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重视新课改 稳健求高效——地理高考复习策略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56983212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重视新课改 稳健求高效——地理高考复习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高三地理重视新课改 稳健求高效——地理高考复习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高三地理重视新课改 稳健求高效——地理高考复习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高三地理重视新课改 稳健求高效——地理高考复习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高三地理重视新课改 稳健求高效——地理高考复习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重视新课改 稳健求高效——地理高考复习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重视新课改 稳健求高效——地理高考复习策略(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视新课改 稳健求高效 地理高考复习策略,一、新课改的启示学科内容:体系性专题性案例性问题教学:结论性过程性(注重地理问题的形成过程),【08年海南卷22】兰州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白兰瓜的不利影响,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是白兰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图7)。说明砂砾层对白兰瓜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通过巧设的案例,突出了地理学科的应用价值。采用案例研究的方式。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答案:砂砾层减少了水分蒸发(3分);白天增温快,夜晚冷却快,增大土壤温差,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4分);可以有效减少(风沙等造成的)土壤养分流失(3分),【08年宁夏卷36】阅读资料,完成下列

2、要求。图5所示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1)甲、乙两段多发浓雾,试说明其原因;两路段中哪一段受浓雾影响频次更多,时间更长,为什么?,考查“雾”的学习过程答案:地势比较低(冷空气容易进入) 水汽较多(靠近河流) (易产生浓雾)。乙路段 乙路段地势较甲路段(更)低平,(离山较远,冷空气更容易进入) 接近(开阔)河谷的路段比甲路段更长(水汽较多),二、近几年高考体现的新课程理念1、高考是指向标,它指引着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突出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重视试题新情境的创设 理念,2、高考试题已与新课程的接

3、轨。目前的高考试题以能力立意为核心,通过各种图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正确表达地理观点的能力等等。从高考试题的材料选择来说,关注人口、资源、环境等人类重大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并不是对教材的重新呈现,而是考查学生在新情景、新材料中,运用地理原理去解决新问题。,【08年全国卷】产业重心是区城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图2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57题。,5.图中、线依次代表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6.从产业重心的纬度

4、变化看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7.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A.第二产业向东南 B.第二产业向东北C.第一产业向东南 D.第三产业向东南,高考不断在变化和改革,而且是试图向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挑战。 做再多的试题,碰到原题的概率几乎是零,发现还是对付不了高考,试题总是“出人意料”;即使是把教材带进考场,开卷考试,分数也不会有太多的提高,发现大多问题无法在书本上找到现成的答案。,三、高中地理的“核心”内容和要求 1、凸显试题的地理性特征: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空间性特点。,【2007海南卷第

5、1112题】图3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火成岩体的相互关系。回答1112题。 11.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A. 火成岩1、沉积岩1、 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3B. 沉积岩3、火成岩1、 火成岩2、沉积岩2、沉积岩1C. 沉积岩3、火成岩1、 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1D. 沉积岩3、沉积岩2、 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1,2、注重学科主干知识:注重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不过分强调知识的覆盖面,而是有所选择地体现重点知识的考查。如:08年全国文科综合卷1考点知识分布统计,3、注重方法和能力:通过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运用地理图表材料,直接和间接地考查读图能力。,【2008宁夏卷第1011题】溶解氧D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的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生化需氧量BOD是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体时需要消耗氧的数量,它用于监测水体有机物的污染状况。图4为某河由M河段至Q河段水中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浓度变化曲线。据此完成1011题。 10.图4中有机污染源在 A.1 B.2 C.3 D.4 11.最容易导致鱼类死亡 的河段是A.M B.N C.O D.P,四、新课程理念下高考的猜想更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地理原理的应用、新情景的创设更注重探究与创新会出现有限度的开放性试题,【07年宁夏卷37】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

7、(2)该地区计划建一大型机场,分别说明b、c两地作为机场选址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提示:大型机场占地规模大,c地需填海。)答案: b地 有利:位于几个大城市的中间(靠近几个大城市),便于旅客和货物的集散(交通便利) 不利:占用大量农田和湿地。C地 有利:(通过填海兴建机场,)可以保护农田和湿地。不利:位置偏离大城市,不利于旅客和货物的集散。(交通不便)填海造陆,工程造价较高。,主干知识的重要性仍在以区域地理为背景,以必修教材为主体关注选修1A与必修教材中相关知识的原理性拓展的内容自选模块(选修1B)命题难度估计不大,应该以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为重点,命题的综合性会降低,对原理的应用可能会更为关注,着

8、眼点和切口相对较小。人口增长模式判断、循环经济分析、气候分析、地质剖面图判读、地球运动、地图知识、等高线判读、区域发展、交通区位分析等仍是命题重点。,关注浙江省地理的有关内容浙江省的有关内容,并没有脱离中学地理的主干知识和主体能力要求,适当体现浙江地理的有关内容(学习身边地理),也是新课程地理教学新理念的具体体现,如: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港口建设、沿海新能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台风与防灾等,五、09年地理高考复习的策略1、确实重视主干知识,加强理解和应用性训练。2、巩固区域地理背景框架,关注重点区域的地理特征。3、建立分析模型,明确解题思路,提高表达能力。4、加强读图训练,提高信息

9、获得和分析能力。,1、确实重视主干知识,加强理解和应用性训练。明确主干知识: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3)大气受热过程 (4)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5)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6)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7)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

10、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4)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各大洲的重要特征: 东亚的东西差异; 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物产; 中亚干旱气候; 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单一产品经济; 欧洲西部曲折的海岸线、温带海洋性气候、发达的经济; 美洲南北纵列分布的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南极洲寒冷的自然环境。,各国的重要特征: 日本地狭人稠的客观事实和对外依赖的经济特点; 印度水旱灾

11、害对农业的影响; 埃及的尼罗河及其赠礼; 德国重要的地理位置及其发达的乳畜业; 俄罗斯独特的交通与工业; 美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其居世界首位的工农业; 巴西盛产热带经济作物; 澳大利亚半环状的气候和丰富的资源:,准确、全面地把握透彻f地理解概念和原理对概念、原理的理解程度是获取高分的关键,尤其是体现地理逻辑、地理思维的一类知识,它也地理试题的命题焦点。,图中外圆表示中高纬线圈,N为北极点。读图回答 46题。,4.若AB弧表示夜弧,则D点 的日出时间是( B )A21时30分 B.2时30分C.8时00分 D.3时30分,延伸:画出晨昏线及用阴影表示夜部分,落实地理事物的空间性高考试题中,把位置的

12、判断作为一种基本地理知识来看待的,由于高中地理内容没有区域地理的知识,很容易被忽视;同时也不清楚到底要复习到什么程度。值得注意的是地理事物的空间性,不仅仅是空间位置,更应该包括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2、巩固区域地理背景框架,关注重点 区域的地理特征明确区域定位-地理位置和地理要素的定位。,熟记中国要素和世界要素图 构建具有整体性背景下的心理地图,确定区域地理位置,1根据经纬网和大陆轮廓的经纬度位置定位。这就要求能熟练掌握世界各大陆轮廓特征及在经纬网中的位置,以及世界和中国主要地理单元在经纬网中的位置。 2根据河流水系分布特征定位。特别是中国的区域定位,可以根据长江、黄河各河段的水系形态特征

13、确定区域位置。 3根据地形分布特征定位。在比例尺较大的小区域定位时,地形分布特征,包括地形类型(海拔)、地势分布、地形单元分布都可以作为区域位置确定的依据。 4气候特征、省区轮廓、交通线路分布特征也可以作为区域位置确定的辅助依据。,下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读图,判断(1)(4)题。,(1)PQ线位于 ( D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 (2)下列四项,居于X他所在国的是 ( A )A.大堡礁 B.泰姬陵 C.好望角 D.格林尼治天文台 (3)北京一年中雨量最多的季节,X地 ( D )A.每月降水

14、量在10毫米以下 B.盛行东北季风C.时逢干季 D.气旋活动频繁 (4)Y地所在国 ( C )A.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东岸附近海域有寒流流过C.是世界主要的小麦生产和出口国之一D.是世界主要水稻生产国之一 (2001年全国文综卷1),区域地理要素定位,区域地理知识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作为地理背景知识出现,是分析某一问题的背景素材。对某一区域的单一地理要素特征的定位一定要建立在世界和中国的大背景下的分析。如世界某一地区的气候特征应放在全球气候分布的背景下分析;中国某一地区的气候特征应放在中国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分布背景下分析;某一地区的地形应放在全球地形分布的背景下分析。所以对区域地理各

15、要素建立一个全球的和全中国的知识背景。世界大陆轮廓与经纬网位置、气候、地形和中国地形、气候的气温降水是最重要的。 用联系、综合和可持续观念,认识和评价区域问题,把区域放在它所属的大地理区域背景下考量在总体上把握大的地理要素对其地理特征的影响,找出形成区域特征差异的宏观和微观因素,确定限制性因素和优势条件。如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确定重点区域的命题素材。对重点区域要加强基本素材的积累,特别要注重提炼命题素材。以课题的方式积累素材,形成区域地理知识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知识紧密结合的知识体系。,09浙江省考试说明:不同尺度区域(如大洲、地区、国家)的主要地理特征。,读某国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该国南部海域属于 洋。该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2)从地理位置看,该国属于 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 。 (3)该国人口稠密,在地形、气候条件下,大部分地区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4)说明该国气候、地形对发展该类型农业的不利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