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风扇发动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987347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涡轮风扇发动机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涡轮风扇发动机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涡轮风扇发动机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涡轮风扇发动机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涡轮风扇发动机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涡轮风扇发动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涡轮风扇发动机(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涡轮风扇发动机,涡喷发动机在低速飞行条件下推力小,经济性差 涡喷发动机为提高热效率,将燃气发生器的可用能量全部转换为气体的动能增量,进、排气速度差大,推进效率低。 能否在不降低发动机热效率的条件下,提高推进效率,改善低速飞行条件下的总效率?,两种类型 分开排气 混合排气,第一节 基本工作原理,分开排气涡扇发动机 组成: 进气道、 风扇、 压气机、 燃烧室 、涡轮、 外涵道、 内、外涵尾喷管。 工作过程 I 内涵 II外涵 风扇功能及工作原理与压气机相同 F = FI+FII,混合排气涡扇发动机 组成:进气道、 风扇 、压气机、 燃烧室、 涡轮 、外涵道、 混合器、 尾喷管。 工作过程

2、定义:涵道比,一、基本工作原理,气流在涡轮和尾喷管的总膨胀功We 涡轮功分为两部分 “压气机”涡轮WT I “风扇”涡轮WT II 内涵喷管出口动能EK=V92/2,质量附加原理,作为热机,当在发动机中获得的机械能一定时,把这个能量分配给工质,工质的质量流量越多,即参与产生推力的工质越多,推力越大,耗油率越低。 证明:(教材P41) 将“同参数”的分排涡扇与涡喷比较 内涵总增压比相同 加热量相同 循环功相同 涡喷参数“1” 涡扇参数“2”,假设 不考虑从内涵气流向外涵气流能量传递过程的损失; 气流在尾喷管出口达到完全膨胀。 对分排涡扇 “同参数”具有相同的理想循环功“1”代表涡喷, “2”代表

3、涡扇,涡扇发动机内涵循环 涡喷循环,比较,排气速度推力V0 = 0时,热效率因循环功、加热量均相同 推进效率总效率耗油率,推进效率比较,结论,涡扇发动机将从热机中获取的机械能分配给了更多的工作介质,参与产生推力工质增多,因此推力增大; 相同热效率条件下降低了排气速度,减小了余速损失,提高了推进效率,提高了总效率,降低了耗油率。 涵道比越大,推力越大,耗油率越低。 Y=0.31.5 sfc=0.0550.07kg/N.hr Y=58 sfc=0.03 0.04kg/N.hr,分类,风扇位置排气方式轴数是否加力,性能计算公式,分开排气涡扇发动机尾喷管 完全膨胀,混合排气涡扇发动机尾喷管 完全膨胀,

4、二、主要的过程参数,涡轮前温度T3*和增压比 重要的内涵循环参数 提高增压比,有利于热效率提高,改善经济性 提高T3*,允许将更多的能量传给更多的外涵气流,增加涵道比,提高推力。 能量分配涵道比,能量最佳分配(以分排涡扇发动机为例),增加风扇增压比风扇外涵压缩功wKII越大,风扇外涵增压比越高,外涵排气速度越大; 需要的涡轮功愈多,内涵涡轮出口排气温度和压力越低,排气速度越小。,能量分配,分排涡扇 以获得最高推进效率为分配原则 内涵气流排气速度略大于外涵排气速度 Y4.5 1级风扇 混排涡扇 以掺混损失最小为分配原则 混合器进口内、外涵气流总压近似相等 风扇增压比=35 34级风扇,涵道比,增

5、加涵道比使发动机单位推力下降 选择取决于 涡轮前温度 飞行速度 亚音速飞机选择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超音速飞机选择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亚音速飞机涡扇发动机 高增压比 高涵道比 高涡轮前温度 超音速飞机涡扇发动机 高涡轮前温度 适当的增压比 低涵道比,典型亚音飞机发动机,典型军用发动机,第二节部件特点,一、风扇 高增压比跨音级(级增压比=1.7-2.2) 为减振,加强刚性,带减振阻尼凸台; 设计为有蜂窝结构的宽弦叶片。,部件特点,二、压气机 级增压比不断提高 提高叶尖切线速度 增加叶片负荷 改进稳定工作范围 采取有效的防喘措施 提高压气机效率 改进叶型 严格控制叶尖间隙,部件特点,三、燃烧室 短环

6、型火焰筒 喷油喷嘴 低排放污染 分区供油 间歇喷油,部件特点,四、涡论 采用耐高温材料(定向结晶、单晶精密铸造); 冷却技术(冷却气、高温涂层); 为提高效率,采用主动径向间隙控制技术,可使巡航耗油率降低1%。,部件特点,五、混合器 掺混目的 可获得1-3%的推力增益; 降低排气速度,降低噪音; 降低排气温度,降低红外辐射(隐身) 便于加力。 提高掺混效果,掺混斗设计,共同工作条件(与涡喷相同) 共同工作方程 高压转子(与单轴涡喷相同) 低压转子 分排混排,第三节各部件共同工作和调节规律,共同工作线 分别在高压压气机特性图和风扇特性图上画出共同工作线 调节规律 分排涡扇发动机( 因通常几何参数

7、不可调) 调节中介:燃油 调节参数: 低压转速(如G.E.) 发动机压比(如PW) 混排涡扇发动机 调节中介:燃油、A8 调节参数: 组合控制规律,-31:最大状态调节规律,在各种飞行条件下产生尽可能大的推力 进气总温 373K 排气温度 = f (进气总温 ) A8 = f (进气总温 ),第四节 特性,转速特性 特性变化趋势基本与涡喷发动机相同 涵道比随转速降低而增大 节流时,低压转子转速比高压转子转速下降快,转差率更大,有利于防喘,不加力涡扇发动机速度特性 设计涵道比Yd不同, 推力随Ma的变化规律不同 Yd大于1, 推力随Ma增加呈下降趋势 Yd越大, 耗油率随Ma增加上升越剧烈原因: 随Ma增加, 涵道比增大,导致单位推力下降严重。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只适合亚音速飞机,复燃加力涡扇发动机速度特性设计涵道比Yd 40000 kg,B777,民用飞机发动机,亚音运输机进一步降低耗油率超大涵道比 超音运输机实现环球更快捷飞行低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变循环发动机,军用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高推重比矢量喷管发动机研制成功 (F119)高机动性战斗机即将装备部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