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计价学(天津理工大学)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6937868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204 大小: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计价学(天津理工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04页
工程计价学(天津理工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04页
工程计价学(天津理工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04页
工程计价学(天津理工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204页
工程计价学(天津理工大学)_第5页
第5页 / 共2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计价学(天津理工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计价学(天津理工大学)(2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计价学,天津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投资与工程管理系,第一部分 绪论,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能力要求 工程计价学在工程造价(或相关)专业中的位置 现代工程造价理论的内容 工程计价学的主要内容,一、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能力要求,世界上工程造价学科发展的两大体系:英国和美国 英国是工料测量师的发源地,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英国工料测量师执业资格制度逐渐成熟,形成了所谓的“专业人士体制”(Professional system),也形成了国际公认的工料测量师执业资格。在英国,获取专业人士执业资格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获得学会承认的相应工料测量学历。,一、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能力要求,在北美,要取得造价工程师(co

2、st engineer)资格,必须先取得工程师资格,然后参加AACE-I(美国全面造价管理学会)组织的资格考试,合格后方可取得专业资格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至今还没有高校授予本科毕业生工程造价学士学位,其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一般都下属于工程技术类学院,孕育于工程教育的氛围之中。,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的对应关系,工程造价是一个强调综合技能的交叉学科,其课程体系侧重以下五个领域: 工程技术 经济学 管理 法律 信息交流,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的对应关系,课程体系的设置要对执业资格评估(APC)中的核心能力进行响应。,中国建设部高等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对所应具备的 知识结构和能力标准的要求1999年

3、7月,基于全过程造价管理理论的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能力及课程体系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能力标准,*基本能力对应的是专业基础课程中,应该在大学基础课中完成; *核心能力对应的是专业核心课程,应该在专业技术课程完成; *发展能力可以开设一些选修课程,开拓学生视野。,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与能力对应关系,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与能力对应关系,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与能力对应关系,二、工程计价学的位置及作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及核心能力培养框架,资料来源:齐二石,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工程计价学课程设置目标,工程计价作为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基本目

4、标是使学生具有编制和审核工程项目估算、概算、预算和决算的能力,使其能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工程造价进行工程造价咨询、造价规划、成本咨询。,工程计价学课程基本框架,一是全过程工程造价的基础知识,包括项目费用划分、项目编码体系、定额与清单。 二是工程造价规划。对项目前期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的造价信息管理、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进行讲解。 三是合同价格形成。主要是标底、投标报价价格形成、合同价格调整、变更价格和索赔等。 四是工程造价全过程计价的案例部分,对概预算定额、工程量计算、定额运用、清单报价等运用计算机辅助计价和案例教学方式进行。,三现代工程造价理论的发展,全过程造价管理(中国) 全生命周期

5、造价管理(英国) 全面造价管理(美国),1997年,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明确了有关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和管理方针:“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要达到的目标,一是造价本身要合理,二是实际造价不超概算,为此要从建设工程的前期开始工作,采取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方针。”其中,“造价本身要合理”是指在工程造价确定方面努力实现科学合理;“实际造价不超概算”是指要开展科学的工程造价控制;而从“建设工程的前期工作开始,采取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方针”。其核心是采取全过程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是全过程的,是指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造价预测开始、工程造价预控、经济性论证、承发包价格确定、建设期间资金的运用管理,工程

6、实际造价的确定和经济后评价为止的整个建设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工程项目周期的划分 决策阶段 设计阶段 计划阶段 施工阶段 运营阶段 后评价阶段,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定义的不同描述 是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一种分析工具 是建筑设计的一种指导思想 是一种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最小化的方法 上述的不同定义的核心就是都要求人们用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去考虑造价和成本问题,关键是实现工程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造价的最小化。,全生命周期 工程造价 管理模式,全过程 工程造价 管理模式,考虑一次性建设成本与运营维护成本的平衡,过分强调一次建设成本,忽视运营及维护成

7、本,一次性建设成本,一次性建设成本,运营及维护成本,运营及维护成本,一次性建设成本与运营及维护成本平衡的实现,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1998年4月在荷兰举行的国际造价工程师联合会第15次专业大会上,专家学者在将全过程扩展到全生命周期之后,又提出了全面造价管理的概念。,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包括以下内容: 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 工程项目全要素造价管理 工程项目全风险造价管理 工程项目全团队造价管理 全过程、全要素、全风险造价管理是从技术层面上开展全面造价管理的工作。全团队造价管理是从组织层面上对所有项目的全团队成员进行管理的方法,为技术方面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方法论集成模

8、型,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 通常,一个工程项目可以划分为定义阶段、设计阶段、承发包阶段、实施阶段、移交阶段。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可以被分解为各阶段的造价。 同时,各个阶段又都是一系列具体活动造价的总和,是由构成各个阶段的各项具体活动消耗和所占用的资源的费用形成的。所以,各个阶段的造价又可以分解为各项具体活动的造价。 由于具体活动和活动过程以及活动方法和手段的不同,导致项目消耗和占用资源的数量不同和造价的差别,所以具体活动和活动过程是形成造价的根本原因,而资源的消耗和占用只是项目活动的结果。要科学地控制工程造价就必须从分析项目的具体活动和活动过程入手,通过对这些具体活动造价的科学管理,降低和控制

9、各项具体活动占用与消耗的资源,从而实现对于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全面造价管理。,工程项目全要素造价管理 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中,影响工程项目造价的基本因素是:工期要素、质量要素和造价要素本身。这三个要素是可以互相影响和互相转化的。对于全面造价管理,必须从分析工期、质量和造价三要素的关系入手来进行集成管理。,工程项目全要素造价管理的技术方法如下: 分析和预测工程项目3个要素变动与发展趋势的方法; 控制这3个要素的变动,从而实现全面造价管理目标方法。 重点是挣值管理(Earned Value ManagementEVM),工程项目全风险造价管理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使得工程项目的造价可分为3种情况: 确定性的

10、造价 风险性造价 完全不确定性造价 这三种类型的造价一起构成了工程项目的总造价。在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中必须同时考虑三种类型的造价,以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全面造价管理 工程项目全风险造价管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具体技术方法: 分析、识别和确定风险性事件与风险性造价的方法; 对于风险性事件的发生与发展实施进程控制方法; 对于全风险造价及其管理储备的直接控制方法。,工程项目全团队造价管理 工程项目的相关利益主体:业主、承包商、建筑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 工程项目全团队的造价管理要求: 首先要有一套建立一个工程项目全体团队成员之间新型合作伙伴关系的方法。 其次要有一套用于协调各方造价管理行动,消除各方的

11、冲突,实现各方全面信息沟通的方法,四、工程计价的发展概述,从国际上看:工程估价的三次飞跃 从事后算账发展到事先算账 从被动地影响设计和施工到能动地影响设计和施工 从单纯造价控制方法到与项目管理的结合而产生的综合集成方法,四、工程计价的发展概述,从国内看: 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的建立、破坏和恢复 从投资费用估计到工程价格概念的演变 从定额计价方法到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的改革,中国建设市场的发展导致了计价方法的改革,第一阶段 背景:工程建设完全的计划管理政府是项目的惟一投资主体长期管制价格 管理目标:在工程建设中尽量地节约投资费用 管理手段:统一定额计价量价合一定额,中国建设市场的发展导致了计价方法的

12、改革,第二阶段 背景:建设要素市场逐渐放开建设市场的初步建立在国家宏观指导下实现有限竞争 管理目标:使工程造价的计算尽量符合市场实 际 管理手段:量价分离统一量、指导价、竞争费,中国建设市场的发展导致了计价方法的改革,第三阶段 背景:建筑市场发展并完善起来政府已经不再是惟一或主要的投资主体 管理目标:解决传统定额计价制度与市场主体要求拥有自主定价权之间的矛盾 管理手段: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造价的计价特点,单件性计价 多次性计价 动态性计价 组合性计价 计价方法的多样性 计价依据的复杂性,工程造价的基本估价原理(一),工程造价的基本估价原理(二),工程造价=(工程量消耗量要素价格),分解组合计价

13、,利用类似工程资料计价,根据工程单价形成的不同,可以分为工料单价法、综合单价法; 根据计价依据的不同可以分为定额计价法和清单计价法。,思考题,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 工程造价的两种含义及其不同点 全过程造价管理、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全面造价管理的异同。 全面造价管理的内容、技术手段及其相互的关系。 从美国、日本、香港三个国家来分析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有何不同。 工程估价的发展及特点,问题与讨论,第二部分 工程项目编码体系,工程项目划分的基本含义 国外常用的几种编码体系介绍 中国预算定额项目划分,工程项目划分的基本含义,工程项目分解是进行工程计价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工

14、程造价规划与控制的基础。工程项目分解的理论依据是工作分解结构理论WBS。,工作分解结构的树型结构图,工程项目直接分解法介绍,l 识别可交付物和相关工作 l 构建和组织WBS l 分解WBS上层成为详细要素的下层 l 验证工作分解程度是必要的而且是充分的。 l 为WBS元素开发和安排识别码,其中第三步最重要,主要分解方法为: 按功能分解 功能是工程建成后应具有的作用,与工程的用途有关,常常是在一定的平面和空间上起作用,所以有时候也叫“功能面”。 按施工顺序分解 对于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来说必然有一个施工顺序。 按施工顺序进行分解则得到项目的实施活动.。常见的施工项目分为如下实施过程:土方及地基基础

15、工程、主体工程、机械和电器安装、附属设施、装饰工程等。 按构成元素或部位分解 一个功能面又可以分为各个专业要素。要素有明显的专业特征,一般不能独立存在,它们必须通过有机组合构成功能。 按工艺工种分解 比如把工程项目分为混凝土、砖石、金属材料、装饰工程、保温隔湿等。 按照业主对项目组织者的合同战略及分标要求进行分解,英国SMM7体系,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于1922年出版了第1版的建筑工程工程量标准计算规则(Standard Method of Measurement), 并为各方共同认可。该规则自发布以来已修订过6次,现行的是1998年出版的第7版(SMM7)。它把项目分解成一些可

16、测量的条目,而且给出了判定是否属于某个特定条目的准则,对于合同估价师来说熟悉这些准则很重要。这一规则在英联邦国家有着广泛的影响,传播到当地,示范并影响了当地的做法,如香港、南非等地的工料测量规范都是受其影响的结果。,美国Master Format TM,MasterFormatTM由美国建筑规范学会CSI(The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Insitute)和加拿大的建筑规范学会CSC(The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Canada)在1963年首次颁布,又被称为CSI建筑规范代码体系。其目前已经成为北美地区国家应用最为广泛的项目分解和编

17、码体系。该体系基本每七年修正一次,现行版本是2004年最新修订完成的。 该体系主要以建筑材料、产品和行为为对象按照建筑工程专业和工种考虑进行分解,由采购与合同要求组和专业工程组两部分组成。专业工程又分为总要求、建筑工程、服务设施、场地与下部基础工程和设备四个子组。其中建筑工程子组又按照建筑专业和工种划分成13个分部(Divition),编码从02到14,服务设施子组分为7个分部,编码从21-23,25-28,场地与下部基础子组分为5个部分,编码为31-35;设备子组分为7个分部,编码为40-48。编码中的缺位,比如15-20,是保留位,为以后扩展内容所用。每一分部又由许多章(Section)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