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应崧-深化采集平台建设提升管理与评估水平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6991777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应崧-深化采集平台建设提升管理与评估水平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杨应崧-深化采集平台建设提升管理与评估水平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杨应崧-深化采集平台建设提升管理与评估水平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杨应崧-深化采集平台建设提升管理与评估水平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杨应崧-深化采集平台建设提升管理与评估水平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杨应崧-深化采集平台建设提升管理与评估水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应崧-深化采集平台建设提升管理与评估水平(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化“采集平台”建设 提升管理与评估水平,杨应崧 2009.,一、平台建设的依据,1、状态和状态数据(自然科学概念)(1)状态系统(研究对象)一切性质(如温度、体积、混乱度等)的总和。(2)状态函数由状态单值决定的那些性质,也即状态变量。(3)状态数据状态变量的测量值。,一、平台建设的依据,(4)状态与状态变量(函数)的关系:状态一定,各状态变量一定;任一状态变量发生变化,则状态发生变化。启示: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是“一切性质”(状态变量)的总和。各性质(变量)之间存在着某种函数关系。,一、平台建设的依据,2、“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存在的,总存在于数量之中”。桑代克美“任何东西,存在于数量中的,

2、都可以被测量”。麦考尔美启示:测量数据信息评价,一、平台建设的依据,Bohns知识成长阶段理论:知识的成长经历从内隐到完全外显的8个阶段,外显,内隐,2,3,4,5,6,7,一、平台建设的依据,4、知识管理信息平台,交流共享平台,智能化加工层,数据库,二、“平台”建设的意义,1、院校实施知识管理的技术平台 2、评估信息的主要来源3、教育行政部门实施数字化管理的载体4、社会各方监督沟通的窗口,三、平台建设的原则,1、原始信息由形成人、形成处采集2、即时跟踪变化、反映实时状态3、写实实事、实情、实态、实数、实话,三、平台建设的原则,4、独立“端对端”对接采集者对数据的真实性负责5、公开遵守法规底线

3、向全体师生员工、社会各方公开,四、平台的使用,1、绩效评价逻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采用以利益相关方为主体的“绩效评价”逻辑,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平台”数据反映的绩效是评与被评双方作出判断的主要依据。,四、平台的使用,2、组合提升加工:数据是客观存在的量化描述,但是孤立的数据所对应的往往只是单一的维度,既缺少内涵更不能代表整体。要善于进行组合提升,使那些孤立的数据加工成为具有丰富内涵的信息。,四、平台的使用,3、信息内涵连结: 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有机体,各系统、各部门、各项工作、各方人员之间都有着联系和影响。 切不可将“建议重点考察内容”绝

4、对化,把它与“主要评估指标”看成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主要观测点 一级指标,错!错!错!,四、平台的使用,正确的做法是要把分别涉及:理念组织机制队伍 过程管理资源配置监督评价的信息连结起来加以考察、判断。,四、平台的使用,需要在“知识螺旋”过程中探索因果关系,不断提高平台使用的效果与水平。知识螺旋:(学习、实践)内化社会(共同)化显性化组合化。,四、平台的使用,4、纵横比较分析: 要尽可能的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从发展趋势分析影响因素与影响强度,从在同类中的位置,发现造成其优、劣的根本原因。 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不仅可在院校之间进行,还可以在专业、课程等层面进行。,五、“平台”的开发延伸,1、开发校

5、园网络版 实现实时采集简化汇总程序信息平台校内公开,五、“平台”的开发延伸,2、向三个层面延伸:专业、课程、教师构建纵向“导航系统(NAVIGATING SYSTEM)”把非结构性信息纳入其中,五、“平台”的开发延伸,3、开发“管理仪表盘(DASHBOARD)”探索KPI、KSF,确立“果因效”体系实现实时横向比较,获取“奇异点”信息,五、“平台”的开发延伸,4、抓住六个要素: 质量计划 质量目标 关键要素 质量标准 质量监控 信息采集,六、下阶段工作安排,1、两次分组。先分为6个小组,分别负责:(1)领导作用、社会评价;(2)师资队伍;社会评价;(3)课程建设;社会评价;(4)实践教学;社会

6、评价;(5)特色专业建设;社会评价;(6)教学管理;社会评价。,六、下阶段工作安排,2、各小组任务:第一阶段:学习有关文件、梳理经验体会内化(讲座、自学)。第二阶段:以16号文件精神为指导,按“果因效”逻辑,结合工作实践与经验,提出各自负责部分的KPIKSF设计方案社会(共同)化、显性化(先小组研讨、后各自成文)。通过大会交流,调整完善方案组合化。,六、下阶段工作安排,第三阶段:重新分组,各组相当于一专家组。运用设计方案思路于分析案例“平台”数据信息,各自完成“预审报告”。研讨、形成小组“预审意见”,并进行大会交流(先成文、后研讨)。第四阶段:完成个人学习总结以及小组学习总结报告,报班部。,六、下阶段工作安排,3、注意事项:(1)解放思想,敢于创新。(2)先发散后收敛,求实求精。(3)遵循“果因效”逻辑。(4)KPI设计必须以平台数据为依据。(5)交流共享,良性冲突。(6)保证投入,精益求精。,欢 迎 批 评 指 教,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