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与历史 理论知识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56997618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概念与历史 理论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概念与历史 理论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概念与历史 理论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概念与历史 理论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概念与历史 理论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概念与历史 理论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概念与历史 理论知识(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第二章 概念和历史,内容提要,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国际贸易的历史简介,一、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国际贸易是指国家和或地区间的 商品交换活动。 (1)交换对象商品 狭义国际间的货物交换 广义国际间的货物交换、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交换和服务的交换,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2)交换的地理范围国家和或地区间 地区:单独关税区,是指一个与其他领土之间的大部分贸易保持单独关税税率或其他单独贸易法规的领土。单独关税区是一个地理概念。 考察的角度,A,C,对外贸易:从一个国家地区出发来看他与其他国家地区间的商品交换活动就是对外贸易。(特指),二、进口、出口;顺差、逆差;,对外贸易由出口

2、贸易和进口贸易所构成,出口贸易指本国地区生产的商品运往其他国家地区进行消费,进口贸易是指其他国家地区生产的商品运往本国地区进行消费。,二、进口、出口;顺差、逆差;,如果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则称为贸易顺差或贸易盈余或贸易黑字或出超;如果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则称为贸易赤字或、贸易逆差或入超。,三、对外贸易额/贸易量,贸易额是以货币表示的反应一定时期 贸易规模的指标。 对外贸易额:一国(地区)一定时期、 进口额和出口额的总和。 国际贸易额:世界各国出口额之和。 贸易量:以计量单位表示的反映贸易 规模的指标。 一般以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额来表示。,例如:某国1990年出口额为20亿美元,2000年出

3、口额为50亿美元,已知出口价格指数1990年为100,2000年为200,则:2000年的出口贸易量=50200/100=25亿美元 2000年的出口贸易指数=25/20X100=125,即增长率为25%说明:2000年该国的出口贸易较1990年增长了25%,统计,200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56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货物出口14285亿美元,增长17.2%;货物进口11331亿美元,增长18.5%。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295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28亿美元。,四、贸易商品结构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地区)进出口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额与

4、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比重表示。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之比,以比重表示。 在国际贸易中通常把进出口商品分为两大类:初级产品和制成品。,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有关国家(地区) 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 发展水平等。 五、贸易地理方向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结构,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地区)或集团在一国(地区)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他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六、外贸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指一国(地区)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七、贸易条件贸

5、易条件又称贸易比价或交换比价,就一国(地区)对外贸易而言,可表示该国一单位进口商品与其所需出口用以交换的商品数量的比率。,第二节 国际贸易历史简介,2.1 世界视角 公元前 3500年 文明 公元1C 汉、古罗马、帕提亚、贵孀; 公元11C 十字军 公元14C 自由贸易区 特点:国际贸易是生活的补充;贸易的基础是技术的差异;,2.1 世界视角,公元15C 地理大发现 特点:国际贸易以牟利为目的;基础是要素 禀赋差异;形式是殖民贸易; 公元16C-19C 工业革命 特点:工业制成品贸易量增加;基础是技术差 异; 公元20C IT产业革命等 特点:服务贸易增加;产业内贸易增加;,2.2中国视角,春

6、秋 中国丝绸现于波斯 汉 张骞出使西域 唐 长安 宋 水路 元 马可波罗 特点:支持贸易,2.2中国视角,明 海禁 朝贡贸易 清、鸦片战争 特点:限制贸易 建国后改革开放前:封闭 改革开放后:贸易量大大增加 贸易大国非强国,思考:李约瑟之谜,第一个方面是为什么在前现代社会中国的科学技术非常发达?第二个方面是为什么在现代社会中国又成为技术落后的国家,没有继续维持原来的领先? 在15、16世纪以前,东西方科学技术的交流是中国的技术传向西方。但是到了16、17世纪开始有一些西方的技术传到东方,到了18世纪中叶以后,这种流向逐渐固定下来,基本上都是西方的技术传向东方。,文化决定论,强调儒家文化消极影响

7、作用的人指出中国的儒家文化不讲科学、不够先进,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人都表现得比较中庸和保守。因为自然是和谐的,所以中国人只会讲“天人合一”而不去追求科技发明和科技革命。,国家竞争假说和专利保护说,欧洲之所以强盛是因为欧洲分成很多小国,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着竞争,为了让国家强盛,各个国家就会努力去倡导科学技术。而中国是大一统的国家,不存在这种竞争,由于长期缺乏竞争的压力,因而不会有进步。 有人认为欧洲出现工业革命是因为欧洲有专利制度,英国在15世纪时就有专利制度,所以后来才会强盛,,高水平均衡陷阱假说,Mark Elvin认为在前现代社会(工业革命以前的社会),中国拥有先进的现代制度,包括土地市场、劳

8、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制度以及私有产权等等,由此导致较快的技术发明和传播。但是由于中国人受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人口增长非常迅速,在2000多年当中积累的人口相当多。 在中国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下,对新技术的需求不足导致了中国的技术进步停滞。,林毅夫的解释,工业革命产生的前提是以数学和可控制实验为主要特征的科学革命的发生和普及,中国由于科举制度所产生的激励机制妨碍了中国人对数学和可控制实验这种后天能力的学习,使得科学革命无法在中国产生,因此也就无法自发地从以经验为主的技术变迁方式向以科学为指导的实验方式进行转变。在西方完成了这个转变以后,中国的科技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也就迅速地从领先变

9、为落后。,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曾在2009年2月9日在美国首度提出规模宏大的“全球复苏计划”:发达国家和外汇储备大国,在今后五年内每年拿出其GDP的1%,筹集2万亿美元,主要投资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瓶颈”项目和绿色经济,以带动全球经济复苏。他指出,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必然会通过贸易、投资以及国际商品价格等传导至发展中国家。而世界经济能否走出困境取决于两大关键因素,一是能否防止保护主义,二是能否出台规模足够大、相互协调的、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受益的经济刺激计划。林毅夫认为,向发展中国家投资更有利于提高产出效率,解决产能过剩带来的问题。此外,许多发展中国家因为自身财政和外汇状况不好,很难通过大规模的财政赤字来刺激经济复苏,更需要有钱的国家帮助它们走出困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