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发明了什么》教学设计、反思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994105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他发明了什么》教学设计、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他发明了什么》教学设计、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他发明了什么》教学设计、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他发明了什么》教学设计、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他发明了什么》教学设计、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他发明了什么》教学设计、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他发明了什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引导学生独立识字写字。能力目标1.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惠特尼发明的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2.引导学生认识分号对掌握要点的帮助作用,初步掌握分好地用法。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理解惠特尼发明的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2.引导学生认识分号对掌握要点的帮助作用。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理解“标准化在现代大工业生产生产的做法和意义” 。2.学习使用分号,加深对分号的理解。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自学辅导法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2、多媒体课件、课外资料课时安排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布置学生查找一些重大的发明人和相关的发明。二、激趣导课1.通过课前的预习查阅资料,你们知道哪些发明家对人类社会作了怎样重要的贡献?(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介绍发明家的各项发明)2.这些发明家的发明为人类的进步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名字被载入史册,但是有一个人发明的“东西” ,却看不见,摸不着的,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到底发明了什么东西呢?三、初读感悟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介绍的主要人物是谁?他到底发明了什么东西呢?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划出来。 (学生自读课文,划出明白的地方)2.学生读课文后质疑3.出示词语,指

3、名读、齐读。四、细读理解课文1.课文中介绍的主要人物是谁?(惠特尼)你知道惠特尼发明了什么吗?这话还得从二百年前说起。18 世纪以前,德国著名枪械设计家彼得保尔毛瑟发明了一种毛瑟枪,它是当时普遍用的一种枪械,惠特尼的发明就和它有关。可是“枪不是他发明的,造枪的技术不是他发明的,他甚至连一个零件也没发明。 ”他究竟发明了什么呢?(学生回答。 )教师边介绍便出示文字:你知道惠特尼发明了什么吗?枪不是他发明的,造枪的技术不是他发明的,他甚至连一个零件也没发明。惠特尼发明的是一种“方法”“标准化”标准化究竟是什么东西呢?让我们再回到二百年前,看看这个事物诞生的过程。2.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看看标准化

4、的想法和做法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3.原来制作毛瑟枪的方法和标准化做法有什么不同?边读边画出有关的语句,在小组内读一读画出的句子,交流这两种做法的不同之处。(1)画句子,读句子,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出示学生划出的句子和比较的表格:原来制作方法 标准化做法制造 一件件打制、自己安装 零件制造简便生产 零件尺寸不同、单枝生产批量生产、组装简便修理 按原零件大小打制 修理简便、随意换相同零件每一枝毛瑟枪都是铁匠师傅自己一件件打制零件,自己安装的。每一个零件的大小尺寸并不完全一样,如果哪一个零件坏了,只能请铁匠师傅再按原来零件的大小打制一个。零件制造起来简便;可以批量生产,组装简便,可以从各种零件

5、中随便抽取,不存在两种零件不能配合的情况;修理简便,某个零件损坏了,从那种零件中的一堆中随便拿一个换上就行了,不用另外打制。(3)指名读句子,大家注意到了吗?介绍标准化做法的三个好处的句子之间运用了怎样的标点符号?(分号)这三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可以用分号隔开,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学生自己总结)谁能运用分号说一句话?(学生练习运用分号)4.通过刚才的比较,你们知道标准化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做法吗?(学生可自己总结,也可以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 (教师出示句子“成批生产同一标准的零件,然后统一组装成成品,使原本只能一个个生产的物品,变成批量化生产了。 ” )5.标准化的做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

6、那些好处呢?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标准化的意义。 (学生谈生活中的经验做法)6.教师小结标准化的意义:只有标准化的产品,才能快速大量生产,广泛使用。7.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假如你是 200 年前的惠特尼,会怎样对总统和参观的人进行演说,介绍自己的做法?(小组讨论,全班交流)8.惠特尼的发明和其他发明有什么不同?对你有什么启发?五、总结全文:惠特尼的发明多奇妙呀!它启发我们,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他发明了什么教学反思第一个感受就是,这堂课上得很不成功!客观的原因自不必说了,说说 我在这堂课中暴露的问题吧!记得那是在检测预习的环节,我预设的是 5 到 8

7、 分钟结束检测,可我万万没有想到孩子的预习效果会是那样,于是,在这 个环节,我多停留了一会儿,而正是这儿的多一会,导致了后面的环节时间 不够,重点不够突出。窦桂梅老师执教的秋天的怀念 ,让我真正的感受到 了语文课就是要重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尤其 是评价这个教学手段,不能形同虚设,要实实在在。老师不能忽略课堂存在 的一些突发问题,不然,这个课就是上给别人看的,而不是给学生上的。可 惜,我对此的理解很肤浅,也直接导致了我在这堂课中运用上的生疏,不过, 我为自己感到高兴,虽然,这节课失败了,但我相信,我以后的课堂会呈现 更多的精彩!不是有句话这样说的吗?失败是成功之母!第二

8、个感受就是对于课堂评价语言的体会,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 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 ”德国的教育家第多斯惠还说:“教学的艺术不 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真诚地根据 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恰当的点评,我相信课堂一定能充满生机,并真正的让 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平常,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自己也不太注意评 价语言的使用,尤其是对学生的激励,唤醒和鼓舞做得很不够!有时候,不 知不觉会忽略他们是鲜活的生命,需要老师的语言给予适当的浇灌,看了很 多名师的课堂后,我才深深体会到,作为老师,每个孩子都需要去激励,去 唤醒,去鼓舞啊!课堂评价语言,除了需要多学习,多积累,我想,更重要 的是,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看了窦老师的课,我知道了什么叫 互动。其实,我们在课堂中,常常很忽视互动,比如说,一生读文后,请另 一生评价,评价的学生常常忘记他是在和读书的同学交流,因此那种感觉就 是走走过场,评价就成了一种形式,而并没有通过评价达到应有的作用 让读书的人知道自己哪里读得好,哪里读的不太好。老师也常常蜻蜓点水, 评价走得很不实。我想,真正的课堂,应该是立足于学生的,尽量让每一个学生,在情感 上,知识能力上,都有所提高,这是我努力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