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杂为题作文 写作指导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990365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杂为题作文 写作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以杂为题作文 写作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以杂为题作文 写作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以杂为题作文 写作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杂为题作文 写作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杂为题作文 写作指导(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写作指导:以杂为题写作文写作指导:以杂为题写作文 请以杂为题,写一篇作文 一、释意:“杂”的基本字义 1.多种多样的,不单纯的:乱。沓。感。志。货。居。务。品。错 综复。私心念。 2.混合:夹。混。交。 二、解题: 1 “杂”的本意是多种因素的组合。杂是构成宇宙的基础,杂是相对“单一”而言的。 2 “杂”与“精” 、 “专”对立统一。 三、思路: 1 “杂”的题目取材面广,思维角度多。 2 “杂”有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广度,也有情感上的褒贬之分,更有科学立意 的高下之分。 3 “杂”的事物,可以是杂而有序,杂而不乱的,有规律的事物,从而写出事物的真、 善、美来;也可以反过来,写杂而无序的事

2、物给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带来的机遇和挑 战,从而写出人们求真、求善、求美的毅力和精神来。 “杂”的概念有褒有贬。 4.也可以从对立统一角度写,因为“杂”就是博,相对而言,还要专、精, “杂”与 “精”要统一。 四、文体选择 1写成议论文,谈谈对“杂”的理解,阐述“杂之理” 。 2写成记叙文,通过某件事,某个经历,写出“杂之美” 。 3用夹叙夹议的形式,写出“杂之趣” 。 五、素材选择 1可以谈自然界、科学文艺以及人类生活。比如可以写上海的多元性精神,上海要成 为国际化大都市要有这种海纳百川的气魄,但也要善于消化吸收,就像人是“杂食动物” , 营养结构才更合理平衡。这些都是对“杂”的正确理解的

3、进一步深化。 2 “杂”可写中国民族文化,延伸到还要吸收外来的文化,谈社会的各阶层,人与人 交流的话题(求同存异)。 3 “杂”可写学习,如某门课程,甚至一门习题,因为这也需调动多方面的知识。 4 “杂”可写教育。 “杂”可以反映人的素质,它体现了学问的广博。古人云:“博 观而约取” ,这个“博”也就是杂。多少年来,我们的教育往往强调专。强调深,而忽视了 “博” ,忽视了“杂” ,忽视了“多元” 。其实,即使是科学研究,如今也讲究“边缘化” , 也讲一点杂。 .【佳作欣赏】 杂而不乱归于大同 翻开试卷,看到作文题“杂” ,不觉有些想笑,还真符合我现在的心情哪,复杂、 紧张却又有些兴奋,不安但带

4、着期盼,怎一个“杂”字了得!(见笑了)于是,我静下心 来,闭眼冥想从头说“杂” 。 有些吃力地翻开历史那沉重的书页,不时会看到“杂”的踪影。先有春秋战国群雄割 据九州,而后,秦始皇结束了这一混杂的场面,统一了天下;再后来三国鼎立,均分天下, 之后被魏晋取代;然后是南北朝的混战由唐结束;接着五代十国的兵荒马乱被北宋终结, 历史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由杂乱到统一的循环,仿佛这是个亘古不变的定理。而历史,在 这不停转动的巨轮中,悄然已走过了漫漫千百年。 “杂”对我们的影响却远不止历史,若有幸游一游大江南北,看一看各地的民风民俗 民习民居,你便会知道“杂”字的影响力是多么非凡。就拿各地民居而言,徽州是盐商

5、麋 居之地,所以那里的建筑“曲折如才子笔” ,洁白的粉墙,黝黑的屋瓦,鳞次栉比的兽形斗 拱,还有高昂的墙头和参差的造型,无不透露一股“贾而好儒”的气氛;如果是去福建, 闽南客家的建筑会给人以坚如磐石、团团圆圆的审美感。 若是来江南的园林,在幽幽曲径,翼然亭阁之中,你不禁吟哦出“庭院深深深几许” 的诗句;而要是你登上了巍峨壮美的长城,感受到的却是荡尽羁尘、豁然开朗的气势。仅 是一个中国,建筑的风格就 是如此迥异,气象万千。但就是这看似杂乱无章、毫不相关的构建风格,却形成了独 特的中国砖木结构建筑体系,在世界建筑之林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于是我们从中看出 了建筑艺术的开朗,将“杂”如此完美地融合在

6、一起,其艺术的包含性可见一斑。 我竟发现,这大千世界多的是杂乱却条理分明,不只从人文领域来看,在城市精神中 “杂”也体现得如此清晰。从我身处的这座可爱的城市看,传统与洋派、时尚与怀旧,世 上任何一种文化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落脚点。也正是因为有了一种海纳百川、兼容包并的大 气胸襟,上海杂而不乱,有条不紊,反倒散发出一股混合的迷人,让人为之陶醉。 还想苍茫中原大地,56 个民族杂居在一起,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华儿女。 还想百家争鸣,三教九流,它们同被称为中华文化。 简评 这篇文章的优点主要是站得较高看得也远,为了论述大千世界的丰富复杂性以及“美 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理想的正确,作者从中国历史谈到

7、宇宙时空,从传统文化讲到时 代精神,行文颇有一点大开大合的气势,立意却又是首尾一贯的,因而也就有了形散神聚 的好处。 杂于人心,便是杂念 人一生有太多的杂念,这些杂念像尘埃,落在我们水晶一般透明的心上,蒙蔽了它原 本纯净的光辉。 刚出生的婴儿是没有杂念的。他微笑,只是因为喜悦。当一个婴儿在你面前露出无邪 的笑靥,你便能触摸到最纯正、最本真的原始状态。婴儿体内仿佛有一个小小的金属物件, 散发出圣洁的光芒。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个金色物件并不是一个不受杂念侵蚀的绝缘体。 大千世界,林林总总,有酥骨的繁华,有骇人的黑暗,它像一个大染缸,将人染成 “五色杂陈” ,也许连人自己也认不出自己本来的模样。

8、他被染上嫉妒的绿,暴躁的红,懦 弱的黄,冷漠的蓝,阴暗的黑。他有了各种各样的杂念:他开始关心银行的账户上有多少 位数,他开始考虑给上级送点礼品以获得升迁的机会,他开始关注个人形象方面的问题, 时不时弄点小恩小惠来让下属感恩戴德人生道路上有许多旁逸斜出的杂径,也许,这 些小路看上去是捷径,但最终通向的往往是断崖。他依然笑,冷笑,附和地笑,谄媚地笑, 应景地笑,皮笑肉不笑,这里面掺杂了太多意味的笑,多像一场笨拙的表演。 杂念拖着他们的灵魂,让它越来越重,浑浊的灵魂终究难逃被践踏的命运。 李叔同说:“我厌繁华,繁华厌我。 ”他憎恶这个大染缸,他要保持自己的心不受杂念 侵袭。山间明月,林间清风,被荡涤

9、的灵魂挣脱杂念层层叠叠的束缚,破茧而出,飘向高 处。清辉下,它的世界一片澄澈透明。 杂念如毒蛇一般,啮噬着人的纯真,它的毒液让人痉挛,让你在它面前俯首称臣,成 为为它服务的机器。这样的人生,如何对得起我们原本不染纤尘、通体透明的心? 或许,当如佛家语云: “放下杂念,当有大自在。 ” 简评 文章从人的最初本真状态写起,紧追着“杂”由萌芽、产生、滋长,直至让一个人毁 灭的全过程,让人深切地感到杂念的可怕。同时文章又启迪了人的心智,指出了人完善自 我的出路,抛却杂念,活在当下。行文笔法依稀有语文课本中钱钟书论快乐的影迹, 虽稚嫩,但阐释得有板有眼,有模有样,学习就该这样:进得去,又出得来。文中不乏启 迪的警句,丰富新颖的譬喻,幽默的讽刺,鞭辟入里的剖析,微妙风趣的心理揭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