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4全国生物联赛真题归类及要点讲解——生态学与动物行为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967907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9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0-2014全国生物联赛真题归类及要点讲解——生态学与动物行为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00-2014全国生物联赛真题归类及要点讲解——生态学与动物行为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00-2014全国生物联赛真题归类及要点讲解——生态学与动物行为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00-2014全国生物联赛真题归类及要点讲解——生态学与动物行为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00-2014全国生物联赛真题归类及要点讲解——生态学与动物行为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0-2014全国生物联赛真题归类及要点讲解——生态学与动物行为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0-2014全国生物联赛真题归类及要点讲解——生态学与动物行为学(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麻城一中高二生物学竞赛辅导 120162016 年寒假生物奥赛专训年寒假生物奥赛专训动物行为学与生态学(动物行为学与生态学(20%20%)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生态因子生态因子竞赛竞赛知识先学习知识先学习一、生态学概念:一、生态学概念: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和无机环境相互关系及机理的科学。 (联赛真题对应练联赛真题对应练 一、生态学概念) 二、生态因子生态因子(联赛真题对应练联赛真题对应练 二、生态因子) 1、定义: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环境要素。 2.类型 :(1)气候因子(光、温、水、空气等因子) ;(2)土

2、壤因子(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肥力和土壤生物等因子) ; (3)生物因子(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因子) ;(4)地形因子(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等) ;(5)人为因子。 3.限制因子与耐性 (1)限制因子: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任何生态因子超过生物的耐受极限,就成为限制因子。水中的氧会成为鱼生存的 限制因子。 (2)耐性限度(the limits of tolerance):每个种只能在环境条件一定范围内生存和繁殖。也即生物种在其生存范围内,对任一 生态因子的需求总有其上限与下限,两者之间的距离就是该种对该因子的耐性限度。 (3)耐度限制的调节:通过下列主要方式:新环境适应-驯化培育;

3、休眠“逃避”限制;生理节律变化和其他周期性补偿变化。 调节的目的是对恶劣环境的克服,通过这些方式,使体内生理、行为达到平衡,而抵抗恶劣环境。 4 4生态因子的两个定律生态因子的两个定律 (1)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取决于处在最小量状况的食物的量 (2)耐受性定律:又称 shelford 耐性定律,生物的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 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 5.5.生态幅:生态幅:每一个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即生态幅,这主要决定于各个种的遗传特性。 三、温度生态效应:温度生态效应:(联赛真题对应

4、练联赛真题对应练 三、温度生态效应) 1.1.决定地球上温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决定地球上温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入射的太阳辐射和地球表面的水陆分布 2.2.温度与生物生长发育:温度与生物生长发育: 生长“三基点”最低、最适、最高温度。 (1)发育:植物的春化作用(某些植物要经过一个“低温“阶段才能开花结果) 。 (2)低温致死的原因:冰结晶使原生质破裂,损坏了细胞内和细胞间的细微结构;溶剂水结冰时,电解质浓度发生变化,引起细胞渗 透压的变化,造成蛋白质变性;脱水使蛋白质沉淀;代谢失调,乃至停止 (3)高温对生物的影响: 植物:减弱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使此两个重要过程失调,造成植物的饥饿现象;

5、破坏植物的水分平衡,促使蛋白质凝固,导致 有害物质的积累。 (分解过程的中间产物积累在体内) 动物:破坏酶的活性;使蛋白质变性;缺氧,排泄功能失调;神经系统麻痹。 3.3.有效积温法则:有效积温法则: (1 1)含义:)含义:每种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外界摄取一定的热量(K)才能完成其某一阶段的发育。 (2)公式:K=N(TT0) ,其中,k 为该生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有效积温,以“日度”表示,为常数;T 为生长发育期内的日平均温度; T0为该生物生长活动所需最低临界温度(生物学零度) ;N 为天数。 (3 3)应用:)应用: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

6、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预测害虫来年发生程度;预测害虫来年发生程度;推算生物的年发生历;推算生物的年发生历; 3.3.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 对低温适应在形态、生理和行为方面的表现 (1)植物:抗寒:形态方面芽叶具有油脂类物质,芽具鳞片,植表有蜡粉密毛,植株矮小;生理方面芽叶具有油脂类物质,芽具鳞片,植表有蜡粉密毛,植株矮小;生理方面通过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和增加 细胞中的糖类、脂肪等物质来降低植物的冰点,增加抗寒能力。 抗热: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或盐的浓度,这有利于减缓代谢速率;靠旺盛的蒸腾作用避免使植物体因过热受害。还有一些植物 具有反射红外线的能力; (2)动物: 贝

7、格曼定律:高纬度地区恒温动物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减少 阿伦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为四肢、尾巴、外身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的趋势。 葛洛格规律:温血动物在温暖地区的个体黑色素增多,在干旱地区则红,黄,棕色为多,在寒冷地区色素逐渐减弱 乔丹定律乔丹定律 (JordansJordans rulerule): : 栖息于冷水水域中的鱼类,比栖息于温暖水域中的同种鱼的脊椎骨数目多。解释:低温使鱼类的生 长和发育速度变慢,因而延长了其性成熟时间,从而产生更大的个体,其脊椎骨的数目也增多. 区别:阿利氏规律-群聚可能会增加个体间对营养、食物和空间的竞

8、争,但这经常被群体存活力的提高而抵消。 4物候节律:是指生物的生命活动对季节变化的反应现象。物候学(pheology)则是指研究生物与气候周期变化相互关系的科学。 四、四、光照和水的生态作用光照和水的生态作用(联赛真题对应练联赛真题对应练 ) 1 1光的生态效应光的生态效应 (1)光强的生态作用对生物的适应光强的生态作用对生物的适应:光强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有重要作用植物黄化现象(eitiolation phenomenon)麻城一中高二生物学竞赛辅导 2光照强度与水生植物; 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类型 (2)光饱和点光饱和点: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的效率与光强成正比,但是到达一定程度,光

9、合作用的效率不会提高,这点称为光饱和点。 (3)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叶绿素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吸收蓝紫光;红光有利于糖的合成,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 深水中的红藻(紫菜)能够较有效的利用绿光。紫外光的作用抑制了植物茎的伸长,所以很多高山植物都具有特殊的莲座状叶丛。 (4)昼夜节律与光周期 昼夜节律:大多数生物活动表现出昼夜节律,即 24h 循环一次的现象。 动物的行为习性常表现出明显的昼夜节律,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也表现出有规律的昼夜变化。 光周期现象:生物对白天黑夜的相对长度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photoperiodism) 。 生物的光周期现象常表现在:日照长短与植物开花、种

10、子萌发、地下部分的生长、动物的生殖、休眠等。 (5)年轮:树目受阳光照射多的一面,生长快,所以年轮就疏一些.光照少的一面生长慢,年轮就密一些,所以在北半球,年轮密的应是北, 年轮疏的是南2.水生动物的渗透压调节水生动物的渗透压调节(1)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大致有两种渗透压调节类型。一种类型是动物的血液或体液的渗透浓度与海水的总渗透浓度相等或接近;另 一种类型是动物的血液或体液大大低于海水的渗透浓度。 硬骨鱼类和甲壳动物体内的盐是通过鳃排泄出去的,而软骨鱼类则是通过直肠腺排出。 淡水动物:丢失的溶质从两个方面得到弥补:一方面从食物中获得某些溶质,另一方面动物的鳃或上皮组织的表面也能主动地把钠 吸收

11、到动物体内。 (2)山脉高峻能阻隔季风,形成雨影效应。在迎风坡一面降水增多,背风坡降水较少。20092009 全国卷全国卷 5757联赛真题对应练联赛真题对应练 一、生态学概念 1.(2000 全国卷 58)生态学是研究 A.各类生物的形态和结构的科学 B.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C.生物牺居的科学 D.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二、生态因子 1.(2009 全国卷 50)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 A. 综合因子B. 一般生态因子 C. 替代因子 D. 限制因子 2.(2013 联赛 50)科学家经过对土壤的检测,发现某块地中营养物质对于某种作物的产量的作用,其中氮可维持 400Kg

12、 产量,钾可维 持 270Kg 产量磷可维持 550Kg 左右,则实际产量一般会在:(单选 1 分) A.400Kg 左右 B.270Kg 左右 C.550Kg 左右 D.1620Kg 左右三、温度生态效应 1.(2013 联赛 103)与非冬眠时相比,动物在冬眠时:(单选 1 分) A.心率会显著增加 B.警戒行为变得更强 C.体温显著上升 D.呼吸频率显著变慢 2.(2009 全国卷 47)关于动物对高低温的耐受极限,下列哪些特征不属于高温致死的原因? A. 酶活性被破坏 B. 脱水使蛋白质沉淀 C. 氧供不足,排泄功能失调 D. 神经系统麻痹 3.(2007 全国卷 86)北美洲在过去的

13、 18000 年中,云杉、白桦向北推移的原因是: A潮湿气候的区域已经向南推移了 B飓风发生的频率增加了 C年平均温度升高了 D年均降水量增加了 4.(2009 全国卷 111)物种的地理变异是指广布种的形态、生理、行为和生态特征往往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种群间显著差异。下面哪些 项可作为地理变异经典例证? A. 葛洛格规律(Glogers) B. 阿利氏规律( Allees) C. 贝格曼规律(Bergmanns) D. 阿伦规律(Allens) 5.(2009 全国卷 53)由于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失去平衡,使南美赤道附近海面水温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 并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动

14、的异常气候现象是: A. 温室效应 B. 气候变暖 C. 拉尼娜 D. 厄尔尼诺 6.(2001 全国卷 26)以下关于动物对温度的适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低温条件下,变温动物的寿命较长,随着温度的增高,其平均寿命缩短 B.温暖地区,变温动物完成发育史比在冷的地区为慢 C.常温动物在低温下保持恒定的体温,而变温动物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有相应的变化 D. 温度是动物分布的限制因子,最重要的是地区平均温度 7.(2007 全国卷 84)下面不属于内温动物对低温环境生理适应对策的是: A. 阿伦规律 B. 逆热流交换机制 C. 产热 D. 局部异温性 8.(2005 全国卷 76)下列各项中不

15、属于温度生态效应的是:A北大西洋涛动(NAO)使挪威国鸟河乌的存活率上升,种群数量增加 B北极狐的耳朵比非洲狐的小C温带森林中的啮齿类毛色较热带森林中的栖居者毛色浅 D帝企鹅冬季繁殖时雄鸟集群孵卵 9.(2005 全国卷 82)西藏高原的白菜与萝卜比我国其它地区生长的要大的原因是: A. 昼夜温差大 B阳光辐射强烈 C白天温度高 D降水多 10.(2001 全国卷 71) 判断西藏高原的白菜与萝卜比生长在我国其他地区的要大的原因。 A昼夜温差大 B阳光辐射强烈 C白天温度高 D降水多 11.(2001 全国卷 72)判断云杉不能在华北平原上生长的原因。 麻城一中高二生物学竞赛辅导 3A降水量太大 B温度过高 C土壤中缺乏云杉生长所需要的元素 D温度过低12.(2012 全国卷 41)动物的生长和发育是需要一定温度的,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单选 2 分)A外界温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动物机体的体温,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B当外界温度低于某一温度时,昆虫就停止生长发育,这一温度阈值称为发育起点温度C动物的发育速度总是随环境温度的增高而加快的D昆虫发育的有效积温是发育历期乘以发育期的平均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