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新华第1章 cpu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6957973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新华第1章  cpu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贵州新华第1章  cpu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贵州新华第1章  cpu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贵州新华第1章  cpu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贵州新华第1章  cpu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新华第1章 cpu》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新华第1章 cpu(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CPU,主要知识点: 一、认识CPU (掌握) 二、CPU 的发展 (掌握) 三、CPU的工作原理 (掌握) 四、CPU的技术参数 (了解) 五、CPU的分类 (掌握) 六、CPU的型号和品牌 (了解) 七、CPU的超频 (了解),一 认识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1、中央处理器CPU又叫作微处理器,它由控制器, 运算器和存储单元三部分组成。2、CPU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也是整个系统最高的执 行与控制单位,其执行算数和逻辑运算及控制整 个系统指令的算数与逻辑运算,数据存储和送, 以及输入输出的控制!,二 CPU 的发展,1、Intel 4004(

2、1)1971年Intel将算数运算器和逻辑运 控制 电路集成在了,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片微处理器。(2)其参数为4位处理器,含有2300个晶体管108KHz的时钟频率。 2、Intel 8086/8088 (1)说明:1978年和1979年先后推出 (2)参数:16位微处理器,含有1.9万个晶体管, 4.77MHz时钟频率,地址总线为20位,可 使用1MB内存,3)1981年,IBM首次将8088芯片用于PC机器 中,开创了全新的个人电脑时代。(8086的 内部总线和外部总线都是16位,而8088的内 部总线是16位,外部总线是8位) 3、Intel的80286(1)说明:1982年推出。有两种工

3、作模式: 实模式和保护模式;其中,实模式被限制在 访问1M内存而保护模式可访问16M内存。(2)参数:16位处理器,24位地址总线,含有 13.4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 6MHz20MHz。,4、Intel80386(1)1985年推出。(2)参数:32位处理器,含有27.5万个晶体管, 最高频率为33MHz地址总线为32位。(3)注:其工作模式除了实模式和保护模式之外 还增加了一个虚拟86的工作模式,其可以模 拟多个8086处理器,提供处理多任务能力。(4)说明:要运行浮点运算须购80387协处理器 芯片,此时Intel设计了Cache 控制器82385,5、Intel 80486(1)19

4、89年推出(2)参数:32位处理器,含有120万个晶体管,频 率从25MHz逐步提高到了100MHz ,集成了协 处理器和8KB 的Cache,首次采用了RISC (精简指令集)技术,可以在一个时钟内执行 一条指令。 6、Intel Pentium(1)说明:1993年推出,被称为P5。(2)参数:32位微处理器,含有550万个晶体管, 时钟频率为133MHz,0.25微米和0.35微米制 造工艺,Cache为16KB。,(3)注:首次将二级缓存整和到CPU中,使其频 率与CPU同步,第一次使用独立双总线结构 (一条连接Cache另一条负责主存) 7、Intel Pentium Pro(1)1

5、995年11月,Intel 推出的第一块第六代微 处理器。(2)参数:32位微处理器,含有550万个晶体 管,时钟频率为133MHz,0.25微米和0.35 微米制造工艺,Cache为16KB。(3)首次将二级缓存整和到CPU中,使其频率与 CPU同步,第一次使用独立双总线结构(一 条连接Cache另一条负责主存),8、Intel Pentium MMX(1)1997年初,在Pentium和Pentium Pro基 础上加了57条多媒体指令,构成了Pentium MMX,其采用了双电压设计,内核电压为 2.8v,系统I/O电压为:3.3v。(2)参数:32位处理器,采用0.35微米制造工 艺,

6、集成32KB Cache。 9、Pentium II(1)说明:PII第一次采用了slot1接口,处理器 采用了sec(单边插接)与主板相连。,二、写字板,字符格式化:字体、字形、字号、删除线、下划线、字体颜色方法:执行“格式字体”命令,或者是用“格式”工具栏上的按钮 段落格式化:对齐方式、项目符号、缩进方法:执行“格式段落/项目符号样式”命令,或 者是用“格式”工具栏上的按钮。对于缩进,(2)参数:32位处理器,采用0.35微米制造工艺 和 0.25微米制造工艺,集成了32KB的一级 缓存,以及512KB的二级缓存,含有880万个集体管。(3)此时,第一块Celeron(1998年)推出,去

7、掉 了二级Cache并简化了封装,加了散热片。 10、Intel Pentium III(1)1999年 2月推出,其继续采用slot1架构,10 月份推出了Socket 370接口的Pentium III处 理器。(2)在以往的MMX基础上,增加了70条多媒体 指令SSE技术,提高了专业运行速度采 用了0.25微米和0.18微米制造工艺,工作频 率在500MHz以上,此时Celeron II代产生。,7、打印文档页面设置方法:执行“文件页面设置”命令,可以设置“纸张大小、来源、打印方向、页边距”等打印方法:执行“文件 打印”命令,进行打印设置, “确定”即可。,11、Intel Pentiu

8、m 4(1) 2000年11月21日 参数:首批P4主频为: 1.5GHz 和1.4GHz,工作电压为1.7v。(2) 2002年Pentium4 制作工艺为0.13微米, L2 cache加大为512KB。 关于CPU的命名:A:Pentium4处理器有Willamette,Northwood和Prescott三种不同芯片,其中w,核心术语最早产品,采用0.18微米工艺,发热大,频率提升困难,二级缓存256kb,性能不佳,很快被n,核心的取代,n工艺为0.13微米工艺,二级缓存512kb,为了与只有256kb 的二级缓存P4区别,Intel在其型号后面加了一个大写字母“A”,,B:市场上出现

9、了533MHZ,FSB (前端总线)的845E主板,便又出现533MHZ的外频CPU,为了与主频同而FSB为400的P4 CPU区别开,Intel又给把他们加上了字母“B”。C:继533MHZ FSB的产品之后,推出了800MHZ 的P4,便给他用了字母“C”。D: Intel 将prescott核心的celeron处理器命名为“celeron D”。Celeron D采用了90纳米的工艺,但他只拥有533mhz,fsb和256kB L2 Cache,不支持超线程技术。E:继northwood核心之后,Intel又推出了90纳米工艺的prescott核心的P4,它采用了一级流水线设计,配备16

10、kb的一级数据缓存和1Mb的L2 cache,Intel又给她命名“E”. 如: p4 2.8E,三 CPU的工作原理,CPU执行三种基本操作,读出数据,处理数据和往内存写数据,CPU是特别纯净的硅材料上制造的一个CPU芯片包含上千万个晶体管,在这上面存储对应于0和1的电荷,而0和1组成了计算机工作采用的二进制语言和数据,成组的晶体管联合起来,可以存储数据,也可进行逻辑运算和数字运算,一条指令可包含按明确顺序执行的许多操作,CPU的工作就是执行指令,工作过程为:指令指针给指令读取器,指示存放指令的内存地址,指令读取器从内存读取指令,并送给指令译码器,而指令译码器分析指令,并决定完成指令需多少步

11、骤,如需处理,则ALU将按照指令要求工作,做加减或其他运算,在CPU解释和执行指令后,控制单元告诉指令读取器从内存中读取下一条指令,这个过程不断重复,产生在显示器上所看到的结果。,四 CPU的技术参数,1、主频CPU运行时的时钟频率。主频直接影响 CPU的 运行速度,主频越高速度越快,但主频相同的 CPU性能不一定相同。 2、外频CPU的基准频率,单位为MHz,外频是CPU与主 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也是目前大部分电脑内存与 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可理解为,CPU的外 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 间的同步运行状 态。,3、前端总线(FSB)Front Side Bus频率(1)前端总线是将

12、CPU连接到北桥芯片的总线。前端总线频率即总线频率。 (2)前端总线频率与外频的区别:外频,通常为 系统总线的工作频率(系统时钟频率), CPU与周边设备传输数据的频率,具体是指 CPU到芯片组之间的总线速度。 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数据传输的速度,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4、倍频系数:倍频系数是指CPU主频与外频之间的相对比 例关系,在相同外频下,倍频越高CPU的频率越 高。但在实际上,在相同外频下,高倍频的CPU 本身意义并不大,因为,CPU与系统之间的数据 传输速度是有限的,CPU受其“瓶颈”的影响。5、高速缓存(Cache)(1)缓存是一种比主存更快的存储器(一般为 静态

13、RAM组成),它优先于内存和CPU交 换数据。,(2)L1 Cache集成在CPU内部,速度与CPU同 步,L2 Cache在新款 CPU中也集成在了内 部,一般以1/2CPU的速度运行(与CPU同 步的L2Cache为全速二级高速缓存)。L1 为CPU内部指令集和数据的交换区,L2为 CPU与内存间的交换区。(3)作用:为了缓解高速设备和低速设备数据 传输的瓶颈。(4)工作过程:CPU需要数据时,首先查找 Cache,如果没有找到再查找内存,找到后 直接送到CPU并在Cache中做备份。,6、CPU扩展指令集(1)指令集就是CPU中所有指令的集合(CPU的 运行其实是一个个独立的指令(微指令

14、)执行的结果),CPU扩展指令集指的是CPU增加的多媒体或者是3D处理指令,这些扩展指令可以提高CPU处理多媒体和3D图形的能力。 (2)常见指令集有:MMX(多媒体扩展指令 集,Intel)、SSE(因特网数据流单指令扩展,Intel)、3DNOW!(AMD) 7、内存总线速度内存和L2之间的通讯速度,8、CPU工作电压从586 CPU开始,CPU工作电压分成内核电压 和I/O电压两种,其中内核电压根据生产工艺而 定,一般制作工艺越小,内核工作电压越低; I/O电压一般都在1.6v3v,低电压能解决功耗和 发热大的问题。9、制造工艺指硅材料上生产CPU时内部各元器件的连接 宽度,一般用微米表示,微米值越小,制作工艺 越先进,CPU可达到的频率越高,集成的晶体管 的数量就越多,目前,Intel和AMD以达到0.13微 米,今年Intel将达到0.09微米的制造工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