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师范生就业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6975337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师范生就业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浅谈师范生就业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浅谈师范生就业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浅谈师范生就业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浅谈师范生就业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师范生就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师范生就业(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师范生就业,演 讲 者:x x,目录,大学生就业形势 分析原因 出台政策及专家意见 师范生就业挑战 师范生就业机遇 应对策略 结束语,大学生就业形势,2008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559万 2009年人数为610万,分析原因,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说,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趋紧有四个原因: 一是毕业生人数多,2008年是559万,2009年是610万。 二是就业空间相对紧,“特别是如果企业需求下滑比较厉害的话,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就业机会相对就会比过去有所减少”。 三是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还亟待完善。 四是大学教育与市场脱节、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实际就业市场不适应的问题存在,成为大学

2、生就业的一个障碍。,出台政策及专家意见,近几年,各省教育厅相继出台了师范生就业的一系列新政策这些政策规定使师范生就业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即由国家包分配。包当干部的就业模式转变为师范生和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就业模式。这种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师资的合理配置的就业体制即师范生的就业市场化。师范生就业市场化无疑使师范毕业生和高等师范院校面临着新的机遇和冲击。,专家指出,由于近年来基层中小学的规模在压缩,教师岗位需求不多,加上每年师范生的数量都在增加,所以造成这种供大于求的情况。希望师范生们眼睛不要只盯着教师这个职业,要拓宽视野,多渠道就业。只有对各种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才能把握住时代脉搏

3、。找到应对的策略。,师范生就业挑战,师范毕业生人数增多,教育部门职位饱和使师范生面临膨胀性失业 高校招生规模连续扩大使师范毕业生数量也在逐年增长。但与此相反中小学学生人数逐年下降学校班级数逐年减少2、3所学校合并成l所学校。学校布局的凋整使中小学教师出现大幅超编每年都有新毕业的师范专业学生但是又并不是每年都有到年龄退休的老教师使得教育队伍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师范招生规模的膨胀和教师岗位饱和造成了师范生“膨胀性失业”的局面。,教师资恪证放开,师资来源渠道多元化对师范生就业产生影响 教育部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动计划中指出:“要向社会招聘具有教师资格的非师类高校优秀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4、。”除了非师范生社会人员如资深专家、技术人才、外教、退休教师也可以参与竞争教师岗位到教育教学部门就业。这些非师范毕业生社会人员与师范生相比综合能力强。经验丰富,更受学校和学生的欢迎成为师范生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师范毕业生供需不平衡使“就业的结构性子盾逐渐突出” 首先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供需不平衡。目前的就业状况是研究生供不应求本科生基本平衡,专科生供大于求专科生的就业难度较大。其次不同专业毕业生供需不平衡。 2006年在师范类各专业中。小学教育、物理学、美术学、生物科学、英语等专业初次就业率较高需求相对较大;化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初次就业率相对较低需求相对较小。最后地区之间供需不

5、平衡。这几年城市的师资需求渐渐饱和吸纳毕业生的空间非常小而广大经济欠发达地区急需大量师资许多师范生却不愿去任教。,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加剧了师范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 目前我国的以政府为主导高校为基础的大学生毕业市场体系的服务功能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高等师范院校就业工作部门、政府毕业主管部门之间沟通不足开拓就业市场力度不够提供就业信息不够服务不到位结果导致“用人单位不知何处觅人才毕业生不知哪里找工作”现象的出现。同时。由于社会上用人不正之风的存在部分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在任用毕业生时暗箱操作。导致部分社会资本较弱的师范毕业生就业更难。,师范生就业机遇,师范生就业不再受到行业的限制 在师范生就业没有

6、进行市场化改革以前师范生就业绝大部分局限于教育系统严重地束缚了人才的流动限制了人力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优化配置的可能性。师范生就业进行市场化改革以后学生的就业由原来面向单一的教育系统变为教育系统和非教育系统的任何单位大大地加强了师范生的就业面。各省近年相继出台政策规定师范毕业生既可以报考国家公务员或到部队工作。亦可到其他企事业单位和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师范生的就业不再受地域的限制 在师范生就业放开之前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和国家进行人力资源调配的需要师范生毕业后还要回到原籍就业限制了学生进行选择的机会。师范生就业的放开户籍制度的改革地方保护主义政策的逐渐取消使师范毕业生可以到非毕业生生源所在地

7、的任何省市工作对志愿到农村及西部地区任教的师范生国家还出台了特殊的优惠政策。如果毕业生不愿就业师范生毕业后户口可暂时保留在学校、档案暂挂靠省教育厅。暂缓就业。,师范生在教育系统的就业不再受到所有制的限制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绝大部分中小学校都是政府设立。基本不存在民办的教育教学机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各种私立学校如雨后春笋一般大量涌现。这些学校专任教师较少。需要大量接受过正规系统师范教育、具备较高素质的青年教师师范毕业生在满足这方面要求上占有优势。另外,目前很受社会关注的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也需要政府在教育模式和办学模式上进行创新。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大量的合格教师。这给师范

8、毕业生提供了又一个就业机会。,应对策略,采取开放型的办学模式 近几年由于师范生满意的教师岗位有限越来越多的师范生到敦育领域外从事非教育行业针对这种状况一些师范院校已经开始尝试新的开放型办学模式。即学生在学习两年或三年学科专业知识后,在第三年或第四年根据自己的志愿选择是否接受师范教育获得师范专业学士学位或专业学士学位。这种办学模式与世界教师培养模式接轨值得借鉴。各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完善师范生培养模式不断改革与创新。,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 现在我国高师院校的许多专业往往都是根据自己学校的学科进行建设的这种专业设置考虑更多的是学科本身的要求和规律较少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造成师

9、范人才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脱节。因此各高师院校要不断开展就业市场需求分析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根据就业指导部门反馈的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课程设置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模。这样高师院校生产出的“产品”才能适销对路,供不应求。,课程改革,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目前我国正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等师范教育要渗透“新课改”的精神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把教学目标从注重知识的传授转移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来。在课程设置上扩大选修课的比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通识”教育。在考试方式上改变以往考教材笔记的评价方式代之以提交

10、课程论文等能培养学生能力的评价方式。,加强对师范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师范生就业机制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整个社会劳动人事部门的改革涉及到各种行之有效的规范的建立以及消除各种在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方面存在的不正之风,等等。但是更主要的是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指导作用。针对师范生就业难的现状各高师院校就业指导中心要及时为毕业生提供有关部门的需求信息,加强对毕业生的观念引导和技巧指导。各院系的教师也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采取各种途径介绍和推荐毕业生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师范生自身的应对策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师范生在入学后就要规划好自己将来打算的职业并根据该职业所要求具备的素质不断努力。

11、准备在教育系统内就业的就要提高教师应具备的技能水平加强教育实习。为能使自己毕业后胜任教师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准备在系统外就业的就要强化自身的个性化素质,培养某方面的显著特长;准备继续求学的就要学好外语和专业课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师范生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很多师范生进入大学后放松了对自己的管理。失去了奋发进取的精神不愿意努力学习。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面前师范生必须要有紧迫感严格要求自己为自己制定一些近期目标如:每学年阅读专业书籍l0本其他文学等书籍20本进行演讲一次撰写学术论文一篇等等。总之,师范生除了学好专业课程外还要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博览群书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尤其是口

12、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准确进行自身定位降低就业期望值 目前的师范毕业生大部分还是希望到城市、发达地区工作而不愿到农村、落后边远地区就业;希望到公办学校或事业单位工作而不愿到私立民办学校或私人公司工作师范生的就业期望仍然很高没有随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师范生在就业前要清醒地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客观地评价自己逾越观念的樊篱超越传统的择业惯性到民办学校、到偏远地区、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和创业。只有这样师范生才能抓住就业机会为自己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结束语,总之,面对师范生就业市场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无论是师范院校还是师范毕业生都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及时进行各种调整。师范院校要进行改革,以各种途径提高学校的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的竟争力;师范生要加强专业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就业期望,将自身理想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师范生就业市场化的改革是大势所趋,只有适应了这个变革的学校和个人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