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植物细胞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6960485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秋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植物细胞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3年秋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植物细胞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3年秋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植物细胞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3年秋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植物细胞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3年秋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植物细胞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秋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植物细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秋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植物细胞(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自主探究】 对微小物体和细胞的观察,我们常用的观察工具是什么?其基本的构造有哪些?,填出图中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目镜,转换器,物镜,载物台,遮光器,反光镜,粗准焦 螺旋,镜臂,细准焦 螺旋,压片夹,镜座,镜筒,通光孔,【合作交流】 1.目镜和物镜上第一个数字表示什么? 提示: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 2.能够反射光线和调节视野亮度的结 构分别是什么? 提示:反光镜;反光镜和遮光器。 【分析】显微镜的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种镜面。凹面镜有聚光作用。在外界光线比较暗的情况下采用凹面镜能得到较明亮的视野。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能控制进入视野中的光

2、线强弱。,提醒:反光镜 的凹面镜有聚 光作用。,3.显微镜的构造中能放大物体的结构有哪些? 提示:目镜和物镜。,显微镜的使用 【自主探究】 1.目的要求 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学习规范的_。 2.材料用具 _、写有“上”字的玻片、动物或植物玻片标本、 _、纱布。,操作方法,光学显微镜,擦镜纸,3.方法步骤 取镜:一只手握住_,另一只手托住_安放:放在实验台距边缘大约_处,安装好_和_对光:使_和较大的_对准_一只眼注视_内,转动_,直到通过目镜看到_的圆形视野,镜臂,镜座,7厘米,目镜,物镜,低倍物镜,光圈,通光孔,目镜,反光镜,明亮,观察:放置玻片标本:放在_上,用_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_的中

3、心下降镜筒:转动_,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_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_)升高镜筒:一只眼向_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_,直到_为止再略微转动_,使看到的物像更加_收镜:把两个_偏到两旁,_降至最低处,放进镜箱,送回原处,载物台,压片夹,通光孔,粗准焦螺旋,玻片标本,物镜,粗准焦螺旋,看清物像,细准焦螺旋,物镜,镜筒,目镜,清晰,【记忆口诀】巧记显微镜的使用 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细调找物像。 看完低倍找高倍,九退整理镜归箱。,4.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1)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_。 (2)物像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_。 (3)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

4、的物像就_,但观察到的细胞数 目就_。,倒像,乘积,越大,越少,【合作交流】 1.显微镜对好光后是否还能移动它的位置? 提示:不能。移动位置后反光镜的反射角度改变,视野可能会变暗。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为什么要用眼睛注视着物镜? 提示:为了防止出现物镜和玻片标本相互挤压,压碎玻片标本。,3.对光时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一部分明亮、一部分黑暗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操作? 提示:这是由于没有对好光造成的。应再转动反光镜,直到视野变得均匀而白亮为止。 4.说出对光时光线在显微镜中经过的路线。 提示: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1.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后,李军同学把手伸到载物台上,想观察构成手指的细胞的形态特点,他能看到吗? 提示:看不到。手指不透明,用于显微镜观察的物体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2.在用显微镜观察写有b字母的玻片时,李阳同学最先找到了物像,激动地让同学们来看,几个同学围了上来,结果什么也看不到,你能告诉他们看不到的原因吗? 提示:同学们围过来后,挡住了光线,视野变暗,故看不到物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