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的技巧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6999395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145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的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145页
文言文阅读的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145页
文言文阅读的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145页
文言文阅读的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145页
文言文阅读的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1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的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的技巧(1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1、关于原文内容,一、读分析概述题选项,粗定内容。文言文考查的最后一个题目是考查对文言文文意的概述或分析,所给的几个选项正是命题人对文意的概括,其中虽有一项“不正确”,但却有三项是正确的,这正是给我们整体把握文意的提示。,二、理解文章内容,抓住人、时、地、事四要素。在最后一道题目的选项中,错误往往会出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人物混淆、时间混淆、地点混淆、事件混淆。史传文记叙人物,用笔简约,往往几句话就是一个事件,一段经历.因为其记叙的是人,所以事件往往是随着其官职、时间、地点、与其交往的人的改变而改变,所以,我们要注重人、时、地、事这几个要素。其中难点是官职名。,(一)表示授予、

2、提升的词语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扬州辟从事史。”(1994年全国卷) 荐、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举进士,再不中,去游汝颖间。”(2004年全国卷),拜:授予官职。 “又二岁,拜太仆寺丞。”(2004年浙江卷)“顷之,拜受少傅。”(2004年全国卷) 授:给予官职。 “嘉靖中,授句容知县.”(2001年京、皖、蒙春季卷) 除:任命,授职。 “魏太和中,除殿中将军.”(2004年辽宁卷)“从军平陈,以功除岷州刺史.”(2004年北卷),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擢:在原官职上提拔。 “帝入京师,释囚,引入卧内擢为

3、秘书监。”(2004年重庆卷)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二)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 “后迁牟州刺史。”(2004年北京卷)“迁秘书省校书郎、知县事。”(2004年浙江卷),转、调、徙:调动官职。 “选广为少傅,数月,徙为太傅.”(2004年全国卷)“迁尚书主客员外郎、京西转运史,徙荆州湖南路。”(2004年浙江卷) 补:补充缺职 改:改任官职。,(三)兼职、代理的词语 兼:同时掌管、兼任。 领:兼任。 署、假:代理,暂时担任。 权:暂代官职。 (四)降职、罢免的词语 贬:降职。 “贬连州刺史。”(旧唐书刘禹锡传 谪:被罚流放或降职。 “腾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出

4、: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 “出为梓州刺史。”(2004年重庆卷) 左迁:降职。 罢、免、废:罢黜,免去官职。 黜:贬官。 “(褚)遂良复职,黜仁约为清水令。”(2000年京、皖、蒙春季卷) (五)其它 知:主执掌、主持。 “迁秘书省校书郎、知县事。”(2004年浙江卷),三、细究题干,重点突破。信息筛选题是对人物主要特点的考查。在筛选之前一定要把题干中的要求分析清楚。如:“选出全部表现郭永刚直抗上举动的一组”(96年),这个指令就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要 “刚直抗上”,对下就不能算;二要是“举动”,想法就不能算。,又如“选出全都表现田单兵不厌诈”的一组(01年),这

5、个指令也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在“用兵上”的兵不厌诈,在其余方面不算;再者,要是“手段”,即必须是田单采取的方法,而不是结果、原因之类的内容。在选项中只要找到一至两项错项,然后再对剩余项进行比较,作出判断。这样会提高做题的效率和准确性。,一、怎样推断实词在句中的正确含义 (主要指文言的一词多义),2、关于实词,1.代入检验法,即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 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2、形训推断法,即根据汉字字形推断。汉字是音、形、义三位一体,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特别是会意、形声字)可帮助我们探

6、求字的意义。,1拔剑切而啖之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吃,看,到去,3、语法结构推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由结构推断词性,进而推断词义。,烟涛微茫信难求信义著于四方楚王贪而信张仪,实在,副词,信用,名词,相信,动词,4、句式推断法,即语言结构推断法。借助对偶、排比、互文等较整齐的句式来推断词义。这些句式里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因此可利用上下句与之对应的词的意义来帮助判断,根据已知的词性、词义来推知未知的词性、词义。,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殚其地之

7、出,竭其庐之入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奉之弥繁,侵之愈急,险固的地方,交尽(光),被,越,更加,5、因文定义法,即根据上下文文意推断词义。,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以。,逃跑,丢失,灭亡,6、联想推断法,通过所学课文或成语中有关词语的用法,互相比较,确定其含义。,不以外夷见忽。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收天下之兵,我,端正,招致,兵器,7、声训法,利用字音,找到通假关系,秦伯说,与郑人盟今殴民而归之农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悦”,高兴,“驱”,“钝”,不锋利,总结,1、立足于

8、课本,注意积累,重点掌握一些常见实词的用法。2、掌握和灵活运用推断词义的主要方法,增强推断能力。,谢,阿母谢媒人,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绝,道歉,乃令张良留谢,多谢后世人,哙拜谢,使君谢罗敷,辞别,劝戒,感谢,告诉,一词多义,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护,爱惜、吝惜,喜欢、欣赏,高中阶段要掌握的120个见知识储备库,二、古今异义,文言实词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词形由单音节向双音节演变,一是词义大多数已发生变化。而词义的演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如“江”,古代专指长江,“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泛指一切大的河流。

9、,2、词义缩小,如“让”在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后一个意思不用了。“臭”字,古代泛指各种气味,易经上说“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这个“臭”就是指香味。现在“臭“只指臭味了。,3、词义转移,即一词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穷”古代表示“困窘”义,现在指贫穷。,4、感情色彩 变化,“爪牙之士”中的“爪牙”古代是褒义词,是“得力助手”之义,现在则比喻坏人的党羽,变为贬义词。 “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见识浅陋,是表谦虚的中性词,今天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是贬义词。,5、词义轻重有变化,即词义强化或弱化。“憾”

10、的古义是“怨恨、不满”,现在表“遗憾”,古义比今天的程度要高。再如“恨”,古代多表“遗憾”,不满意,现在则表仇恨、怀恨,程度加重了。,注意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词。这类词古今外形相同,但意义不同。 1、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以为一个双音词。,铁骑突出刀枪鸣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一个双音节词拆成两个单音词来理解。有些词语虽然是双音词,但只有一个语素,这个语素是由两个音节连缀而成的,如果拆开,就不能表达一个语义如“琵琶”“可汗”“彷徨”等。另外要注意对偏义复词的理解与积累。,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找出下列句中的

11、古今异义词,1、各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今齐地方千里 3、可怜体无比 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下列句中红色词语,古今意义 相同的一项是( ),A.策扶老以流憩。 B.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D.奚惆怅而独悲?,D,下列句子中红色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A,三、通假字,通假字,指的是借用一个字来代替另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这两个字的意义本来不相干,只是因为音同或音近而借用。,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1、张良出,要项

12、伯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4、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5、拜送书于庭 6、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或师焉,或不焉 B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D 句读之不知,D,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失其所与,不知,A,四、词类活用,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某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出和语境相适合的意义。,(名词活用),(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1)左右欲刃相如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观察这两个句子,能看出什么规律吗?,能愿动

13、词“能、可、足、欲”等后面的名词用作动词,(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皆指目陈胜范增数目项王观察这些句子,能看出什么规律吗?,受副词“遂、弗、不、皆、已”等修饰的名词用作动词,(名词活用),(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3)置人所罾鱼腹中,“所”字后面的名词用作动词,(4)一狼洞其中驴不胜怒,蹄之,名词用在代词“之、尔、我、汝、其”等前面用作动词。,(名词活用),(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5)刑人如恐不胜籍吏民、封府库我师道也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两个名词连用,组成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则前名词或后一名词用作动词。,(名词活用),名词用作动词的常用翻译方法:A:名词前面加一个动词,变成动宾关系。陈胜王沛

14、公军霸上,B:名词前面加一个介词,后面加一个动词。蹄之而后乃今图南,C: 换一个相应的动词。女幸而偶我,(名词活用),(二)名词作状语: (1)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范雎至秦,秦王庭迎,表示方位或处所。译为“向(朝、往)” “从(在、当) ”,(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常以身翼蔽沛公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示比喻,可译为“像一样”“像似的”,(名词活用),(二)名词作状语: (3)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吾得兄事之,表示对人的态度。,(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乃丹书帛曰:陈胜王。,表示工具或方法,译为“用(以、靠)”等,(动词活用),动词作名词 (1)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汝安

15、敢轻我射一屠晚归,从动词在句子的位置来判断,看它是否处于主语、宾语的位置上,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2)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从动词跟别的词结合的语法关系上判断,如用在“其”“之”后,则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一)形容词作名词 (1)小学而大遗将军身被坚执锐,从形容词在句子的位置判断,看它是否处于主语、宾语的位置上,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2)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四美具,二难并,形容词用在“其”“之”或数词后,则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二)形容词作动词亲贤臣,远小人素善留侯张良秋毫不敢有所近,形容词后带宾语。,(数词活用),数词作动词六

16、王毕,四海一骐骥一跃,不能十步,数词在谓语的位置上或在它的前面有能愿动词时,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使动用法主要有动词使动、形容词使动。,(使动用法之动词使动),1、不及物动词使动。,项伯杀人,臣活之却匈奴七百余里,(主)使(宾)活命,(主)使(宾)退却,(使动用法之动词使动),2、及物动词使动。,外连横而斗诸侯序八州而朝同列,分析其主语。,分辩及物动词是否使动用法,主要还得认真分析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来确定,没有其他更简洁的方法。,使相斗,使朝拜,(使动用法之名词使动),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族秦者秦也,(使动用法之形容词使动),古代汉语里,形容词常作使动。它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春风又绿江南岸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足以荣汝身,(主)使(宾)绿,(意动用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