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与原理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6956428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5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设计与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建筑设计与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建筑设计与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建筑设计与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建筑设计与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设计与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设计与原理(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设计与原理,公共建筑设计,黑龙江工程学院 建筑系 宋万胜,前言,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功能关系、空间组合、造型艺术、技术经济问题以及空间组合的综合分析; 相关课程:建筑初步、房屋建筑概论、建筑构造、建筑史、形式美学等; 学习方法:听、读、看、模、用,总目录,第一章 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第二章 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第三章 公共建筑的造型艺术问题 第四章 公共建筑技术经济问题的分析 第五章 空间组合的综合分析 实 录,第一章 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第一节 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第二节 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第三节 群体建筑环境的空间组合,1.1 总体环境布

2、局 的基本组成,建筑设计本身就是环境艺术的设计; 公共建筑的环境艺术,应是“生活环境”与“视觉艺术”的完美结合; 室外环境分析:内在因素+外在因素(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关系,使之统一和谐完整); 室外环境组成:建筑群体、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品、灯光造型、夜景的光照艺术等。,一、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建筑,建筑及建筑群体是室外环境空间的主体,常位于明显而又主要的部位; 以建筑为主体的格局形成后,再将其它附属因素综合布局,构成完整的室外空间环境; 组合后的室外空间环境,应体现一定的设计意图和艺术构思;(形式美的运用:比例,尺度、对比、对称、节奏和韵律、和谐统一原

3、则等); 实例分析:上海体育馆、天安门、圣马可广场、国外商业中心等。,二、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室外环境空间的使用,可有以下三种情形:(一)开敞的空间场所(集散广场),其大小和形状应视公共建筑的性质、规模、体量、造型和所处的地段情况而定。如影剧院、会堂、体育馆、铁路客运站、航空港等类型的公共建筑,因人流车流量大而集中,交通组织比较复杂,所以建筑周围需要较大的空间场所。又如旅馆、宾馆、商店等类型其人流活动是持续不断的特点,交通组织简单,场所的布局可以紧凑些。对于要求有安静环境场所的学校、医院、图书馆等,虽人流不甚集中但为了防止噪声干扰,需安排一定的绿化场所作为隔离带。集散广场的功能与艺术处理(空

4、间尺度立体构成),布置在道路交叉口处的建筑,为避免出入口处人流的干扰,常将建筑后退,形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有利于干道转角处车辆转弯时的视线要求,也有利于道路交叉口处的空间处理。上述空间常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室外空间构图的需要,安排一定的绿化、雕塑、壁画与小品,借以丰富室外空间的艺术效果。实例分析:鹿特丹中央火车站、首都宾馆、天津大学科学图书馆、塘沽火车站、南京新百、北京炎黄艺术博物馆,(二)活动场所,如运动场、游戏场(三)停车场所,主要是小汽车停车场,其位置应设在方便易找的部位,如主体建筑的一侧或后侧,以不影响整体环境空间的完整性与艺术性为原则。高层建筑或某些大型公共建筑在车辆较多的

5、时候可考虑设置地下停车场、立体停车场,以节约用地。自行车停车场多选择顺应人流来向又靠近建筑的部位,但应重视环境的完整性避免混乱。除上述空间场所外,多数建筑还设置一些服务性的院落、单独的出入口等,多布置在隐蔽的地方。,三、室外环境的空间与绿地,在建筑室外环境空间组合中,绿化系统对于环境的作用是比较突出的,故应选择合适的绿化形式。如:成行成片的林荫路可创造严谨对称、肃穆庄重的气氛;采用小巧的庭院,运用绿化、水池、柱廊、假山、亭子及建筑小品等手法,创造开朗欢快的气氛。 装饰性建筑小品的运用 出入口及区段道路的设置,1.2 总体环境布局的 空间与环境,“环境意识就是现代意识”(阿埃里克森) “对空间的

6、占有是存在之第一表征;然而任何空间都存在于环境之中,故提高人造环境的物理素质及其艺术性,就必然成为提高现代生活质量的重要构成因素”(勒柯布西耶) 实践证明,只有充分考虑整体环境特色,才能处理好室外的空间关系 室外空间环境设计的三个方面: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创造环境 整体性、统一性,使之尽量完美。,一、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中国的造园艺术中“因与借”的辩证关系,旨在说明以全局的观念,提炼空间环境有利的因素,以充分为建筑创作服务 正确的因借关系,乃是在充分考虑公共建筑本身的基础上,运用周围自然环境景观的特点,使室内外环境的空间组合达到水乳交融、有机联系的境界 应以建筑为主,地段环境为辅 应周密分析地

7、段周围的规划、道路及建筑等情况 实例:北京和平宾馆、广州东方宾馆、日本长冈音乐剧场、桂林月牙楼,二、依照构思意图创造环境,公共建筑的环境设计,应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发挥其固有的景观特色,服从创意构思的需要,经过加工改造使环境的意趣能为总体布局意图服务,这是室外空间组合中的重要工作 但往往实际却与意图矛盾,就要在保留有利因素的基础上,着力改造原有环境中的不利因素,甚至创造环境,以适应环境设计的需要,实例:明清故宫、布鲁塞尔国博会德国馆、苏州园林、上海西郊公园金鱼廊、天津水上公园茶室 强调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突出创造性 “画有法,画无定法”(画论),1.3 群体建筑环境 的空间组合,公共

8、建筑的空间组合有两方面:分散的建筑群体、组团或中心建筑群体 需注意多形体、多空间环境设计的多层次、多内涵的组合技巧 某些公共建筑因使用性质或其他特殊要求划分成若干单独建筑来进行组合,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室外空间体系,如医疗、交通、博览、游览建筑等 中心类建筑群的组合实例:商业中心、体育中心、博览中心、市政中心等,中心类建筑的空间组合经验:1、分析功能关系,合理分区,用道路广场等交通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2、运用形式美的规律,根据建筑性格特征,创造完整优美的建筑空间环境;3、运用绿化、雕塑、小品手段,丰富环境意趣,以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环境效果。,第二章 公共建筑的 功

9、能关系与空间组合,第一节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第二节 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第三节 公共建筑的人流聚集与疏散,2.1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2.2 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2.3 公共建筑的人流 聚集与疏散,第三章 公共建筑的造型艺术问题,第一节 公共建筑造型艺术的基本特点第二节 室内空间环境艺术第三节 室外空间环境艺术,3.1 公共建筑造型艺术 的基本特点,3.2 室内空间环境艺术,3.3 室外空间环境艺术,第四章 公共建筑技术 经济问题的分析,第一节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第二节 公共建筑与设备技术第三节 公共建筑的经济分析,4.1 公共建筑设计 与结构技术,4.2 公共建筑与设备技术,4.3 公共建筑的经济分析,第五章 空间组合的综合分析,第一节 分隔性的空间组合第二节 连续性的空间组合第三节 观演性的空间组合第四节 高层性的空间组合第五节 综合性的空间组合,5.1 分隔性的空间组合,5.2 连续性的空间组合,5.3 观演性的空间组合,5.4 高层性的空间组合,5.5 综合性的空间组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