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单元实践活动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6987348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演讲单元实践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演讲单元实践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演讲单元实践活动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演讲单元实践活动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演讲单元实践活动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演讲单元实践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演讲单元实践活动(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11.16,演讲单元实践活动,黄娟,第四单元 单元提示,演讲辞的特点: 针对性: 1、话题 2、对象、场合 可讲性: 通俗易懂 鼓动性:以理服人(逻辑性强)以情动人(情辞恳切)除了演讲内容的引人入胜,演讲者的基本素养也不容忽视。主要包括:演讲者的精神气质,洪亮的声音,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调,必要而得体的势态语(手势、表情、体态),等等。,演讲又称演说,“讲”是讲明道理,诉说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演”是借助声音、表情、动作来加强演讲的生动性。,21世纪的合格人才,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是有有效的沟通能力。沟通能力将成为未来世界竞争的最重要武器之一 。您敢于在公共场合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吗?,

2、演讲比赛流程,1、个人演讲。每人限时3分钟。 2、小组评议。每一小组评一位演讲者,形成评价意见并推出发言代表。限时2分钟。 3、小组代表点评。各小组推派代表点评、宣读奖项和颁奖词(一句话)。每个小组合计限时2分钟。 4、获奖者发表获奖感言。限时1分钟。 5、学生代表或教师总结。,演讲实践活动 形成性评价表,当堂反馈,1、小组评议,推派代表点评、宣读颁奖词及奖项。 2、获奖者发表获奖感言。 3、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思考、归纳每位演讲者的优点,并归纳出演讲的要点(见下图)附录:学生演讲稿、颁奖词和获奖感言,演讲实践活动 形成性评价表,演讲的现状,在美国,幼儿园有演说练习课,小学有演讲学习,初中有演讲

3、训练,在高中,基础演讲课则是必修课,授予学分。在民主政治中,公共演讲是政治家大面积接触选民,让选民了解自己的至为关键的渠道此外,在私营部门中演讲也很重要,例如公司CEO通过公共演讲,对员工传达信息。,对于民众来说,没有高深的文化程度,要想成为一个成熟的公民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大多数州的选举年龄定为21岁,为什么“民主之父”杰弗逊认为普及教育是美国最大希望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没有财产的人可以不受限制地参加选举,而没有文化的人却不行的原因。公民的智力:阅读、表达、聆听、理解、辨析、决定 美 尼尔波兹曼 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5月,我们正在赶,1、新课改正在进行中 (1

4、)课程目标: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 (2)课程结构: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互相呼应选修课程:演讲与辩论 2、学校为学生提供各类多向发展的平台:评价机制的引导、社团、活动(各类比赛:从班级、年级的演讲、辩论到模联等等),演讲名篇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书籍:影响中学生一生的60篇演讲辞 演讲名篇:林肯在葛底斯堡的演说苏格拉底临终辩词约翰米尔顿论出版自由 伽利略地球在转动富兰克林我对这部宪法很满意欧文让更多的人获得幸福特雷莎修女美丽的微笑与爱,演讲:沟通能力,关注社会丰富情感学习思考学习做一个理性而文雅的公民,课后反思,在课堂上,学生是主角 在做中学 立刻反馈:

5、欣赏与鼓励;信心与动力 团队合作:倾听、思考与表达 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从他的角度和现状出发 课堂是生活与知识的桥梁:课后,学习在继续“以人为本”的课程尊重高中学生的人生历程发展需要尊重高中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目标的变化,“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打破基于精英教育思想和升学价值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强调学生素质发展,培养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等重要品质

6、。,学生演讲实践 选材与题目,假如我不是学生会主席(余世杰)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于肇鑫)倘若今天是最后一天(任羽聪)把握心灵(刘梓森) 感受自然( 刘邵阳)我还要继续当粉丝吗?(张子璇) 感谢自己(张玮婧)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代表期中考试所有考砸学生的发言(马逸洲),什么是成功?(宋星桦)治愈世界(袁高翔)This is it(就是这样)(李一岩)每天多做一点点(张雅琪) 重视副科(霍佳雨) 做一位“仁人”(王溶溶) 慎言以成功( 张珠曼) 请摘下有色眼镜(张若梦) 请你不要生气(吴雨晴),路漫漫其修远兮:观念的改变,知识就是力量 在信息时代,能够发现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才会有力量。 再次回到新课改:重点 一、提倡面向生活的素质教育 二、推进研究性学习 三、强调课程形态的综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