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甚至已经放弃自己!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005395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甚至已经放弃自己!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甚至已经放弃自己!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甚至已经放弃自己!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甚至已经放弃自己!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甚至已经放弃自己!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甚至已经放弃自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甚至已经放弃自己!(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大北大 四成新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甚至已经放弃自己!四成新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甚至已经放弃自己! 主题演讲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作者 | 徐凯文 一个现象近年来越来越突出一个现象近年来越来越突出 非常优秀的年轻人,成长过程中没有明显创伤,生活优渥、个 人条件优越,却感到内心空洞,找不到自己真正的想要,就像漂泊 在茫茫大海上的孤岛一样,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甚 至找不到自己。 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 30.4%的学 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还有 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 生没有意义,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其 中最极端的就是

2、放弃自己。 这背后的根源到底是什么?物质越来越丰富,为什么精神世界 却越来越贫乏和苍白? 我在高校工作,是一个精神科医生,也是学校心理咨询师,临 床心理学博士。我在高校除了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之外,非常重要 的工作是自杀预防和危机干预。所以我接下来的话题可能有一点沉 重。 1 1、我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是我曾遇到过的一个个案。非常优秀的学生,以他的智力、 性格、为人处事的情商,完全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科学家、优秀的 学者。但是我们和他父母,和他所有的老师一起努力了四年,最终 还是没有能够让他真正好转起来。 这样的个案,我在过去三四年中经历了很多,而且越来越多

3、, 让我想到一个词,叫做“空心病” 。 “空心病空心病”是什么意思呢?我征得一些典型个案来访者的同意, 把他们写给我、说给我的一些话,念给大家听: 我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我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要得到什么样的东西,时不时感觉到恐惧。要得到什么样的东西,时不时感觉到恐惧。1919 年来,我从来没有为年来,我从来没有为 自己活过,也从来没有活过。自己活过,也从来没有活过。 一位高考状元在一次尝试自杀未遂后这样说到。 “学习好工作好是基本的要求,如果学习好,工作不够好,我学习好工作好是基本的要求,如果学习好,工作不够好,我 就活不下去。

4、但也不是说因为学习好,工作好了我就开心了,我不就活不下去。但也不是说因为学习好,工作好了我就开心了,我不 知道为什么要活着,我总是对自己不满足,总是想各方面做得更好,知道为什么要活着,我总是对自己不满足,总是想各方面做得更好, 但是这样的人生似乎没有头。但是这样的人生似乎没有头。 ” 这是又一个同学的描述。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我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迷雾的草坪,草坪上有井,但不知道在我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迷雾的草坪,草坪上有井,但不知道在 何处,所以有可能走着路就不小心掉进去了,在漆黑的井底我摔断何处,所以有可能走着路就不小心掉进去了,在漆黑的井底我摔断 了腿拼命地喊,我觉得我完全没有自我。这一

5、切好难。了腿拼命地喊,我觉得我完全没有自我。这一切好难。 ” 他们共同的特点,就像他们告诉我的:徐老师,我不知道我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就像他们告诉我的:徐老师,我不知道我是 谁,我不知道我到哪儿去了,我的自我在哪里,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谁,我不知道我到哪儿去了,我的自我在哪里,我觉得我从来没有 来过这个世界,我过去来过这个世界,我过去 1919 年、年、2020 多年的日子都好像是为别人在活多年的日子都好像是为别人在活 着,我不知道自己是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着,我不知道自己是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2 2、不只是学生空心了、不只是学生空心了 今年 7 月,我和太太、女儿在毛里求斯度假,大约是北京时间 14

6、 时,我的一位高校的学生给我发来一条微信,内容是:我现在手 里有一瓶神奇的药水,不知道滋味如何。 他是一个有自杀倾向的学生,所以我赶紧回复。我问他这是什 么水,他告诉我是氰化钾,十秒钟致命。 这是我开展过的最长距离的危机干预,当然这个孩子救回来了, 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 今年 5 月,有一天我正在上晚课,一个校外的心理咨询师打来 电话,说有个来访者是学生,现在好像在宿舍服毒自杀。我问清事 情原委,启动危机干预程序,在宿舍里找到这个同学,把他送到医 院抢救回来。 我认识他已经 4 年了,入校时他非常优秀。进了北大后第一个 学期的成绩是学院第一名,但是就在那个学期,甚至在那个学期之 前,他就有尝

7、试自杀的经历。 他原本是一个特别优秀的,可以做很好的学术和科研的孩子。 过去四年,我们心理咨询中心,他的父母还有院系的老师,都竭尽 所能想把他引回正轨。四年了,住院、吃药,所有治疗手段都用尽 了,他还是了无生意,最后他的父母决定让他放弃学业,退学回家。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是非常痛心的。我见过很多非常优秀 的孩子,我现在跟大家所说的也都是在名校中最优秀的学生们,他 们中的很多都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屡次三番尝试放弃生命。 有一个理工科的优秀博士生,在博士二年级时完成了研究,达 到了博士水平,这是他导师告诉我的,他屡次三番尝试放弃自己的 生命。他当时两次住院,用了所有的药物,所有电抽搐的治

8、疗方法。 出院时,我问他现在情况怎么样,他说精神科医生很幼稚,可笑。 我表现开心一点,他们以为我抑郁就好了。 我要讲的是,他不是普通的抑郁症,是非常严重的新情况,我 把它叫做“空心病” ,我不认为只是学生空心了,才有这样的结果。 我们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如果孩子出了问题,大概家庭和老 师都有问题,孩子本身是不会有问题的。 3 3、什么是、什么是“空心病空心病”? “空心病”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也许我可以把它姑且称为 “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 ” 空心病看起来像是抑郁症,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 如果到精神科医院的话,一定会被诊疗抑郁症,但是问题是所有的 药物都无效。 来看下“空心病”

9、的主要表现,它不能算是一个非常严格的诊 断标准,但却是我过去三四年间通过接触这样一些同学,不断总结 出来的共同特点,他们往往是非常优秀的孩子,或者说是人们眼中 的“好孩子” 。 1、从症状上来讲它可能是符合抑郁症诊断的。它会表现为情绪 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但是和典型抑郁症不同的是,所有这 些症状表现并不非常严重和突出,所以外表上看起来可能跟其他同 学或其他大多数人并没有差别。 2、他们会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这种孤独感来自于好 像跟这个世界和周围的人并没有真正的联系,所有的联系都变得非 常虚幻;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他们也不知道活着 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他们取得了非常优

10、秀的成绩和成就,这些成就似乎是一种瘾, 一种毒品。他们似乎很多时间都是为了获得成就感而努力地生活、 学习和工作。但是当他发现所有那些东西都得到的时候,内心还是 空荡荡,就有了强烈的无意义感。 3、通常人际关系是良好的。他们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需要维系在他人眼里良好的自我形象,需要成为一个好孩子、好学 生、好丈夫、好妻子。 但似乎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别人而做的,因此做得非常辛苦, 也非常疲惫不堪。 4、对生物治疗不敏感,甚至无效。我们有很多个案,在国内最 好的精神专科医院治疗,用了所有的药物,甚至用了电休克治疗, 一次、两次、三次,但是都没有效果,也就是说看起来生物因素并 不是导致他们问题

11、的主要因素。 5、有强烈的自杀意念。这种自杀意念并不是因为现实中的困难、 痛苦和挫折,用他们的话来讲就是“我不是那么想要去死,但是我 不知道我为什么还要活着。我完全不知道我活着的价值意义是什么, 每天的生活行尸走肉,如果是这样,还不如早点结束。 ” 所以他们倾向于不用那么痛苦和惨烈的方式来结束自己,比如 烧炭、自缢、服药。 6、通常这些来访者出现这样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两天。可能从初 中、高中,甚至更早就开始有这样的迷茫,可能他之前已经有过尝 试自杀的行为。 7、最后,传统心理治疗疗效不佳。他们的问题大概不是通过改 变负性认知就可以解决的,甚至不是去研究他们原生家庭的问题, 不是早期创伤可以解决的

12、你会发现他们和父母的关系不错,虽 然也有这样那样的冲突,但是总的来说不是那种典型父母离异、早 期依恋、早期寄养的问题。 作为精神科医生,我们有个拿手的杀手锏,就是任何抑郁症患 者如果用电抽搐治疗,他都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但是电抽搐 治疗对空心病都没用。 他们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他们从小都是最好的学生, 最乖的学生,他们也特别需要得到别人的称许,但是他们有强烈的 自杀意念,不是想自杀,他们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活下去,活着的价 值和意义是什么,所以他们会用比较温和的方式,当然也给我们机 会把他救回来。 但是,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 我做过一个统计,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

13、括本科生和研究生, 其中有 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请注意这 是高考战场上,千军万马杀出来的赢家。还有 40.4%的学生认为活 着人生没有意义,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 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 所以我们回到一个非常终极的问题,人为什么要活着?人生的我们回到一个非常终极的问题,人为什么要活着?人生的 意义是什么?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意义是什么?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他们这种情况并 不是刚刚产生的,他们会告诉我,我从初中的时候就有这样的疑惑 了,直到现在我才做了决定,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传统的西方的药 物治疗、心理治疗对他们都没有

14、效果。 这个时候,对于一个危机干预者,一个心理咨询师,或者千千 万万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也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挑战。 我们也同样要面对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什我们也同样要面对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什 么,我们内心当中有吗?如果我们没有,我们怎么给到他们?么,我们内心当中有吗?如果我们没有,我们怎么给到他们? 4 4、我们的教育是在帮助孩子成长,还是在毁掉一代孩子?我们来看、我们的教育是在帮助孩子成长,还是在毁掉一代孩子?我们来看 看现在中国的情况。看现在中国的情况。 我用了一个焦虑经济学的词。我确实觉得能够让人去花钱,去 盲目花钱的方式会把人搞焦虑,搞崩溃,搞

15、恐惧,这大概也是我们 这个时代的一个特征。 我们看一下中国人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100 个中国人当中只有 1 个人患有精神障碍,而这个数据到 2005 年的时 候已经达到了 17.5%,在座有 1000 个人,我们在座的应该有 180 人 需要去安定医院,都应该看病了,而且未必能看好。 中国人精神障碍是怎么变得那么糟糕的?实际上我们并不是得 了什么生物性疾病,像精神分裂症这样的发病率始终是保持不变的。 在过去 30 年当中,什么东西变大了,焦虑和抑郁,焦虑症和抑郁症。 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个数据,焦虑症的发病率,上世纪八十年代, 大概 1%到 2%的样子,现在是 13%,我现在用的

16、数据都是世界卫生组 织发表在最高诊级医学刊物上,全国流行病院调查的数据。 至少每 100 个中国人当中,有 13 个人是焦虑症患者。更糟糕的 是抑郁症障碍发病率。 我做了 20 年精神科医生,我刚做精神科医生时,中国人精神障 碍、抑郁症发病率是 0.05%,现在是 6%,12 年的时间增加了 120 倍。 这是个爆炸式的增长,我觉得这里面有非常荒唐的事情。过去 30 年 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 30 年,我们这样发病率,焦虑抑郁的发病率 也高速发展,发生了什么? 数据显示:美国人比我们更抑郁,他们的抑郁症发病率是 9.5%。我为什么要谈到美国,是因为好像过去 30 年我们受美国特别 大的影响,当然我们有自己固有的文化。 我们来看看现在的教育,对不起,我接下来要说的话可能要得我们来看看现在的教育,对不起,我接下来要说的话可能要得 罪各位,我们的教育是在帮助孩子成长,还是在毁掉一代孩子?罪各位,我们的教育是在帮助孩子成长,还是在毁掉一代孩子? 大约从 2000 年开始,每当寒暑假的时候,大量的学生会来住精 神病院,他们网络成瘾,焦虑,强迫,他们和父母关系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