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连续梁课程设计任务书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6955309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课程设计任务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课程设计任务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课程设计任务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课程设计任务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课程设计任务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课程设计任务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连续梁课程设计任务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课程设计任务书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目录一任务书一任务书二内力计算二内力计算三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三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四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四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五提示类小问题及其答案五提示类小问题及其答案六配筋图六配筋图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课程设计任务书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课程设计任务书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课程设计任务书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一、设计资料设计资料 1、某建筑的一梁,其尺寸和计算简图如附图所示。2、梁承受的荷载为:所有恒载包括梁自重的标准值, , 所有活mkNgk/575. 7载的标准值。mkNqk/7 .143、选用材料:受力钢筋为

2、HRB335 钢筋(),其它选用 HPB2352/300mmNfy钢筋();混凝土类似 C25 等级,其强度随学生学号而变:2/210mmNfy2/)11(*05. 0)44(*04. 09 .11mmNfc学号前二位数学号后二位数,2 t/27. 1mmNf 2 tk/78. 1mmNf二、设计要求二、设计要求 1、梁的内力计算按书上 371 页的表 B.4 计算。 2、按要求需计算配筋,假设配筋全部在图(c2)截面图的虚线矩形框内。 3、先进行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将关键结果列表表示出,按如下方式:截面 关键结果 截面 1截面 2弯矩 计算钢筋面积 钢筋选用 实际钢筋面积 4、再进行斜截面

3、抗剪承载力计算,将关键结果列表表示出,自己设计表格。 5、在进行以上计算时,至少给出一个代表性截面的计算全过程。 6、用 CAD 软件绘制梁的模板及其配筋图,包括各个截面的。配筋图可以参考书 上 P137 页的做法。 7、装订设计计算书一份(装订顺序:封面,目录,任务书,内力计算,正截面 抗弯承载力计算,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配筋图,提示类小问题及其答案,其它 如学习总结、感想等)。 8、统一使用附件中的封面。 9、若有不明之处,可以询问江老师,或自己做个合理假设。 10、若参与自发组织的同学小组讨论,请在封面处写出小组成员名字与学号。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课程设计任务书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课程设计

4、任务书11、其它要求:(1)页面设置:纸型:A4;页边距:上 3.5cm,下 3cm,左 3cm,右 2.5cm;配筋图可以打印成 A3 后折叠装订;(2)标题字体:黑体; 其它字 体、字号(含正文):楷体,小四 12、截止日期:4 月 17 日;提交一封纸质报告,连同批改好的第一稿。并发一 份电子稿(最好是 pdf 文件)到江老师的 qq 邮箱。三、提示类小问题提示类小问题(必做,整理后附在设计之后)Q1:梁的计算简图中,荷载是设计值还是标准值,为什么? Q2: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时,哪些是控制截面?各跨跨中按什么形式的梁计算? 矩形梁还是 T 形梁?支座处呢? Q3: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5、时,哪些是控制截面? Q4:以上采用了什么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还需进行哪些方面的计算,用什么极限状 态设计方法?用设计值还是标准值?(对还需进行的计算,这里暂不要求)请根据 此问题,好好写一段陈述,单独一页附在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后面。 Q5:以上方法采用了弹性理论方法还是塑性理论方法?二者在内力分布和配筋上有 何区别?四、附图(a)梁结构图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课程设计任务书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课程设计任务书(b)计算简图(c1)梁的截面图(c2)梁的截面图,同(c1),但更加有利放大中间部分,便于表示矩形框内的配筋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课程设计任务书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课程设计任务书计算简图如图所示:荷

6、载设计值:G+Q=7.575*1.2+14.7*1.4=29.67 KN/m一内力计算 1) 求 M M1=0.07829.675.755.75=76.5 KN.m M2=0.03329.675.755.75=32.4 KN.m M3=0.04629.675.755.75=45.1 KN.m 2) 求 V VA=0.394*29.67*5.75=67.2 KN VBl=0.606*29.67*5.75=103.4 KN VBr=0.526*29.67*5.75=89.7 KN VCl=0.474*29.67*5.75=80.9 KN VCr=0.5*29.67*5.75=85.3 KNABlC

7、lBrCr 312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课程设计任务书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课程设计任务书二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截面 关键结果 截面 1截面 B截面 2截面 C截面 3弯矩 M 76.5-10332.4-77.5045.1 as 3560353535 h0415390415415415 梁的形状第一类 T 形梁矩形梁第一类 T 形梁矩形梁第一类 T 形梁 8.7142.53.792.75.1计算钢筋面积 As 6211017264662364 钢筋选用2B202B20+ 2B182B202B202B20实际钢筋面积 As62811376286286281.典型跨中截面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基本参数 1

8、=1.0b=0.550 C25:c=10.7 Nmm;t=1.27NmmB:y=300 Nmm;as=35mm;h0=450-35=415mm2)判断为哪一种 T 形截面1c (h0 -/2)=10.7*2000*80*(415-80/2)bhh=642 KN.m76.5 KN.m 32.4 KN.m45.1 KN.m 故三个截面均属于第一类 T 形截面。 3)求和 AsM=1c (h0-/2)bM=76.5 KN.m 时,1=8.7 mm mm,满足验算, minmin=bh=180sA同理 Asc=662 mm mm,满足验算, minmin=bh=180sA配筋: 截面 B:2B20+

9、2B18 As 实=1137 mm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课程设计任务书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课程设计任务书截面 C:2B20 As 实=628 mm 三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故配双肢6180 箍筋。截面 关键结果 截面 A截面 Bl截面 Br截面 Cl截面 Cr剪力 V67.2103.489.780.985.3 hw/b2.25sv,min,满足条件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课程设计任务书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课程设计任务书典型支座处截面 A 和 Bl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1)VA=0.394*29.67*5.75=67.2 KN VBl=0.606*29.67*5.75=103.4 KN2)hw/b=2.2573

10、.787 KN,故按计算配筋。箍筋选用双肢64)按计算配筋VBl=0.27Asv=2*d/4=2*36/4=57 mm得 S0.7t时,S sv,min=0.24*t/y=0.24*1.27/210=0.145满足要求故配双肢6 箍筋合适。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课程设计任务书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课程设计任务书四提示类小问题四提示类小问题 Q1:梁的计算简图中,荷载是设计值还是标准值,为什么? 答:设计值。出于安全考虑,设计值更安全。Q2: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时,哪些是控制截面?各跨跨中按什么形式的梁计算? 矩形梁还是 T 形梁?支座处呢? 答: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时,各跨跨中截面和支座处截面是控制

11、截面。 各跨跨中截面上部受压下部受拉,故按 T 形梁计算。 支座处截面上部受拉下部受压,故按矩形截面计算。Q3: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时,哪些是控制截面? 答:支座处的截面(分左右截面)。Q4:以上采用了什么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还需进行哪些方面的计算,用什么极限状 态设计方法?用设计值还是标准值?(对还需进行的计算,这里暂不要求)请根据 此问题,好好写一段陈述,单独一页附在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后面。答:以上采用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使用的是设计值。 还需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裂缝和变形验算,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使 用的是标准值。 荷载标准值是指建筑结构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最大荷载值,是结构设计时 采用的荷载基本代表值。 荷载设计值等于荷载标准值乘荷载分项系数,荷载分项系数一般大于 1。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一般为 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为 1.4 或 1.3,所以荷载设计值 大于荷载标准值。 荷载效应组合不是组合荷载,组合的是内力而不是荷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