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章课件 课后题解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6957907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5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章课件 课后题解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章课件 课后题解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章课件 课后题解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章课件 课后题解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章课件 课后题解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章课件 课后题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章课件 课后题解(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第五章 课后题解,6. 8.,处在同一条微指令的微命令不能译码,只有属于不同微指令的微命令(不同时出现)才可译码。,11.微指令采用水平型格式。 假设判别测试字段中每一位作为一个判别标志,那么由于有4个转移条件,故该字段为4位。 因为控存容量为512单元,下地址字段为9位。 微命令字段则是(48-4-9)=35位。12. (1)流水线的操作周期应按各步操作的最大时间来考虑,即流水线时钟周期,100ns,(2)遇到数据相关时,就停顿第2条指令的执行,直到前面指令的结果已经产生,因此至少需要延迟2个时钟周期。(3)如果在硬件设计上加以改进,如采用专用通路技术,就可使流水线不发生停顿。,16. (1) I1 LDA R1, AI2 ADD R2, R1 分析:流水下I2先读R1,I1后写R1;应是I1先写。所以写后读相关,即RAW。 (2)无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