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大学控制类工程师培养创新实验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005604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8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型大学控制类工程师培养创新实验区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研究型大学控制类工程师培养创新实验区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研究型大学控制类工程师培养创新实验区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研究型大学控制类工程师培养创新实验区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研究型大学控制类工程师培养创新实验区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研究型大学控制类工程师培养创新实验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型大学控制类工程师培养创新实验区(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究型大学 控制类工程师培养创新实验区,实验班方案与启动动员自动化学院 汇报人:孟正大 2009.12.28,1,一、项目背景 二、目标与基本思路 三、人才培养方案 四、实施方案与建设措施 五、工作计划与日程安排,报告内容,2,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高20071号)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09年9月),一、项目背景,项目背景,目前我国高校工科专业在校生突破600万,规模居世界前列,但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等仍与世界水平相差甚远; 为改变这样的现状,教育部和中国工程院决定共同实施工程教育改革实践项目; 我校在内的首批10所高校先行实施; 人

2、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是重中之重。,3,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高20071号)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一、项目背景,项目背景,旨在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综合改革,在教学理念、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努力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满足国家对社会紧缺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人才的需要; 重点支持高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教学组织形式等多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形成一批创新人才培养基地。,4,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高20071号) 教育

3、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一、项目背景,项目背景,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期,国家做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与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紧迫要求,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教育部的两大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拔尖人才计划,5,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高20071号)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一、项目背景,项目背景,国际上工程师培养的通行做法分为两大模式 以美国为代表的华盛顿协议成员模式,即在校着重进行工科基础教育,毕业后

4、由社会提供工程师职业方面教育,并通过专门考试和职业资格认证后成为工程师。 以德国和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国家模式,即在校学习期间就要完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毕业时获得一个文凭工程师学位,同时也是职业资格。,为此,教育部决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计划是正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中的重要内容。,6,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高20071号)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一、项目背景,项目背景,我国培养工程师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计划经济时代,行业和企业参与工程师培养。通过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下达指令计划,企业按计划组织实习。 在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之后

5、,由于缺乏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造成一方面企业反映工科大学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弱化、不适应企业要求等问题;另一方面企业又不愿意接受大学生实习,不愿意参与工程师培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正在积极推动工程师制度改革,积极申请加入工程教育国际互认组织,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工程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要重点解决这个问题。,7,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高20071号)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一、项目背景,项目背景,工作目标 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工程教育模式; 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

6、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大批各类型工程师,指导思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大力培养多种类型的卓越工程师,为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8,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高20071号)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一、项目背景,项目背景,分三种学校类型开展试点 地方高校以培养应用型工程师为主; “211高校”和省属重点大学以培养应用型工程师和研发型工程师为主; “985高校”以培养研发型工程师(工程硕士)和工程科技博士为主;至2015年,工程硕士的比例达到50%。,人才培养模式 整个培养途径实行三

7、段式,即本科阶段、硕士阶段、博士阶段; 阶段之间设计相应的分流机制和衔接机制。,9,探索在研究型大学培养具有国际化的视野、优秀的综合素质和突出的创新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之路; 探索通过产学研合作,与大中型企业建立联合培养体,培养现代工程师的有效途径; 以实验班为重点进行涵盖3个学院的控制类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与创新,以强化复合交叉和工程研发能力为特色,带动面上工程教育改革。,二、项目目标与基本思路 项目目标,项目目标与基本思路,10,由EE类专业中与自动控制密切相关的三专业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为对象建立实验班,以实验班为重点进行控制类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与创新

8、; 以加强高等工程教育为目标,在电类大平台的基础上,将自动化类专业/方向教育作为电气电子工程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加强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构建控制类学科课程平台,进行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环节、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等的综合改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宽口径培养;,二、项目目标与基本思路 基本思路(1),项目目标与基本思路,11,重点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拓展合作方式,学生进入企业进行较长时间的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接受全面、高强度的工程实践训练和工程设计能力培养; 由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和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合作建设若干控制类的共同课程资源、实验资源、学科资源,构建多学科工程训练平台,实现资源优化与共

9、享。加强交叉与融合,逐步形成大工程背景与平台;,二、项目目标与基本思路 基本思路(2),项目目标与基本思路,12,集中有限资源,紧紧抓住以下3点: 构建以多学科交叉为特点的控制类学科课程平台; 建设稳定有效的校外实践基地及相应的工程设计能力培养方式; 探索以突出工程研讨和工程实践为特征的教学培养模式。 争取重点突破,形成培养特色。,二、项目目标与基本思路 基本思路(3),项目目标与基本思路,13,通过加强理论基础与工程基础,奠定研究型大型控制类工程师的未来发展基石; 通过增加工程设计、工程研讨和工程训练,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通过在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并大幅度增加工程实践时间,

10、加强工程设计能力和现代控制类工程师全面素质培养。,三、人才培养方案 探索重点内容与方式,人才培养方案,14,通过加强理论基础与工程基础,奠定研究型大型控制类工程师的未来发展基石; 通过增加工程设计、工程研讨和工程训练,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通过在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并大幅度增加工程实践时间,加强工程设计能力和现代控制类工程师全面素质培养。,三、人才培养方案 探索重点内容与方式,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工科数学分析; 增加数学课选修门数,包括计算方法、离散数学、数学物理方法、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等,加大适应面。,针对控制类工程师培养要求,构建控制类学科课程平台; 重点建设8门课程,加强工

11、程设计与研讨; 开设工程设计导论课程; 增加并重点建设3个必选的专题实践。,加强在企业的生产实习,时间由原来2周增加到9周; 集中在企业毕业设计,强化工程设计和实践能力培养。,15,实验班构建方式 教学计划安排 课程建设方案 强化校外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四、实施方案与建设措施,实施方案与建设措施,16,由控制类三个专业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为对象; 按学生总数的10-15%,实验班人数40-45左右; 选拔方式(在本人申请基础上) 入学时根据高考成绩(物理A+加10分)组班 ; 进入二年级时,根据一年级成绩,适当突出其中实践类课程成绩(加权系数大于1)进行第一次滚动

12、; 进入三年级时,根据二年级成绩(60)和一年级成绩(40),适当突出其中实践类课程成绩,进行第二次滚动; 进入四年级时,除个别特殊情况外,原则上不再滚动。 动态滚动与相对稳定相结合,滚动人数比例不超过; 学生以入学原专业毕业。,四、实施方案与建设措施 实验班构建方式,实施方案与建设措施,17,实验班通识教育部分、控制类核心平台课程和若干重点实践环节的教学计划统一,其它同普通班学生; 为实验班提供17门跨学院/专业选修课程,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 学生有更大选课空间。除通识基础、大类学科基础和专业主要主干课外,可在3个学院范围内自主选择课程; 实验班学生可跨学院优先选择任课教师; 为便于安排、组

13、织教学,减少教学资源上的压力;除重点建设与改革课程外,大多数课程不单独开设。,四、实施方案与建设措施 教学计划安排(1),实施方案与建设措施,18,增加3个必选的实践环节:自动化原理专题实验、自动化技术专题实验、自动化系统专题实验,以加强控制类工程师的基本实践能力与工程能力培养; 生产实习时间由原来2周增加到9周,安排在四年级前的整个暑假和四(1)学期,在企业进行。通过跟班实习,深入生产第一线,了解自动化技术、自动化系统与过程及其在不同行业的应用; 毕业设计集中在企业,参与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项目,校企共同指导,接受实践能力与工程能力的全面训练 。,四、实施方案与建设措施 教学计划安排(

14、2),实施方案与建设措施,19,重点7门较重要的平台课,加强工程研讨,从3个学院中优选课程负责人; 三个学院共同建设跨学院/专业选修课程和初步工程训练的课程,加强多学科交叉与融合。 三个学院共同建设实践环节:自动化原理专题实验、自动化技术专题实验、自动化系统专题实验。,四、实施方案与建设措施 课程建设方案,实施方案与建设措施,20,重点7门较重要的平台课,加强工程研讨,从3个学院中优选课程负责人; 三个学院共同建设跨学院/专业选修课程和初步工程训练的课程,加强多学科交叉与融合。 三个学院共同建设实践环节:自动化原理专题实验、自动化技术专题实验、自动化系统专题实验。,四、实施方案与建设措施 课程

15、建设方案,实施方案与建设措施,每门课增加16学时工程研讨,以研讨方式,通过工程案例教学,加强基础和工程教育; 授课时间尽量与普通班同步,研讨学时可安排在单或双周进行; 落实课程建设立项,明确任务电路基础黄学良 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钱文虎电子电路基础叶桦 微机系统与接口马旭东软件技术基础王磊 自动控制原理李世华工程设计导论外聘,21,重点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机制 ; 在3个专业相关的重点领域选择若干大中型企业,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 在现有的校企合作方式,如省工程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研发基地、省成果转化项目等的基础上,拓展合作方式,逐步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体。,四、实施方案与建设措施 校外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实施方案与建设措施,22,从09-10-3学期开始在08级和09级的三学院学生中组建实验班,实施实验班培养方案,贯彻各项政策措施; 实验班构建 本人申请,2010年1月4日前; 院考核组选拔组班,2010年1月10日前。 课程调整与重新选课,2010年1月18日前完成。,五、工作计划与日程安排,工作计划与日常安排,23,谢谢各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