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 最新教学课件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56941885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10.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唯物史观 最新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唯物史观 最新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唯物史观 最新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唯物史观 最新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唯物史观 最新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唯物史观 最新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唯物史观 最新教学课件(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唯物主义,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教学要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关键词 社会存

2、在 社会意识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社会形态 社会基本矛盾 人民群众,唯物史观的创立,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活动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意识的关系物质生活 政治生活 精神生活 经济 政治 文化,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恩格斯1886年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 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 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一)什么是,1、社会存在,2、社会意识,内涵: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内涵: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外延:社会存在包括自

3、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但主要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外延:社会意识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基本含义,1、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第一节 社会的物质基础和实践本质,一、社会的物质前提和基础,1、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构成,地理环境的作用,地理环境作用的性质,第一节 社会的物质基础和实践本质,一、社会的物质前提和基础,1、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构成,1、地理环境(人类历史的自然前提),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矿藏和动植物分

4、布等等。,一、社会的物质前提和基础,1、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作用,地理环境的作用,地理环境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1、地理环境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天然资源,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2、地理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生活质量。,地理环境的作用,防灾减灾日,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中国的自然灾害具有的四个主要特点:(一)灾害种类多。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中国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除现代火山活动外,几乎所有自然灾害都在

5、中国出现过。(二)分布地域广。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不同程度受到自然灾害影响,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2/3以上的国土面积受到洪涝灾害威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发生过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约占国土面积69%的山地、高原区域因地质构造复杂,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三)发生频率高。中国位于欧亚、太平洋及印度洋三大板块交汇地带,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活动十分频繁,大陆地震占全球陆地破坏性地震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森林和草原火灾时有发生。 (四)造成损失重。19902008年19年间,平均每年因各

6、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300多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900多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亿元人民币。特别是1998年发生在长江、松花江和嫩江流域的特大洪涝,2006年发生在四川、重庆的特大干旱,2007年发生在淮河流域的特大洪涝,2008年发生在中国南方地区的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以及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甘肃、陕西等地的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等,均造成重大损失。,地理环境的作用,地理环境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1、地理环境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天然资源,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2、地理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生活质量。,3、地理环境为人类的审美活动提

7、供自然对象和客体条件。,地理环境决定论,气候的权力强于一切权力。,热带民族的懦弱往往使他们陷于奴隶地位,而寒带民族的强悍则使他们保持自由的地位,所有这些都是自然原因造成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犯罪地理学派”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你将在北方气候之下看到邪恶少、品德多、极诚恳而坦白的人民。当你走进南方国家的时候,你便将看到自己已完全离开了道德的边界;在那里,最强烈的情欲产生各种犯罪,每个人都企图占别人的一切便宜来放纵这些情欲。在气候温暖的国家,你将看到风尚不定的人民,邪恶和品德也一样地无常,因为气候的性质没有充分的决定性,不能把它们固定下来。” 论法的精神,第二节 人类社会生成和发展的基础,一、地

8、理环境,地理环境作用的性质,地理环境作用的性质,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地理环境只有通过生产过程或生产方式才能对于人类历史发生作用。,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社会因素、主要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一、社会的物质前提和基础,1、地理环境,2、人口因素,一、社会的物质前提和基础,2、人口因素,人口因素的作用,人口因素作用的性质,2、人口因素,是指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密度和增长速度等。,一、社会的物质前提和基础,2、人口因素,人口因素的作用,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1798年,面对西方社会的种种弊端,英国牧师托马斯.马尔萨斯怀着悲天悯人的情怀提出了人口发展四个方

9、面的观点:即两个“公理”、两个“级数”、两种“抑制”和三个“命题”。,两个“公理”,所谓两个“公理”:一、 “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二、“两性间的性欲是必然的,而且几乎会保持现状”。即“食”和“性”是人类固有的本性,任何人都逃脱不了这两种要求和欲望。,两个“级数”,由于人类两性间的情欲不会衰退,难免会促使更多的人口出生,“人口在无妨碍时以几何级数增长”,即以1、2,4,8,16,32,这样的速度增长(从对美国的考察发现:人口大约每隔25年翻一番);而食物却因“土地肥力递减规律”而仅以算术级数增长,即以1,2,3,4,5,这种速度增长。,两种“抑制”手段,对人口控制颇有争议的两种“抑制”手段

10、,即“积极抑制”和“预防抑制”。 所谓“积极抑制”,是指一些客观上的能提高死率的因素(或营养不良、疾病、赤贫、战争、瘟疫、饥荒等),这些因素会造成不断的人口自然减员。 所谓“预防抑制”,是指人类作为“有理性的动物”,可以通过各种主观努力去限制生殖的本能(如禁欲、晚婚、少生孩子等等)。当然,这种以限制生殖为目标的预防抑制包括了罪恶抑制和道德抑制两方面。,三个结论性的“命题”,三个结论性的“命题”: 第一,“人口必然地为生活资料所限制”,生活资料数量决定了人口的数量; 第二,“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增长,除非受到某种非常有力而又显著的抑制的阻止”; 第三,这些抑制全部归纳为道德的节

11、制、贫困和罪恶。,马寅初的新人口论,马寅初,浙江嵊县人。著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家。新中国建立后,曾任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云任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校长、全国人大常委。,马寅初的新人口论,控制人口数量应该采取的办法:第一步要依靠普遍宣传,破除“早生贵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封建残余思想 。第二步是修改婚姻法,实行晚婚,男子25岁,女子23岁结婚比较适当。第三步是实行经济措施,少生孩子的有奖,生三个孩子的征税,生四个孩子的征重税。,人口因素的作用,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人口因素的作用,人口因素的作用,人口因素的作

12、用,人口因素不能说明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也不能成为引起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人口因素的作用,人口本身的生产和再生产不是由单纯的自然规律决定的,而是由社会规律决定的。,一、社会的物质前提和基础,1、地理环境,2、人口因素,3、生产方式,含义,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其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一、社会的物质前提和基础,1、地理环境,2、人口因素,作用,3、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作用,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一切其他社会活动的首要前提。,生产方式的作用,生产方

13、式决定社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生产方式,基本制度,决 定,阶级结构,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观点,生产方式的作用,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2、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精神生活要素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是人们关于社会的政治制度、政治生活、国家、阶级或社会集团及其相互关系的思想、观点的总和。法律思想:是人们关于法、法的关系、法律制度、规范和设施的思想、观点的总和。,社会意识的构成,社会意识的构成,道德: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社会意识的构成,宗教观念:是统治人们的自然力

14、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颠倒的虚幻的反映。,社会意识的构成,艺术:通过塑造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并表现作者审美评价的一种意识形态。,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社会历史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分水岭,又是人们社会实践中的根本问题,所以它构成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决定,决定,唯物史观,唯心史观,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是人类有关社会历史领域研究的最伟大的

15、科学发现之一。,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社会意识的产生要以社会存在为物质基础;,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从社会意识的总体来看,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人们的社会意识一定会发生或早或迟、或快或慢、或大或小的变化 。,请看事例:,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孙志刚”事件:,一个人的悲剧改变了一部法律收容变成救助让世人永远记住了他,喜焉? 悲焉?,收容变成历史,你对农村进城务工者认识的变化?,盲流,打工仔、打工妹,民工,城市建设者,回答:,以人为本的社会要求我们观念更新,给农民工、异乡人、乞讨者

16、以更多的宽容和爱心。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北佬,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2、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第一,观念结构的变化与经济结构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第二,观念结构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第三,观念结构对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第四,进步的、革命的思想意识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反动腐朽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消极阻碍的 作用。,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1)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2)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重大的阻碍作用,想一想: 为什么正确的社会意识能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唯物史观的创立,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