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本培训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6939405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138 大小:4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校本培训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加强校本培训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加强校本培训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加强校本培训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38页
加强校本培训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校本培训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校本培训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1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加强校本培训管理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益阳市教科所 周鹏来二O一二年七月二十八日上午,2,加强校本培训管理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校本培训 二、校本培训产生的背景 三、校本培训的结构要素分析 四、校本培训的操作程序及其变式 五、校本教研 六、行动研究法,3,一、校本培训,(一)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指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的需求,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和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学校发起组织,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以学校为基地,针对学校和全体教师实际,由学校充分自主地确立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的而开展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

2、训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方式。,4,(二)校本培训的特点,校本培训贴近学校实际,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针对性强,有利于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覆盖面广,便于实施全员培训,有利于满足不同层次教师学习需求,缓解工作学习矛盾,形成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在动力,提高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有利于加强教师间的协作和交流,增进团结与友谊,形成良好的校内人文环境;校本培训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人、财、物、信息等有限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在继续教育中的导向、管理、监控、评估、激励等功能。,5,其主要特点有:,1、时效性强。 由于培训在教师任职学校,教师能够及时地将培训所获应用于教学实践;校长等学校领导干部及考评小组成员也

3、能及时地对教师进行检查、考核、评估,将考评意见及时通知教师;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任教效果,便于对自己的教学加以改进。,6,2、针对性强。,专门的教师培训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时,把教师当成了学生,从基本的教育理论到各科的教学内容、方法等进行系统的培训,也就是全面的培训,这样的培训有它的优点,但针对性不够,因为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而校本培训可以扬长避短,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教师长期在学校任教,教师之间、校长与普通教师之间,每人的长处、短处彼此都十分了解。,7,比如,年轻教师课堂经验不足,不能很好地把握上课的进度、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能很好地调动等,校长、经验丰富的

4、中老年教师就可针对这些常规问题对青年教师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这些指导可以在课堂中、也可以在课堂外、办公室里。 所以,这样的培训模式针对性强,在某些方面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尤其是在培训的内容上,可以视学校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未来问题而灵活应变。 此外,培训实施也可以做到灵活机动,既可针对教师个体培训,也可面向全体教师施培。,8,3、可操作性强。,由于培训在本学校进行,校长以及开展校本培训的教师可结合本班的学生实际情况,本校的教学计划等开展培训,无论是从培训计划的制定,还是培训结果的考核、教师综合素质评定等,可以较容易地进行,其结果更真实可靠,减少了脱离本班、本校实际情况而产生的不确定性。,

5、9,4、亲融性强。,一所学校的教师相互了解,沟通起来也就非常容易,在具体指导过程中,也就少了隔膜与距离,受训教师对培训人员所指出的问题更容易接受。5、培训形式多样化。 校本培训可以利用教师的教学实践,也可以是专题讲座、合作交流、师带徒制、问题研讨、个案分析等。,10,6、校长为培训的第一责任人。,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负有帮助、指导教师,对其进行培训,促其成长的义务和责任。 贯彻落实教育部第7号令中规定的“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的精神就不限于将学校办成教书育人的良好场所,还要使其成为教师发展的场所。,11,为此,应将“校本培训”纳入对校长的目标管理中,实行目标责任制。 “校本培

6、训”中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充分发挥校长在校本培训中的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校内培训活动,督促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是校长工作和责任的重要内容之一。,12,从我国城乡大数中小学现阶段的情况看,校本培训比较符合我国地域分布广、学校与学校之间差异大、教师继续教育任务重、工学矛盾突出,培训经费短缺等实际。 校本培训既有利于保证中小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又能满足广大教师在职培训提高的需求。,13,二、校本培训产生的背景,(一)校本培训的理论依据 1、“学校文化”理论 教育社会学对作为一种“制度”、一种“社会组织”的学校的“组织文化”,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理论资料。 基于一个学校的传统

7、、风格、社会生态环境、社会期望以及校长的教育哲学、教师群体亚文化、学生亚文化等等而形成的“学校文化”,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传承性和排他性。,14,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具体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实体,它所具有的复杂性是其他学校的历史经验、现时体验和对未来的发展所不能完全说明的,也是理论上不能充分加以证明和诠释的。 学校的一切创新与创造活动,都是与学校本身文化的独特性、个别化和多样性分不开的。,15,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基本精神是强调学习发生在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真实情境”中,强调学习者凭自己的“经验”进行“意义建构”,强调社会性相互作用的“经验”进行“意义建构”,强调社会性相互作用的“对话”

8、、“合作”、“人际互动”等等。 教师无疑只有在学校工作实践这样的“真实性学习”中方能获得更的成长。,16,3、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新近兴起的“教师专业化”运动,对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能力等关系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给予了全方位关注。 如教师的敬业精神、负责任的态度以及信念结构,离开了学校的具体任务和实践中的具体体验,它的“生成”就象纸上谈兵;,17,教师新手与专家的比较表明,教师的知识不仅有量与质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结构问题 教师所需要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经验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只有在具体的学校教育实践中能才真正整合; 教师的能力形成和动态发展高度依赖于教学活动中的经验“

9、类化”; 教师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情境、问题和使用方法之间关系的整体 而目前提出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策略,如实践反思、行动研究等等,都只能在学校层面上展开。,18,4、教师教育理论,当今的“教师教育”正发生深刻的变革,有人提出要将“教师个人模式”转换为“学校教育改善模式”,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新概念。教师的“培训模式”正在受到挑战,“开发模式”应运而生。 强调教师主体性、个性化、深层开发,发展教师创造力和“拓展能力”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它们都无一不突出学校以及学校教育实践在教师发展中的巨大作用。,19,5、学校建设与管理的理论,办“特色学校”的理论与实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学校的“正确定位”和“发展战略

10、”愈益受到重视。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建设的根本”的“人本”原理,更加注重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和潜能开发、强化他们的进取行为、引导他们“自我实现”。 如何使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管理、动机激发、分类指导、工学矛盾、质量与效率、效果评估等问题,实际上只能通过“校本”才能解决。,20,(二)继续教育的实践需要,从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践过程看,有相当部分的学校在以往多年的教师继续教育中,主要的是重视教师显性技能训练,即基本功训练。 基本功虽然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外功”,但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却是远远不够的。,21,我国幅员辽阔,中小学数量多,分布广,中小学教师达千万之多

11、,地区与地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个体与个体之间,都存在着相当的差异,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由于地域分散,教师编制紧,工作量大,继续教育培训任务重,工学矛盾突出,加之经费短缺,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推进缓慢,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22,因此,要想实现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全员继续教育培训目标,使所有学校的教师继续教育得以延伸与拓展,就必须学习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寻求一种既符合我国大多数中小学实际并能够有效克服当前中小学面临的诸多困难,又能保证培训质量的培训形式。 而校本培训正是适应了这样的背景而被移植、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全新意义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23,(三)校本培训的兴起,至少

12、还有以下原因:,培养新世纪优秀教师的迫切需要与现行教师培训实效性低下的矛盾,使得“校本培训”进入人们的视野。 人们改革现有培训模式的强烈欲望已促发了对新培训模式的积极探索,校本培训由此呼之欲出。,24,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学校办学自主性的扩大。 “校本课程”,“校本研究”的蓬勃兴起,是“校本培训”实践摸索和理论探索产生的最直接原因。,25,三、校本培训的结构要素分析,校本培训以教师任职学校为主阵地,强调以教师所在学校的发展作为培训的价值取向。 校本培训已基本形成了一整套运行机制,如培训主体、培训理念、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手段与途径、培训管理等要素的确定和运作都有了相当的规范基础。

13、在运用校本培训进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实践中,各种构成要素却不同程度地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其中培训的主体、培训目标、培训手段、培训管理等要素的作用较为突出。,26,1、培训主体。,包括实施校本培训的组织和个人,即教师任职学校及相关的培训组织,如培训部(培训办公室)、教科室、教务处、德育处、教研组、年级组等以及校长、培训部主任、教研员、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和名、特、优教师等。 有的时候,受训教师完全处于自培自练的角度,这时他们也同时由受训者变成了作为培训主体的培训者了。,27,2、培训理念。,即培训主体对培训的性质、规律的概括性理解。从上述校本培训产生的背景和现状及发展可以看出,校本培训是针对20世纪

14、70年代起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专门培训院校一统天下的弊端提出的,它包括了这样一个深刻的内涵:即成人喜欢“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学习、思考,以提高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28,中小学教师只有亲自参与学校的改革实践,才可能将个人的奋斗目标与学校的发展目标一致起来; 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研究不仅可以提高其知识与技能水平,而且可以改变其获取知识、技能的方式和态度。,29,3、培训目标。,指某阶段培训活动所应达到的目的。包括培训的教学目标和受训教师的学习目标。 也就是指国家在不同时期对教师培养培训的素质要求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 教学是教师最本职的工作,校本培训的根本着力点

15、就是要提高受训教师的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业务能力,为提高学校教育工作质量奠定基础。,30,学习是教师的终身必修课,“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信息化时代,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不至于落伍,教师尤其应该如此。 因此,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指导教师学会学习,提高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31,4、培训内容。,即培训目标的具体体现。与培训目标一样,校本培训内容也往往因校而异。实施校本培训的学校主要通过与校内管理和常规性工作相结合,进行学校潜在培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现阶段及今后一定的时间内,师德教育、基本功技能提高训练、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的教学以

16、及教育科研能力培养培训等将是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32,5、培训手段和途径。,校本培训主要采取多元培训的办法,注重立足校本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注意吸纳校外资源并加以研究利用,如根据培训需求,将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教育学院、专门培训机构、社区教育组织甚至个别专家的培训和校内组织的培训,包括校内教师群体和个体的自培等整合起来,发挥培训的综合效益。,33,在多元化的校本培训中,“校本”培训处于核心地位,是起主导作用的,而其他形式的培训是处于次要地位的。 其他形式的培训要以学校和教师的需求为主旨,且须由学校来统筹衔接与协调。 其中,校本培训十分注意培训教学的研究性。教师作为一门专门的职业,教学法研究的

17、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教育教学工作只有不断地研究才能保持其旺盛的活力。,34,因此,校本培训教学需要面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去研究采取恰当的培训方法,针对不同的教育问题而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教会受训教师学会教育科研,坚持向教育科研要教学质量,通过教育科研促进受训教师的学习的水平。,35,6、培训管理。,即培训过程中的组织、协调、考核、奖惩等措施和办法的施行。培训管理是培训教学、培训学习和培训教学研究等的保障系统。 培训管理就是要建立科学的校本培训管理运行机制,包括培训、激励、奖惩等机制,用科学的管理保证校本培训的教学、学习、研究有序而高效地开展,促进培训教学、学习和研究的良性互动,真正使学校成为一种学习型社会组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高培训的整体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