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关于腰疼的论述及治疗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981619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帝内经》关于腰疼的论述及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帝内经》关于腰疼的论述及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帝内经》关于腰疼的论述及治疗(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帝内经中关于腰疼的论述及治疗现在人腰痛的发病率很好,很多人都有腰痛的情况,一般腰痛西医的治疗 都认为是椎间盘的问题,都是先让你做个 CT 看看,如果椎间盘没有问题,西医 也就没有什么治疗办法了,椎间盘有问题,那么西医就是手术,包括所谓的微 创手术,效果可是强差人意。那么中医的效果如何呢?如果你到中医院去,那 么很多中医给你针灸、推拿、艾灸、膏药等,效果如何呢?应该说比西医能好 些,但是也不是特别让人满意。其实腰痛在黄帝内经中讲的很详细,如果 按照经文来检查诊断治疗,效果是效如桴鼓,如汤泼血。下面我们就看看黄 帝内经是如何诊断和治疗的。“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

2、,春无见血。”解释如下:足太阳经脉发病使人腰痛,疼痛时牵引项脊尻背,好象担负着 沉重的东西一样,治疗时应刺其合穴委中,即在委中穴处刺出其恶血。若在春 季不要刺出其血。“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夏无见血。”解释如下:足少阳经脉发病使人腰痛,痛如用针刺于皮肤中,逐渐加重不 能前后俯仰,并且不能左右回顾。治疗时应刺足少阳经成骨的起点出血,成骨 即膝外侧高骨突起处,若在夏季则不要刺出其血。“阳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顾,顾如有见者,善悲,刺阳明于胫前三痏,上下和之出血,秋无见血。”解释如下:足阳明经脉发病而使人腰痛,颈项不能转动回

3、顾,如果回顾则 神乱目花,犹如妄见怪异,并且容易悲伤,治疗时应刺足阳明经在胫骨前的足 三里穴三次,并配合上巨虚、下巨虚穴刺出其血,秋季则不要刺出其血。“足少阴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刺少阴于内踝上二痏,春无见血,出血太多,不可复也。”解释如下:足少阴脉发病使人腰痛,痛时牵引到脊骨的内侧,治疗时应刺 足少阴经在内踝上的复溜穴两次,若在春季则不要刺出其血。如果出血太多, 就会导致肾气损伤而不易恢复。“厥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弓弩弦,刺厥阴之脉,在腿踵鱼腹之外,循之累累然,乃刺之,其病令人善言,默默然不慧,刺之三痏。” 解释如下:足厥阴经脉发病使人腰痛,腰部强急如新张的弓弩弦一样,治 疗时应刺厥阴

4、的经脉,其部位在腿肚和足根之间鱼腹之外的蠡沟穴处,摸之有 成片不平的结节者,就用针刺之,如果病人多言语或沉默抑郁不爽,可以针刺 三次。“解脉令人腰痛,痛引肩,目目巟目巟然,时遗溲,刺解脉,在膝筋肉分间郄外廉之横脉出血,血变而止。解脉令腰痛如引带,常如折腰状,善恐;刺解脉,在郄中结络如黍米,刺之血射以黑,见赤血而已。”解释如下:类经中言解脉者,谓太阳支脉,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 中者也,故其痛如 引带、如折腰也。太阳之脉络肾,肾志恐,故善恐。 中,即委中穴也。解脉发病使人腰痛, 常好象腰部被折断一样,痛时会牵引到肩部,眼睛视物不清,时常遗尿, ,并且时常有恐惧 的感觉治疗时应取解脉在膝后大筋分肉间(委中穴)外侧的委阳穴处,治疗时应刺解脉, 在委中有络脉结滞如黍米者,刺之则有黑色血液射出,等到血色变红时即停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