的、要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本章要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断地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和思想观念、分析、总结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并依据客观现实的经济运行进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地加以充实和发展。,明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在一定的生产力状况基础上,在社会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下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运行机制,了解人类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变和经济体制的创新的客观必然性,认识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教学重点:,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含义。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关系。,目录,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和方法,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一、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经济学的萌芽1经济的含义。中国古籍中“经济”一词,原为经邦济世、经国济民之义,即治理国家、拯救庶民。,2经济学一词的出现,古希腊奴隶制时期,著名思想家色诺芬发表经济论一书,标志西方经济学的出现。书名由“家庭”和“管理”两个词组成,意指奴隶主家庭管理或家庭管

3、理。经济学是研究善良的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财产。,以后,亚里士多德在政治论一书中,详细探讨了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认为经济是研究家庭管理,并把家庭管理置于奴隶主国家管理的范畴,把经济论当作广义政治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他的观点在欧洲流行了两千多年,是对奴隶主庄园制度的思想反映。 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这种研究家庭管理的经济理论 并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演变,1政治经济学前史重商主义经济学。1615年,法国重商主义者安德蒙克莱田发表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首次提出“政治经济学”这一概念,表明他所研究的经济问题已经超出家庭或庄园主经济范畴,涉及到国家或社会

4、的经济问题。,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经济学第一个学派,重商主义冲破了自然经济认识上的局限性,开始从宏观上考察社会经济现象,提出了有利于商业资本发展的一些政策主张。它以流通领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商业和海外贸易等问题,对于推动资本原始积累起了重大作用。 由于重商主义只是考察了流通领域的表面现象,末能揭示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因而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经济科学,只能称其为“前史”。,217世纪中叶产生的古典经济学,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古典政治经济学由英国威廉配第和法国人布阿吉尔贝尔创始, 亚当斯密和魁奈集其大成, 最后由大卫李嘉图和西斯蒙第完成。,由于阶级局限性,古典经济学没有考察剩余价值的来

5、源和实质,没有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因而也就没有正确揭示社会经济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 古典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重要的理论来源。,3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19世纪30年代,庸俗政治经济学推进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其代表人物有法国的萨伊、英国的马尔萨斯和詹姆斯穆勒等。,他们用效用价值论、稀缺价值论、生产费用理论和供求均衡论取代劳动价值论,提出“三位一体”按要素分配的理论。 它们着重于对经济现象的描述,通过掩盖资本主义矛盾,积极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庸俗政治经济学是一种替资本主义制度作辩护的政治经济学。,41890年英国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发表经济学原理,均衡价值理论奠定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理论

6、基础。,马歇尔提出以纯经济学代替政治经济学的设想,注意到对一般性经济矛盾及其规律性研究的必然性。,新古典经济学把研究重点从生产领域转向消费、需求和资源优化配置领域,提出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科学,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马歇尔提出的均衡价格理论,奠定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现代经济学已形成流派繁多、体系庞杂的理论体系。,当代西方经济学,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由此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但是们它仍属于“辩护论的经济学”,在经济运行方面有不少科学合理的内容,应批判地吸收和借鉴,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7、的产生发展而形成发展的。,经济学的分类,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1、时间:19世纪40年代开始产生初步形成,19世纪50至60年代最终形成。 2、形成的时代背景: 1)工业革命 2)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而产生,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工人运动,迫切需要革命 理论的指导,矛盾,矛盾,矛盾,3、主要理论来源: 1)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并逐渐壮大时期。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正是在吸收、继承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优秀理论成果,否定其理论的某些缺陷和阶级局限性基础上,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2

8、)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空想社会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另外一个重要理论来源。,4、马恩的个人贡献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的理论研究与积极的社会实践结合再加上他们的天才的个人努力基础上创立的,,,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的意义:,是人类经济思想史上的一场革命,开创了人们自觉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来“破坏旧世界”和“建立新世界”的历史 首次明确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首创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学说 建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 揭示了“两个必然”的规律,(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1、列宁根据垄断资本主

9、义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创立了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根据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有可能首先在一国或多国取得胜利的科学结论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规律作了新的探索和概括,2、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经济纲领;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丰富和发展了政治经济学理论宝库。,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邓小平经济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一方

10、面,它要随着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和检验已有的理论观点,修正甚至是抛弃被实践证明是过时的、不确切的东西; 另一方面,它要随着社会实践发展,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进行理论创新和突破,用新的理论指导新形势下的新社会实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在的本质属性:科学性、开放性、发展性。,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 一)物质资料生产的含义和重要性 1、物质资料生产的含义 2物质资料生产的作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 资料 生产,人类 社会,存在与发展,基 础,(二)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三个简单要素1劳动者的劳动。劳动

11、者是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是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和生产经验的人。劳动力是人能够参与生产活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2劳动对象,3劳动资料或称劳动手段。 (1)劳动资料是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是把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联系起来的媒介物。,(2)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中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可归结为人与物的因素两个方面。,劳动,人的因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工具,厂房、道路等,未经加工的自然物,经过加工的原材料,生产资料,物的 因素,物质资料生产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人的劳动是生产的主观因素,起主导作用;物的因素统称为生产资料,是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是人

12、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必备的物质条件,其中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反映物质资料生产水平和生产力水平高低的物质标志。 任何社会生产过程都是人与物两个因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过程。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生产要素的内涵将越来越丰富。,(三)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四个环节,1物质资料生产从动态的角度考察,可以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称为社会生产四个环节 2物质资料生产四个环节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 (1)生产环节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消费环节是社会总生产过程的终点;分配和交换是把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的中间环节。,(2)物质资料生产四个环节的关系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起反作用。 (3

1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出发考察和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其主要内容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分配、流通(交换)和消费几个大的环节。,社会生产总过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生产关系,分配和 交换关系,消费关系,起点,中介环节,终点,所有制,基础,社会生产关系,二.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 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马克思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生产方式1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是一个社会活动的过程,生产力反映的是社会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反映的是社会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是

14、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二)生产力 1生产力是指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生产能力。2生产力包括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两个方面。 (1)作为人的要素的劳动者是首要的生产力,在生产中居于支配和主导的地位。,(2)物的要素即生产资料,生产资料中的劳动工具是衡量和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性质的主要标志。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1)它是现代生产力系统中起第一位变革作用的因素,科技革命特别是高科技导致生产力成倍地增长。,(2)在科技与生产的关系中,生产是出发点和归宿,科学技术则日益成为生产的先导。 (3)当代生产力发展

15、与经济增长中,科学技术因素已成为首要因素。 4、组织管理对生产力也起很大影响。 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 组织管理,(三)社会生产关系,1生产关系的实质是物质利益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因而,生产关系也称经济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相互结成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目的是为了获得自身的物质经济利益。,2 、生产关系的定义,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是广义的生产关系,即建立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的总和。 任何社会生产关系实际上都是一个生产关系体系,它包括人们在社会总过程中的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等等。,3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1)生产资料所有制首先表现为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由谁占有、支配和使用,它决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 (2)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物质资料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它决定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中的关系,决定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本质。同时,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也要通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的各种关系体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关系的总和,是经济形式、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有机统一。,基 础,内 在 要 求,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形式,经济体制,经济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