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政治建设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56997447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特色社会主政治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政治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政治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政治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政治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政治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政治建设(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政治建设,本讲座基本要求,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总体情况 2、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及其特点 3、认识的主要任务和总体要求,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概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不断深化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认识,坚定不移地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向前进。,1、政治和政治观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社会现象。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是以一定的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围绕着国家政权而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

2、总和。,关于政治的不同学说: (1)道德伦理说政治源于道德伦理 代表人物: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孔子、荀子等政治伦理化的结果,就是在政治活动过程中重内省、轻法制,注重现实政治功利。,(2)宗教神学说政治源于超自然的力量 代表人物:奥古斯特、托马斯阿奎那中国古代思想家宗教神学说的目的是解释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于超自然的力量,人世间的政治现象都是上帝安排好的,人力不可改变。,(3)法学说政治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代表人物:霍布斯、洛克、卢梭、汉密尔顿等法学说认为只要设计理想的政治制度和法律规范就能有一个和谐的生活。于是注重研究自然法、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自由、平等、博爱等原则。,(4

3、)权力说政治是争夺和运用权力的过程 代表人物:尼科洛马基雅维利哈罗德拉斯韦尔马克斯韦伯韩非这一派将政治与伦理学分开,对政治的认识深化。,(5)管理说政治是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代表人物:孙中山庞顿,(6)马克思主义的政治阐释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属性。 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核心问题。 政治是具有客观规律性的社会现象。,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社会现象。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是以一定的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围绕着国家政权而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政治法律制度、以国家政权机构为主体的各类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政治

4、意识形态等。,关于政治的社会作用政治是社会经济必然性的执行者 政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政治权力是实现或者限制特定阶级经济利益的手段 政治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前提,政治观:一般指的是社会成员对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包括社会成员看待、评价某种政治系统及其政治活动的标准,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治主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选择标准。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人们的经济地位不同,个人和群体的政治观也不同。,在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是人民内部各阶级、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一定范围内还存在着的阶级斗争是政治问题外,由党和国家制定和组织实施的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

5、由国家政权协调、整合人民内部各种利益和关系的大政方针和重大举措等,都是中国现阶段政治的内容。,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关于国家政权性质的理论(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组织原则、国家结构形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 关于政治发展道路的思想(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民主制度的基本架构),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

6、志相统一的体现。必须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思想(尊重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依法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提高人民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利的水平),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规则的总和。包括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等。 中国的国体:(工人阶级、工农联盟、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的政体:(根本政治

7、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1、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民主制度 丰富民主形式 拓宽民主渠道 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5、完善社会主义法治 6、不搞三权分立和多党制,三、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1、政治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得以运行和发挥功能的体制安排,涉及政治制度运行的组织体系、功能结构、工作机制和程序安排。政治体制改革是为了健全和完善国家政治制度而对其运行机制进行的调整和变革,它不是要

8、根本改变政治制度,而是要通过优化政治制度的运行机制和实际功能,健全和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增强国家政治制度组织国家、治理社会、推动发展的能力。,2、的成就 (1)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水平大大提高。 选举制度、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制度逐步发展和完善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制度逐步发展 人民直接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制度和机制逐渐完善,(2)社会主义法治更加完善3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011年8月底,中国制定有效法律240部,行政法规706部,地方性法规8600部,(3)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成效明显1982、1988、1993、1998、2

9、003、2008共6次机构改革,(4)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果丰硕 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全面推行职务任期制和领导干部退休制 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 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5)人权得到更加全面、真实和充分的尊重和保障。 制定保障人权的法律 生存权和发展权,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妇女、老人和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的权利,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权利,少数民族权利等。,3、的任务和要求 (1)的总体要求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的基本立场坚持党的领

10、导,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绝不照搬西方模式,绝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3)的根本目的大力发展人民民主,保障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其基本取向就是: 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民的基本权利得到更好地实现和发展。 健全和完善党和国家制度,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为实现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保障。,(4)的基本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点,推进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4、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稳定 (1)政治稳定: 是指社会政治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处于一种持续并且有序的状态,是政治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动态平衡。 政治稳定的标准:秩序性,持续性,有效性 表现:政权的稳定、政策和路线的稳定、政局的稳定,(2)实现政治稳定的主要途径 坚持政治改革,促进政治发展 凝聚制度轴心力量,适当集中权力资源 执行平衡合理的社会政策,注意协调各种利益矛盾 利用体系外政治冲突实现政治稳定 巧妙运用策略,坚决果断地制止动乱,课堂作业,结合我国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实际,谈谈你对政治选举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