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随堂练习题

上传人:L** 文档编号:56954584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路原理随堂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电路原理随堂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电路原理随堂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电路原理随堂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电路原理随堂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路原理随堂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原理随堂练习题(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电路原理随堂练习题电路原理随堂练习题习题一习题一1、电路和及其对应的欧姆定律表达式分别如图1-1、图 1-2、图 1-3所示,其中表达式正确的是( b )。(a)图1-1(b)图 1-2(c)图 1-3RIURUIURIU =I R 1 2 3U =I RU =I R- -+- - -+图1-1 图 1-2 图 1-3 2、在图 1-4 所示电路中,已知U4V,电流I=2A,则电阻值R为( b )。(a)2(b)2(c)8URI+-图 1-4 3、在图 1-5 所示电路中,US,IS均为正值,其工作状态是( b )。(a)电压源发出功率(b)电流源发出功率 (c)电压源和电流源都不发出功率U

2、IS S+-图 1-5 4、在图 1-6 所示电路中,US,IS均为正值,其工作状态是( a )。(a)电压源发出功率(b)电流源发出功率 (c)电压源和电流源都不发出功率UISS+-图 1-6 5、图 1-7 所示电阻元件R消耗电功率10W,则电压U为( a )。(a)5V(b)5V(c)20VUI2 A+R图 1-7 6、图 1-8 所示元件供出电功率10W,则电压U为( a )。(a)5V(b)5V(c)20V图 1-8UI2 A+27、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是一条( a )。(a)通过电压电流平面直角坐标原点的一条曲线(b)不通过电压电流平面直角坐标原点的一条曲线(c)通过电压电流平

3、面直角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 8、非线性电阻两端的电压与其中电流的关系( a )。(a)不遵循欧姆定律 (b)遵循欧姆定律 (c)有条件地遵循欧姆定律 9、非线性电阻的电阻值为( c )。(a)定值(b)非定值,但与该电阻两端的电压或通过的电流无关(c)非定值,且与该电阻两端的电压或通过的电流有关 10、一个实际电源可以用电压源模型表示,也可以用电流源模型来表示。在这两种模型中,该实际电 源的内阻应为( c )。(a)0(b)(c)定值 11、图 1-9 所示为一族独立直流电源的外特性曲线,其中理想电压源的外特性曲线是( a )。I IIA sOOabcUI0UOSO图 1-9 12、图 1-10

4、 所示为一族独立直流电源的外特性曲线,其中理想电流源的外特性曲线是( c )。aa aUIabcO图 1-10 13、理想电流源的外接电阻越大,则它的端电压( a )。(a)越高(b)越低(c)不能确定 14、理想电压源的外接电阻越大,则流过理想电压源的电流( b )。(a)越大(b)越小(c)不能确定 15、图 1-11 所示电路中,当R1增加时,电压U2将( c )。(a)变大(b)变小(c)不变R1UIS2R2+- -图 1-11 16、图 1-12 所示电路中,当R1增加时,电流I2将( c )。(a)变大(b)变小(c)不变URIR12S2+- -3图 1-12 17、把图1-13所

5、示的电路改为图1-14的电路,其负载电流I1和I2将( b )。(a)增大(b)不变(c)减小2AIIII 12122V 2V2A 1 2+- -图1-13 图1-14 18、把图1-15所示的电路改为图1-16的电路,其负载电流I1和I2将( a )。(a)增大(b)不变(c)减小2A11IIII12121 2V2A 1 2.+- -图1-15 图1-16 19、在图 1-17 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I11A,I32A,则电流I2为( a )。(a)3A(b)1A (c)3AIIRRRI1221 33.图 1-17 20、图 1-18 所示电路中电流I2为( c )。(a)7A(b)3A(c)

6、3A10A342II1210 A6 A . .图 1-18 21、在图 1-19 所示电路中,已知:US=10V,I1=4A,I2=1A。电流I3为( c )。(a)1A(b)2A(c)3A13UIIIS 321.+-图 1-19 22、在图 1-20 所示电路中,已知:US5V,I11A。电流I2为( c ) 。(a)1A(b)2A(c)3A41UIIIS321II451.+-图 1-20 23、在图 1-21 所示电路中,已知:US2V,IS2A。电流I为( b )。(a)2A(b)2A (c)4AUS1 1IIS+-图 1-21 24、在图 1-22 所示电路中,电流I为( c )。(a

7、)8A(b)2A(c)2AUII12V48SS 12 V5 A84.+-图 1-22 25、在图 1-23 所示电路中,U、I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c )。(a)U=USR0I(b)U=USRLI(c)U=USR0IRUURI0SL.+图 1-23 26、在图 1-24 所示电路中,已知US=12V,IS=2A。A、B两点间的电压UAB为( a )。(a)18V(b)18V(c)6VUIABSS+-图 1-24 27、在图 1-25 所示电路中,已知US=2V,IS=2A。A、B两点间的电压UAB为( a )。(a)1V(b)1V(c)2V5ABIUSS .11+-图 1-25 28、在图 1-

8、26 所示电路中,已知US=2V,IS=1A。A、B两点间的电压UAB为( c )。(a)1V(b)0(c)1VI USSBA.11+-图 1-26 29、电路如图 1-27 所示,US=2V,IS=2A。电阻R1和R2消耗的功率由( c )供给。(a)电压源(b)电流源(c)电压源和电流源UUIRR SSSSSS12 11+-图 1-27 30、在图 1-28 所示电路中,已知US=2V,IS=2A,则供出电功率的是( b )。(a)电压源(b)电流源(c)电压源和电流源IU11SS.11-+图 1-28 31、图 1-29 所示电路中,理想电压源发出的功率P为( b )。(a)6W(b)6

9、W(c)18WUI6V2 2SS4 A6 V.+- -图 1-29 32、图 1-30 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发出的功率P为( a )。(a)12W(b)12W(c)30W6I6 6V VSUS2 A.+- -6 V图 1-30 33、在图 1-31 所示电路中,已知RL消耗功率20W,则理想电压源US供出电功率为( b )。(a)10W(b)10W (c)50WURSIS6 A5 VL.+- -图 1-31 34、在图 1-32 所示电路中,U、I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b )。(a)U=(IS+I)R0 (b)U=(ISI)R0(c)U=(IIS)R0IIRURS0L+图 1-32 35、图

10、1-33 所示电路中,电压UAB为( c )。(a)12V(b)12V (c)0IUIS 1 S S 2 4 A6 V2 AU.ABAB+-图 1-33 36、图 1-34 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AB为( c )。(a)46V(b)34V (c)34V20 V5 A6 V U IUS 1SS 2U.AB A B+-+-+图 1-34 37、在图 1-35 所示电路中,电压UAB为( a )。(a)29V(b)19V (c)2V7.AB3 A2 A12 VIUIUS 1S 2S A B.+-+-图 1-3538、当电路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真实方向相反时,该电流( B ) A、一定为正值 B、一定

11、为负值 C、不能肯定是正值或负值 39、已知空间有 a、b 两点,电压 Uab=10V,a 点电位为 Va=4V,则 b 点电位 Vb为( B ) A、6V B、6V C、14V 40、当电阻R上的u、i参考方向为非关联时,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应为( B )A、 B、 C、Riu RiuiRu 41、一电阻R上、 参考方向不一致,令=10V,消耗功率为0.5W,则电阻R为( A ) A、200 B、200 C、200 42、电流由元件的低电位端流向高电位端的参考方向称为关联方向。 ( ) A、正确 B、错误 43、电路分析中一个电流得负值,说明它小于零。 ( ) A、正确 B、错误 44、网孔都是

12、回路,而回路则不一定是网孔。 ( ) A、正确 B、错误 45、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列写方程式时,可以不参照参考方向。 ( ) A、正确 B、错误 46、电压和电流计算结果得负值,说明它们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 ) A、正确 B、错误 47、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可以等效互换。 ( ) A、正确 B、错误 48、 在 图 1-11 电 路 中,已 知 US = 2 V,IS = 1 A。A、B 两 点 间 的 电 压 UAB 为 ( C )。I USSBA.11+-图 1-36 A A 1 1 V V B B 0 0C C 1 1 V V D D 不不 能能 确确 定定提示:应用 KVL

13、列出电压方程, 211AUAB49、一个由线性电阻构成的电器,从220V 的电源吸取1000W 的功率,若将此电器接到110V 的电源上,则吸取的功率为( ) A、250W B、500W C、1000W D、2000W 50、电流与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是指( ) 。 A. 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降参考方向一致 B. 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升参考方向一致8C. 电流实际方向与电压升实际方向一致 D.电流实际方向与电压降实际方向一致 51、C 点的电位是( ) A、28V B、12V C、0V D、-12V AB 2K5KC20V-8V52、物体带电是由于(A)。(A)失去电荷或得到电荷的缘故;(B)既未失

14、去电荷也未得到电荷的缘故;(C)由于物体是导体;(D)由 于物体是绝缘体。 53、我们把提供电能的装置叫做(A)。(A)电源;(B)电动势;(C)发电机;(D)电动机。 54、直流电路中,我们把电流流出的一端叫电源的(A)。(A)正极;(B)负极;(C)端电压;(D)电动势。 55、电荷的基本特性是(A)。(A)异性电荷相吸引,同性电荷相排斥;(B)同性电荷相吸引,异性电荷相排斥;(C)异性电荷和同 性电荷都相吸引;(D)异性电荷和同性电荷都相排斥。 56、在电路中,电流之所以能流动,是由电源两端的电位差造成的,我们把这个电位差叫做(A)。(A)电压;(B)电源;(C)电流;(D)电容。 57、在一恒压的电路中,电阻 R 增大。电流随之(A)。(A)减小;(B)增大;(C)不变;(D)不一定。 58、全电路欧姆定律应用于(D)。(A)任一回路; (B)任一独立回路; (C)任何电路;(D)简单电路。 59、关系式 Uab=-E+IR 满足图1-37所示电路的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实验/测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