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政治化诗歌

xh****6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9.50KB
约6页
文档ID:56948173
政治化诗歌_第1页
1/6

政治化诗歌发展史政治化诗歌发展史普罗诗派普罗诗派一一.流派的形成流派的形成普罗诗派以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诗人为主干,还包括我们社、前哨社、引擎社、汽笛社以及中国普罗诗社等大普罗诗派以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诗人为主干,还包括我们社、前哨社、引擎社、汽笛社以及中国普罗诗社等大 批普罗诗歌新军,代表诗人是蒋光慈(批普罗诗歌新军,代表诗人是蒋光慈(《《新梦新梦》》 《《乡情集乡情集》》 )) 、郭沫若(、郭沫若(《《恢复恢复》》 )) 、钱杏邨(、钱杏邨(《《暴风雨的前夜暴风雨的前夜》》 《《荒土荒土》》 )) 、、 冯宪章(冯宪章(《《梦后梦后》》 )) 、冯乃超、段可情、黄药眠、龚冰庐、周灵均、任钧、洪灵菲、殷夫等冯乃超、段可情、黄药眠、龚冰庐、周灵均、任钧、洪灵菲、殷夫等 1928 年形成一个自觉的运动与流派,年形成一个自觉的运动与流派,30 年代初逐渐沉寂年代初逐渐沉寂 诗歌合集:汽笛社诗歌合集:汽笛社《《火焰火焰》》1929,前哨社,前哨社《《我们的诗我们的诗》》1929,中国普罗诗社,中国普罗诗社《《擎旗手擎旗手》》1930 二二.诗歌理念诗歌理念1.普罗诗派把诗歌作为阶级斗争的武器,夸大文学的政治宣传作用。

普罗诗派把诗歌作为阶级斗争的武器,夸大文学的政治宣传作用 2.普罗诗人排斥艺术技巧,有意降低对诗歌的美学要求普罗诗人排斥艺术技巧,有意降低对诗歌的美学要求郭沫若郭沫若《《我的作诗经过我的作诗经过》》 “充分地写出那些高雅文士所不喜欢的粗暴的口号和标语,我高兴做个充分地写出那些高雅文士所不喜欢的粗暴的口号和标语,我高兴做个‘标语人标语人’、、 ‘口号人口号人’ 而不必一定要做而不必一定要做‘诗人诗人’ 三三.创作得失创作得失1.普罗诗紧贴现实,往往从重大政治、历史事件中取材,表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国民党统治的主题,并普罗诗紧贴现实,往往从重大政治、历史事件中取材,表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国民党统治的主题,并 表现工农斗争的风云,抒发革命的激情与理想表现工农斗争的风云,抒发革命的激情与理想 例:例:“五卅五卅”惨案:殷夫惨案:殷夫《《血字血字》》 2.在表达形式上,普罗诗人往往以痛快淋漓的呼喊或空洞的议论代替具体的描绘,语言缺乏提炼,浅显粗率在表达形式上,普罗诗人往往以痛快淋漓的呼喊或空洞的议论代替具体的描绘,语言缺乏提炼,浅显粗率 三三.创作得失创作得失思想艺术上和谐统一的是殷夫。

他的诗没有抽象说教,而是善于摄取形象进行抒情,感情真实自然思想艺术上和谐统一的是殷夫他的诗没有抽象说教,而是善于摄取形象进行抒情,感情真实自然例:例:《《血字血字》》具体化、形象化、人格化,具体化、形象化、人格化,思维的转换、拟人、比喻思维的转换、拟人、比喻觉醒的坚定的反抗者、拿起武器的斗争场面和胜利的图景觉醒的坚定的反抗者、拿起武器的斗争场面和胜利的图景并且,殷夫并不排斥感情的真实性和复杂性,而是在对二者的表现之中求得更充沛的阶级意识并且,殷夫并不排斥感情的真实性和复杂性,而是在对二者的表现之中求得更充沛的阶级意识例:例:《《别了,哥哥别了,哥哥》》 PS 南京师大南京师大 20031.鲁迅称殷夫的政治抒情诗是鲁迅称殷夫的政治抒情诗是“属于别一世界属于别一世界”,通过作品分析谈谈你的认识通过作品分析谈谈你的认识 鲁迅,白莽作鲁迅,白莽作《《孩儿塔孩儿塔》》序:序:“这这《《孩儿塔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 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 的丰碑。

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 ” 殷夫的诗不同于远离现实的高雅之作他正面表现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无产阶级集体英雄形象,把诗歌和殷夫的诗不同于远离现实的高雅之作他正面表现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无产阶级集体英雄形象,把诗歌和 现实紧密地联系起来,具有革命现实主义反映社会和干预社会的强度和力度现实紧密地联系起来,具有革命现实主义反映社会和干预社会的强度和力度同时,殷夫的诗也不同于普罗文学中那些高呼狂喊的浮泛之作,他对许多具有时代意义的主题,都作了相当同时,殷夫的诗也不同于普罗文学中那些高呼狂喊的浮泛之作,他对许多具有时代意义的主题,都作了相当 深入的开掘,体现了特定的历史时期某些本质的特征深入的开掘,体现了特定的历史时期某些本质的特征另外,殷夫还抒写出群众斗争在另外,殷夫还抒写出群众斗争在“我我”心灵深处激起的影响,诗中处处流露出心灵深处激起的影响,诗中处处流露出“我我”与与“伟大的一个心灵伟大的一个心灵”的和谐、的和谐、 真挚的交流,抒情气氛浓烈,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个性特征鲜明。

真挚的交流,抒情气氛浓烈,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个性特征鲜明 在美学风格上,殷夫的诗没有温柔敦厚、宁静和谐之美,而是革命浪漫主义的悲壮、豪放之美在美学风格上,殷夫的诗没有温柔敦厚、宁静和谐之美,而是革命浪漫主义的悲壮、豪放之美殷夫的诗歌感情真实自然,充满充沛的激情,一般属于直泻式殷夫的诗歌感情真实自然,充满充沛的激情,一般属于直泻式殷夫的诗歌语言朴素、平易,节奏旋律明快有力,句式较整齐,大都押韵,表现出一种力量的美殷夫的诗歌语言朴素、平易,节奏旋律明快有力,句式较整齐,大都押韵,表现出一种力量的美有些诗艺术上较粗糙,感情直露而少锤炼但总的说来,是普罗诗派中不可多得之作有些诗艺术上较粗糙,感情直露而少锤炼但总的说来,是普罗诗派中不可多得之作在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中,他的诗真正起了开拓者的作用在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中,他的诗真正起了开拓者的作用 四四.评价评价 总的来看,普罗诗派以诗歌为斗争的武器,勇敢地突进现实,很好地实现了文学的政治宣传作用,但艺术粗糙,思想总的来看,普罗诗派以诗歌为斗争的武器,勇敢地突进现实,很好地实现了文学的政治宣传作用,但艺术粗糙,思想 意义大于艺术价值,留下的闪光篇章太少。

意义大于艺术价值,留下的闪光篇章太少中国诗歌会一.流派的形成1932 年 9 月,由左联诗歌组发起组织中国诗歌会,主要成员有蒲风、穆木天、杨骚、任钧、白曙等之后,在 广州、北平、青岛、天津等地成立分会,柳倩、王亚平、石灵、温流、胡楣(关露) 、雷溅波、窦隐夫(杜谈) 、陈残 云、雷石榆、岳浪、袁勃等都是会员 《新诗歌》1937 年 4 月,为了扩大组织,适应抗日斗争需要,由全国 9 个诗歌团体、七十多位诗人发起组织中国诗人协会, 诗歌会同仁大多参加这一组织,诗歌会遂告解体二、诗歌主张1.诗歌会特别强调了诗歌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是社会进化的推进机 “会章”规定:“本会以推进新诗歌运动,致力中国民族解放,保障诗歌权利为宗旨 ” 2.诗歌会强调诗人自我世界观的改造 3.在艺术风格上提倡大众化,在形式、技巧等方面进行了各种尝试三、创作特色(一)在内容上,诗歌会的作品广泛揭示旧社会的黑暗现实,指明历史前进的方向,反映工人和其它下层人的 苦难和斗争 1.农村的斗争生活(1)抒情诗:蒲风诗集《茫茫夜》大部分取材于农村生活田间《中国牧歌》歌唱北方农村黑色的大地、蓝 色的森林、挺拔的玉蜀、青青的油菜、忧郁无光的河和战乱中的原野。

2)叙事诗:蒲风《六月流火》 、田间《中国,农村的故事》 、杨骚《乡曲》 、江岳浪《饥饿的咆哮》 2.1935 年,诗歌会提出“国防诗歌”的口号,号召诗人把诗歌与民族解放运动更紧密结合起来抒情诗:蒲风《钢铁的歌唱》焕平《一九三二年交响曲》 何谷天《义勇军打仗景》 叙事长诗:柳倩《震撼大地的一月间》王亚平《十二月的风》 ,穆木天《守堤者》 (二)大众化的艺术追求1.一方面利用歌谣、民歌、小调形式进行创作例:武蒂《月光歌》 、石灵《菜花歌》 、琳娜《天津民歌》 、亚平《塘沽盐歌》 、孟特《归洲谣》 、杜谈《思母谣》 、 竹友《新弹词》 ;蒲风广泛搜集过闽粤等地的民歌,吸其养分, 《行不得哥哥》 《牧童之歌》 《摇篮歌》 2.另一方面,吸收民歌营养,创建民族化新诗1)在诗的形式上,诗句大多整齐,但又活泼多变,长短参差,节奏明快2)在韵律上,不拘平仄,只押大致相近的韵,音韵整齐,有的反复回旋,便于记忆3)在艺术上较多使用民歌中赋、比、兴的传统手法,以及重叠、白描、排比等四.在现代诗史上的影响诗歌会理论和创作虽然有许多缺点,但他们对中国新诗坛的贡献仍不可抹杀1.它出现于普罗诗派衰落之后,高举革命现实主义大旗,负起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大大推动了左联时期的诗运,为 抗战诗歌起了先锋作用 。

2.他们顺应时代要求,采用民歌民谣、俗言俚写作,从中摸索从普及到提高的道路,虽然艺术上还不成熟,但开启 了一代诗风,为诗歌大众化奠定了基础3.他们还深入工厂、学校、军队,组织大众读诗班、诗歌座谈会等,和诗人、读者取得紧密联系,并利用朗诵会、 诗传单等形式把诗普及到人民中去,为四十年代的朗诵诗与街头诗运动打下基础七月诗派七月诗派一一.流派的基本情况流派的基本情况七月诗派是以胡风主编的七月诗派是以胡风主编的《《七月七月》》 、、 《《希望希望》》以及以及《《七月诗丛七月诗丛》》等为中心而形成的一支诗歌流派,有等为中心而形成的一支诗歌流派,有 39 位诗人,位诗人, 阿垅、艾青、田间、彭燕郊、邹荻帆、冀汸、孙钿、绿原、牛汉、天兰、庄涌、鲁藜、贺敬之、化铁、鲁煤、方然等阿垅、艾青、田间、彭燕郊、邹荻帆、冀汸、孙钿、绿原、牛汉、天兰、庄涌、鲁藜、贺敬之、化铁、鲁煤、方然等前期:前期:1937.10-1941.9《《七月七月》》 ,后期:,后期:1941.9- ,, 《《诗垦地诗垦地》》邹荻帆,邹荻帆, 《《半月文艺半月文艺》》彭燕郊,彭燕郊, 《《七月诗丛七月诗丛》》 、、 《《七七 月文丛月文丛》》胡风,胡风, 《《希望希望》》 ((1945.11,胡风),胡风) 。

二二.诗歌主张诗歌主张1.七月诗派以倡导现实主义为主题,主张把诗歌与斗争紧密地结合起来七月诗派以倡导现实主义为主题,主张把诗歌与斗争紧密地结合起来 2.七月诗派同时强调作家的主体性,突出诗歌的抒情特性七月诗派同时强调作家的主体性,突出诗歌的抒情特性 胡风胡风“诗是作者在客观生活中,接触了客观形象,得到了心的跳动,于是通过客观形象来表现作者自己的情绪、诗是作者在客观生活中,接触了客观形象,得到了心的跳动,于是通过客观形象来表现作者自己的情绪、 体验,旁的文学作品里面的主人翁是客观取的人物,而诗是作者自己体验,旁的文学作品里面的主人翁是客观取的人物,而诗是作者自己 ” PS 1.艾青的艾青的《《诗论诗论》》在我国新诗理论批评史上第一个提出诗是真、善、美统一的理论主张在我国新诗理论批评史上第一个提出诗是真、善、美统一的理论主张真、善、美,是统一在人类共同意志里的三种表现,诗必须是它们之间最好的联系真、善、美,是统一在人类共同意志里的三种表现,诗必须是它们之间最好的联系 ”2.艾青对真、善、美分别作了言简意赅的解释艾青对真、善、美分别作了言简意赅的解释真是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它给予我们对于未来的信赖。

真是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它给予我们对于未来的信赖 ”“善是社会的功利性;善的批判以人民的利益善是社会的功利性;善的批判以人民的利益 为准则 ”“美是依附在人类向上生活的外形美是依附在人类向上生活的外形 ”3.阐明了三者的辨证关系阐明了三者的辨证关系真是基础,善是前提条件,美是必要条件真是基础,善是前提条件,美是必要条件艾青真、善、美统一的理论主张符合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反映了艾青。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