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56936945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9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数的初步认识,曾家镇小学 陈治名,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说教材,说教法设想,说学法指导,说教学流程设计,说设计思考,说板书设计,说教材,说教法设想,说学法指导,说教学流程设计,说设计思考,说板书设计,(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数学领域中第一次接触“分数”这个概念,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无论从其意义以及读法、写法都与整数有着很大的差异。学好这节课才能为今后继续学习分数等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教材在编排上,充分挖掘

2、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分水果来引出分数,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学会了分数的相关知识又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数学问题。,(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演示、观察、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等学习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以及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目标:,1、教学重点,2、教学难点,分数的产生及意义,认识几分之一。,(三)教学重点

3、、难点,一是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再现生活情景,实施问题教学法。一方面是以具体的生活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是让学生明白分数来源于生活,我们学会了分数的相关知识,又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二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境,提供了探究的材料和充分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感悟分数的含义。 三是实现教材的重组,学生在认识几分之一后,教师并没有急着让学生比较分子是的分数的大小,而是学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分数的读写法。,说教法,三、说学法,首先,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让学生在课件所示的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充分地观察、引导他们去思考,感悟。 其次,学生对数学知识

4、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节课,我为学生创设了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境,提供了探究的材料和充分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感悟分数的含义,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二)观察演示,动手操作,探索交流,(三)拓展与延伸,(四)总结反思,评价体验,以学生所熟知的两个动画人物“喜洋洋和灰太狼来引出话题,创设情景,进而产生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1、认识几分之一 2、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发现分数 3、 小练笔 4、 分数大小的比较,课件出示(例3) 5、 巩固练习

5、,能力提高,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生活中的分数。,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怎么分才公平?,3,3,怎么分才公平?,2,2,怎么分才公平?,一半,一半,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表示任取其中的份或几份,叫分子,表示平均分,叫分数线,表示总份数,叫分母,读作:二分之一,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反而大。( 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反而大。 ),板书设计:,分数的初步认识,表示平均分,叫分数线,表示总份数,叫分母,表示任取其中的份或几份,叫分子,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反而大。 (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反而大),设计思考:,分数的初步认识这

6、一课的教学,我是本着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思想,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出发点,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主导思想进行设计的。在引入新课时,通过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分水果”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在新课学习完后,又鼓励学生找一找身边的分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学会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在现实情境中“做”数学。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口交流、动脑思考,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谢 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